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林
摘要:以情打動學生的內心,比利用各種班級管理制度來約束學生要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時初中生依然存在一些叛逆的心理,而且他們自身的學習心態也正處于形成時期,如若教師硬要將各種制度強加于學生,只會讓他們反感這種行為,并且內心會充滿一種反叛的心理,則班主任說的話、做的事都無濟于事。可見,以真情打動學生要比制度約束學生效果要好,使得學生能夠團結起來。因此,文章的研究也就集中于情感教育角度下的班主任管理策略分析之中。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
前言
不難發現當下很多初中生都比較傾向于被呵護、被關心,而過于強硬的管理方式往往會造成反向的教育效果,因此做好班主任教育不應只會嚴厲要求學生,且在新教育時代背景之下,也要求教師懂得學會放下姿態去關愛學生,以情來打動學生。那么在初中階段,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管理十分重要,這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出于這些種種的目的與研究思路,將文章定位于情感教育角度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分析,以盡可能通過分析與探究來尋求一條有利于初中生的學習之路,使得學生可以在良好的情感環境之中學習到如何為人處事、待人接物。
一、情感教育角度下的班主任管理關注的問題
(一)與學生是否構建了一個良好的關系
理解學生才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知道他們需要哪些幫助、并重點去解決他們的問題。但是,在現實教學之中,往往都是學生疏遠教師,對老師存在很大的抗拒心理。如果教師一味地向學生樹立教學威嚴,迫使他們害怕自己,只會讓學生逐漸在心里形成一種不滿的情緒。那么在情感角度下,情是重點,也就是以思想道德教育為基礎,與學生構建其一個良好的情感關系,讓學生可以從自己身上學習與體會到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和品德,讓學生學會以身作則、學以致用。所以,教師想要突出情感,一個關注的問題就是思考自己是否與學生構建起了良好的教學關系,思考學生是否對自己感到害怕與有距離感,以盡可能將這些問題解決,并與學生真正構建起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是否真正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
班級管理不僅是管理學生紀律那么簡單,更多還是需要懂得學生存在哪些學習與生活上的心理問題,以真正知道學生內心之中的弱點,才能有效指導學生克服內心之中的問題[1]。但是,在諸多時候,學生存在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希望其他人去侵犯自己的生活領域,導致他們不把老師當作自己的真心朋友,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完成學習任務,這種不把自己內心打開的教育,無法真正有效管理好學生。那么在班級管理之中,特別是對于進入到初中學習階段的學生,嘗試對于他們溝通,未嘗不可獲得學生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
二、情感教育角度下的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定期做好學生間的交流互動
身為一名班主任教師,應與學生開展定期的學習互動與交流,以在交流過程中了解學生內心多想,從而盡可能給學生心理上的一些幫助,讓學生得到心理的安慰,這樣學生才不會產生消極的心理。那么班主任可以利用日常空閑的時間,與學生進行關于學習問題的交流,或者是一些學習生活之中遇到的矛盾問題等,都是班主任接近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并且為他們的未來學習帶來良好指示的一次重要教育管理工作,使得學生得到真正的學習與生活幫助[2]。
比如,規定每周的星期五做一次班會交流,談一談學生自己的一些學習生活事情,使得班會交流可以貼近于學生時代實際生活,這樣的班會交流活動才有意義,才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就好比說以考試壓力為例,做好班主任的管理疏導工作,利用班主任的管理權益,規范班級班會工作,從而讓學生感知自己是被關懷的、呵護的。此時,班主任可以就近期學生的考試成績展開心得體會的交流,說一說自己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講一講自己在考試之中遇到哪些心理壓力。當班主任獲取到學生內心深處的想法之后,則是要以他們內心的難處,幫助他們解答心之所惑,好比說到遇到懸殊的心理壓力,這就可以從學生比較強項的學科著手,引導他們從自身強項看待自己,去提升自己的學科成績以彌補自己的學科弱項,并以他們的強項為基礎,結合知識學習的聯系,構建一個有趣的學習互動提升渠道。
(二)組織趣味的情境管理活動
一個班級之中,不但靠班主任教師來管理班級秩序,也需要學生一定的配合,才能實現班級管理的共鳴。比如,班主任教師可以組織角色管理互換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親身體驗班級管理工作,了解班級管理存在哪些內容,去體驗一回班主任的管理感覺,使得學生懂得去關注自己的生活,將自己生活之中的難處說出來,并且積極尋求他人對自己工作的一個解決建議,讓初中生懂得自己協調好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心理。
比如,組織一次班會,選舉一些具有自主管理能力的學生,讓他們充當班級管理的每個角色,以使得他們真正融入到班級。其中,可以通過紀律委員、生活委員的選舉,選擇某些學生作為班級干部,去管理好本班級的紀律活動。但是,在日常管理當中,也應該懂得靈活調動學生之間的崗位關系,盡可能采用靈活機動的方法,一一去安排學生參與管理活動,以集中學生的智慧與精力,共同構建好班級紀律。另外,班主任教師還可以繼續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當他們遇到各種問題時,也可以盡快給予他們幫助,以使得學生感受到關懷,這樣的良好互動情境可以形成一個和諧的班級[3]。比如,在生活之中,處理學生之間矛盾時,就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幫助他們尋找之間矛盾的導火索,使得他們自己用心、用手去處理生活學習問題。
(三)加強教學管理過程中班紀班規的評審
班級管理是否成功,也要重視其內部的班紀管理和班規設定,而對其展開評審也是提升初中班主任教師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因而重視班級之中的班紀班規管理十分重要,能夠使其懂得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等等角度,去分析制定出來的班紀班規是否能夠起到這些教學引導效果。但是,班主任也要懂得關懷學生,多加入一些人性化的管理規則,使得學生走進生活關注深覆合,因而班主任也要關注管理是否存在人性化[4]。
以初中學生的作息習慣、上課表現、出勤情況、日常學習活動等方面為例,對班集內的班規班紀展開分析。其次,積極聽取班級學生的心聲,積極詢問學生的意見,讓他們勇于講出自己對班級管理工作的想法,以更好地優化班級紀律規則制度。但是,也要注意管理之中的人性化管理,分析其中的班紀規則、制度是否給予了初中生適當地關懷,以他們的實際感受為基礎,對現有的班級管理制度進行修改與升級,以做好管理內容的全面性,這樣的班級管理才會有用,這也是評審需要考慮的方面。
三、結語
綜上所述,良好的班級管理工作不但僅僅依靠班主任自身的管理,還需要班級學生之間的團結互動,才能促使整個班級環境變得和諧,而在學生的心里也會去認可自己的工作,這才是一次有意義的班級管理過程。此外,班主任教師也應該學會放手,讓學生自行去尋找管理之路,感知管理的艱辛與不易,以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促使他們能夠感同身受,知道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和困難性,從而也會促使學生由內心之中產生對班主任教師的尊敬與理解。
參考文獻:
[1]韓寶莉.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初探[J].考試周刊,2020,3(21):29-29.
[2]陳惠娟.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情感教育方法的運用[J].科學咨詢,2021,8(36):511-511.
[3]王平.從情感教育方法談初中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J].新課程,2020,5(35):19-19.
[4]程靜.探究情感教育滲透進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方法[J].神州,2021,8(14):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