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班主任如何擺脫在班級管理中時間上高投入、身體上高消耗、精神上高風險的“三高”危機,實現脫困、破局、拯救自我?本文從“動車組模式”中的構建、實施、成效三個方面做了解讀,為班主任核心素養之規劃能力的創新開辟了一種新的模式。
[關鍵詞] 班級管理;動車組模式;創新實踐
常規班級管理中存在著班主任包攬班級所有事務、學生被動執行班規、班級管理乏力、往往以懲罰取代管理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學生自律性弱、合作意識淡薄、自主管理能力不強。大多數班主任每天超負荷工作,無暇顧及生活,身心疲憊。
我們都知道班級穩定與發展的決定因素是學生,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是班主任破局脫困之關鍵。為此,我在班級管理實踐中引入動車組模式。動車組是指為方便工作﹑學習等而組成或劃分的小集體﹑小組。動車之所以跑得快,是因為它既有車頭在前面帶路,每節又有動力車廂提供動力源,形成若干個動力系統,齊心協力朝著一個目標前進,車速自然快。動車組模式的理論基礎源于合作學習理論,核心是在教師指導下,依據綜合評定對學生進行均勻分配,組成異質伙伴小組完成自主管理的一種模式。它將管理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管理班級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增強主人翁意識,讓學生“人人有事做”,班級“事事有人做”,在習慣、學習、生活等方面共同合作,相互競爭,使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不斷提高,健康成長,從而形成一個不斷完善、健康有序的班集體。
一、動車組模式的建構
1.分組原則:根據學生綜合素養量化考核異質分組
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的品行、學習、紀律、勞動等綜合素養進行均衡搭配,組成每組6人的異質合作小組。每組按照綜合素養的好、中、弱組合,讓小組間形成競爭格局,鼓勵各小組對管理方式及合作方式有所創新,以突顯個性,這樣小組合作成員及各小組之間就可以取長補短,促使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這樣也可以讓組與組之間形成競爭,組間競爭又帶動組內互動,組內形成以優帶中、以中帶弱的聯動機制。
2.分工組建:組長由班委承擔,負責全組事務
每組其余5位成員均有相應的組內職務,即文藝組長、勞動組長、學習組長、紀律組長、生活組長。全班各組均按上述崗位進行組建。班級每位同學各有位置,各司其責,形成人人是班委、人人有擔當的班級自主管理局面。
二、動車組模式的評價導行
1.素養評價取向:引領有效舉措實施
開學伊始通過主題班會,學生集體參與,制定動車組的綜合素養評價表(見下表)。這樣就為組內和組間競爭做好制度準備。班主任此時將班級管理理念由他律變成自律,即把“要求學生做什么”變成了“學生自己要做什么”。 組內成員每天的班級表現由班委和組長評定,班級每天有點評、每周有考評。考評結果向家長和全班同學公布,讓家長時刻掌握學生在班級的動態表現,對學生出現的不良習慣及時整改。
2.綜合評價結果:獎懲賦力班組發展
每周末,班委根據每個動車組的綜合素養得分,按照50%的比例評出優秀動車組,表現欠佳的動車組要接受合理、合規的懲戒。每學期末,對優秀動車組進行表彰。這樣,以組間競爭帶動組內互助,讓班級形成你追我趕的上升發展態勢。
三、動車組模式的管理成效
1.班主任由主角變配角,管理壓力銳減
(1)班主任由管理者變為幫扶者
動車組的建立讓待優學生分散到各小組,既減輕了班主任管理的壓力,又增加了組內同學監督和幫扶力度。那些問題較多、屢教不改的學生在被動車組淘汰后,由班主任親自出馬,幫其進行轉化,重回小組。此時,班主任與那些問題學生的關系變得緊密,學生會更加信任與尊重班主任。這種信任與尊重會加速學生轉變和班級進步,使得班級正能量倍增,負能量銳減,良好班貌蔚然成風。
(2)班級管理的矛盾層層分解
常規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都要親力親為班級所有事務,時間長了,班級的管理矛盾難免會集中在班主任身上。動車組的模式使管理矛盾集中在組內,全班的矛盾分散在動車組中,班主任的任務是化解小組矛盾,在小組最需要時出現,這樣極大地樹立了班主任的威信,可以讓班主任快速和學生融為一體。同時,很多組內矛盾可以在班委管理和組間競爭中消除,時間和精力上的保障可以使班主任的管理更具體、更細化,針對性也會更強。比如,當學生出現問題需要請家長到校時,可以先讓學生所在的動車組學生和家長談該生的表現,隨后班委和家長再反饋學生的日常行為,最后班主任再和家長談談孩子的教育。家長因為有前期的鋪墊就會對學校教育產生高度認同感。
2.學生的自信心、自律性和合作意識不斷增強
(1)班級凝聚力、自主意識不斷加強
在動車組模式的運行中,每位學生都是班級的主人,大家都參與班級的管理,班級管理從班主任主導轉變為學生自主管理。由于存在組間競爭,動車組內每位成員都通力合作、互惠互助,在班委和組長引領下都真正地行動起來,班級向心力、自主意識、合作意識大大增加。比如,有的同學不愛參加集體活動,現在為了組間爭優,組內同學會監督、幫扶他,本人也會在組內競爭氛圍中產生積極行動。在這種模式下,每位學生都在不斷改變自己,學生因進步而自信,大家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班級凝聚力逐步提升。
(2)學生斗志激昂,自信心不斷增強
組間競爭、自主的管理、階段性的評價與總結,讓學生時刻處于激勵、奮進的狀態中,適時的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充滿自信。厚植內心的自信心是成功的階梯,尤其是逐步消除了部分待優生的畏難心態、自卑心態,讓他們樹立了自信心。自信心的建立使他們各項進步不斷加快,待優生的轉化不僅改變了自身缺點,也帶動了班級整體的進步。
(3)學生由他律變為自律
動車組管理把班級還給了學生,學生通過自主管理,獨立思考和反思,自主地解決問題,真正達到由他律變為自律。例如,各組為了在組間競賽中獲勝,每組都制定了組內制度,保證了組員互促互束,強化了組員的集體意識。當有組員出現掉隊時,組內會幫扶這位同學,讓其由他律逐漸形成自律,自律的形成可以為學生終生發展打下基礎。
動車組模式可以協調班級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提升班級的凝聚力。學習合作小組之間在競爭中你追我趕,提高了學習興趣,營造了濃厚的比學趕超氛圍,使整個班級發展態勢蒸蒸日上。動車組管理模式使班主任角色發生轉換,同時減輕了班主任的工作壓力,更解放了班主任的心靈,讓班主任生活一路芬芳。 我認為樂做班主任、會做班主任、做好班主任,才是班主任的自我發展創新之道。
曹引航?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