馮世萍 劉愛珍 任穎
摘要:寫作是學生運用語言表達的能力,是學生表達和溝通能力的反映,是幫助學生理解世界、理解生活、理解自我、再現情感、重建情感、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語文教學過程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目前,初中的語文寫作存在著許多問題,通過介紹小寫作,學生就會喜歡寫作,提高語文水平。本文把小寫作的概念與重要性結合起來,結合小寫作的特點,簡述了小寫作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語文初中;小寫作;教學策略
語文寫作來源于中學語文教育的中心內容,這也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目前初中學生的寫作還存在許多問題,如害怕寫作、缺乏想象力、缺乏表現力、缺乏思考、語言遲鈍等。讓學生重新認識寫作、體驗寫作、陶冶情操、感受語言和語言的魅力,感受內心的情感與情感,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重要意義。
1.小寫作概述
1.1小寫作的含義
小寫作指的是字詞數在200~300左右的短片文章。其內容非常廣泛,如短篇故事、散文、詩歌等。在課堂中,還有小筆練習筆和日常小日記。小寫作的作用主要是發揮學生的語言能力,增強學生的表現力,讓學生能獲得優秀的創意靈感,以便學生邁出“不怕寫,敢寫”的第一步,為作文指導的基礎訓練提供有力的方法[1]。
1.2小寫作的基本特征
(1)簡短
小寫作中的文字很少,篇幅也短,大寫時間不長,但書寫的空間大,書寫的范圍廣,靈活性強,這樣學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根據老師的主題,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想法,選擇自己想寫的話題。
(2)內容豐富
小寫作與大篇幅寫作是不一樣的。由于側重于語言表達和應用能力的訓練,對寫作形式沒有特殊要求。通過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創作,從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寫作及表達能力。
(3)生活性
生活中出現的的一些故事,可以幫助學生豐富小寫作的內容,富有生活實踐。它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發現、理解和感知生活,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筆記材料,提高寫作能力。
2.初中語文教育中小寫作的重要性
2.1克服寫作上的障礙,讓學生敢于說真話
初中學校對學生的各種能力要求很高。要求學生的創作具有突出形象、內容豐富、語言優美、思想深邃等特點,但對初中生而言,這并非一件簡單的工作。通常,中學生閱讀能力較差,許多學生較內向,不善于表達,對自己的抒情感到十分羞愧。結果就是,學生害怕寫作,而且經常面臨壓力。因為學生們感到緊張和壓抑,不能敞開心扉表達情感,也不能擴大想象而產生快樂,很難寫出好作文。短小、有彈性的小寫作,不僅能減輕學生作文的難度,緩解學生的心理障礙,還能讓學生通過多次成功的寫作獲得成就感和心理舒適度,能夠大膽運用想象力,善于表現自我,發揮學生的思想和表現技巧,為大寫隨筆奠定堅實的基礎[2]。
2.2走近生活,發現生活中許多美好的東西
生命只有一次,唯有從隨筆中挖掘出來的寫作才有意義,讀者才能感受到,并產生共鳴。小寫作不僅可以避免無言可言的困境,也能充分發揮學生說話的心理狀態。初中學生通過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臺交互功能,總結每天看、思考、感受的內容,逐漸喜歡用文字公開,與朋友交流。通過這一過程的總結、鍛煉、表達、討論,學生會慢慢敞開心扉,慢慢表達想要表達的愿望,逐漸加深對生活的感知能力,逐漸加深對事物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互動,學生既獲得了友誼,又鍛煉了溝通技巧。
2.3語言能力多樣化和改善
文化素養是語文教育的核心目標。當學生的表達能力被訓練成小寫作后,教師必須對其進行適當的指導和修改,引入多種寫作的訓練和評價訓練,從各種角度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透過運用技巧表現出來,不但要想、說、寫,還要想好、說好、寫好。學生在寫作之路上會更努力,她們的語言能力也會更豐富。
3.如何運用小寫作開展語文教學
3.1在語言學習中尋找學生的興趣點
興趣是學習有效模式的唯一途徑。找出學生的興趣愛好是中學寫作過程中非常有必要的。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要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和諧小寫作的教學氛圍。細枝末節決定成敗。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規定范圍內自行選擇小寫作內容,讓學生在小范圍內自由地完成自己的作品。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民主活潑的教學環境。
命題是構成中學的核心要素?!靶懽鳌北仨毞现袑W生的心理特點。創設外部環境是促進學生寫作的外因。興趣引導是學生寫作的基本動力。學習態度能真正地糾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只有學生真正關心學習,才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正確運用命題模式,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在興趣。寫作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寫作如果充滿壓力,學生就沒有靈感,寫起來很難,作文素材的豐富積累是學生創造力的源泉[3]。學生日常生活中積累大量的語文教材,才可以實現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爆發。為達到這一目標,老師可以分配一些日常寫作任務。比如,在《最后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教材的末尾部分制作續集。引導學生補充課文中主要人物心理對話。引導學生對寫作內容進行摘要,并歸納為片段。通過這種教育訓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讓學生接觸到多樣化的寫作,從而保持學生對寫作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2指導學生掌握寫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唯有學生養成寫好寫作的習慣,才能在作文領域取得成功。寫作語言的熟練運用,是要求學生通過實踐積累來學習的技能和方法。教師在指導小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熟練運用模仿、改寫、繼續等多種寫作。小寫作模式的實質就是對舊的事物進行創新和創造。
3.3不斷更新學習指導方法
教師要不斷改變現行的寫作指導方式,突破以往教學模式的局限,建立一套新的漢語文導學體系,以保持學生作文的新鮮度。老師通過開發微博客“小寫作模式”和 Weibo作文轉發等方法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3.4注重創新培訓
創新訓練能夠幫助學生獨立撰寫內容,讓學生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不僅僅是敘述事實的整個過程,還需要創新思想,從各種角度引進寫作技巧,修辭手法的表達等等。精巧的短篇作文會使人感到眼前一亮,雖然短小卻回味無窮。比如,在每個季節,筆者都會安排學生在不同的地點拍攝美麗的照片,并加上一段文字。接著讓學生投票選出“最佳創作者”、“最有創意”、“最感人”的作品。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寫作教學的興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結論
總而言之,要提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必須正確引導。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入手,幫助學生克服恐懼,增強自信心,讓學生在輕松的寫作環境中提高寫作和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蔡秀榮.小寫作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05):17-18.
[2]呂柏彬.“小寫作、大寫作”——“小寫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與評價,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