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瑗
摘要:學前教育是幼兒的啟蒙教育時期,生命教育是幼兒園的重點教學內容,旨在通過系統的對生命的理解和感知活動,引導幼兒珍愛生活,熱愛生活。所以在尊重兒童身心發展水平的前提下,開展有效的幼兒園生命教育就十分重要。而就目前的調查來看,學前教育工作者對幼兒園生命教育的有效進行仍存在許多疑問,基于此,本文根據當前幼兒園生命教育的開展重要性和現狀,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生命教育;開展
前言:
從現行的學前教育法律法規來看,幼兒園生命教育的開展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導幼兒感悟生命的美好,進行生活化的生命意識探索。生命是我們存在的內涵和本質,幼兒只有能夠認識到生命是什么,才能夠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對待生命,才能夠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此外,合理的生命教育活動還可以讓幼兒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兼顧生活化色彩,感受生活的真善美,更直接影響了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因此,幼兒園進行有效的生命教育十分重要。
一、幼兒園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在幼兒園的生命教育活動中,生命教育活動的開展和探索都十分具有童趣,并且十分符合幼兒的認知和身心發展水平。生命教育活動往往以多種實踐形式出現,在這樣的生命環境中,幼兒的探索興趣和動手能力能夠被激發,能夠展開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十分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踐行了幼兒園指導思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學前教育教學中的指導性文件,應該引起廣泛的關注和重視。而其中指出生命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點,要尊重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幼兒在各式各樣的生命教育活動中樹立起生命意識和正確的生命觀念。所以幼兒園進行生命教育就有利于踐行指導思想,發揮幼兒參與生命教育活動的主體性。
(三)有利于兒童的身心發展
在我國大部分幼兒園,孩子們在入學時就被告知要聽話,努力學習,這樣才能得到老師的關愛和細心地培養。這種觀念的灌輸,讓孩子只能跟著老師走,開始被動地成長。在這種情況下,幼兒的身心發展受到嚴重限制,非常不利于兒童感情體驗、道德水平的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而豐富有趣的生命活動,充分結合了兒童的成長特點,進行了多樣化的生命感知和探索活動,可以開闊孩子的思維,塑造孩子的人格,發展孩子的情感體驗水平,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幼兒園進行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教師要明確生命教育的指導理念
目前關于幼師不清楚生命理念、不明白生命教育意義的情況,可以從根源上解決,那就是組織培訓和講座,讓幼師改變觀念,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樹立起生命教育意識。同時,幼兒園和幼師要關注幼兒的生命觀念發展并進行正確的引導,制定生命教育活動計劃表,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提前決定好生命活動的類型。針對生命觀念較為抽象、要點多的問題,幼兒園教師在接受培訓和學習時要積極地去學習和了解。另外,根據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學前教育教材中也應該加入完整的教學理論、注意事項等,讓課文知識來引導教育規范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二)引導幼兒感知自然特性、自然現象的變化,感悟生命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春夏秋冬走過無數個365日的輪回,它們都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其中是生命的興衰和輪回道理。在此期間,幼兒可以在大自然中感悟生命,感受生命和自然的美好。所以,要讓孩子們在一年之中,將視野放在大自然中,注意各種自然植物、動物的變化及其對人的影響,通過體驗、比較來感知和發現這些生命變化的規律。此外,我們應該引導兒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感官,感受大自然生命的聲音:春天我們聽鳥兒嘰嘰喳喳和河水消融的聲音,夏天我們聽雷聲和窗外的蟬聲,秋天我們聽豐收和落葉的聲音,冬天我們聽雪落下和孩子們雪地里嬉戲的聲音。還要感知生命的多姿多彩:春天有百花盛開的絢爛多彩,夏天有荷花和梔子的淡雅色彩,秋天有菊花和桂花鮮明的一抹黃色,冬天有梅花和雪地的白紅映照之美。也就是說,通過大自然的生命教育引導幼兒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的應用協調,讓孩子們把生命觀念記在自己的腦子里。通過這種方式,他們不但可以得到一種對自然的認識,而且還可以在情感、態度等多個層面上得到發展,更好的感悟生命,認知生命。
(三)進行實踐類的生命教育游戲活動
幼兒年齡較小,通常帶著玩耍的心理。根據具體的教學經驗,我們發現實踐活動在教育實踐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幼兒參與生命教育活動的興趣,而且實踐活動也更符合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例如,可以進行種植類和飼養類的生命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幼兒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感受生命的珍貴。植物生長和動物飼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播種、發芽到開花結果,從呱呱墜地到不斷成長,需要孩子們耐心地等待和培育。在這樣的培育過程中,孩子們會感受到生命成長的魅力,并且在這樣的生命實踐活動中樹立起正確的生命觀念。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生命實踐活動來提升孩子們的生命教育活動參與積極性,并在參與生命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得到興趣和生命意識的雙重提升。
(四)家校合作培養幼兒的生命意識
在幼兒園中,家庭是幼兒教師開展教育的好伙伴和教師充分了解幼兒的重要途徑。教育和發展幼兒的生命意識不僅僅是教師的義務,也是幼兒父母的責任。教師應該加強家校合作力度,并努力贏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例如,老師可以要求家長幫助孩子們收集有關生命種植活動的裝備;通過親子生命教育活動,帶領著家長和孩子前往動物園、植物園等,感受生命;讓父母參加并指導幼兒的生命實踐活動,并且通過親子談話、講故事等形式提升幼兒的生命意識。在這樣的親子活動中,幼兒能夠加強自身的生命理解,增強情感體驗。
結語:
總之,學前教育是培養幼兒生命觀念的關鍵時期,幼兒園作為兒童生命教育的主要陣地,承擔著培養兒童生命觀念和生命意識的責任。因此,幼兒教師應充分認識生命教育開展的重要性,結合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讓孩子們在有效的生命教育活動中感悟生命,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生命素養,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耿雅琦,但菲,徐穎聰.關懷教育理論下幼兒園生命教育課程設計與實踐--以中班主題活動《親愛的小花》為例[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1(3):4.
[2]余琳,付國慶.讓兒童成為更好的自己——幼兒園生命教育的實踐與期許[J].教育科學論壇,2021(8):5.
[3]楊潔文.幼兒園生命教育實施策略的實踐研究——以韶關市湞江區風采幼兒園為例[J].教育進展,2021,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