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瓊鳳
摘 要:兒童的道德行為最初是通過同成人交往而產生的。這種交往是一種重要的社會需要,成人應滿足其這一需要。當然,交往應有重要的教育內容,這樣才能對兒童的品德產生重要的影響。幼兒園教育特點首先在于,幼兒園的日常生活與活動是由教師來組織并在幼兒的生活圈中進行的。培養兒童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習慣,使他們將來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和積極對待國家社會生活現象的必要基礎。
關鍵詞:日常生活;幼兒德育;有效策略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實施德育是指以幼兒生活為范疇展開思想品性的引導,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條件,讓幼兒借助真實的生活情境和有規范道德的生活實例來習得正確價值觀念,并且逐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日常生活中德育除了與教師指導有關,還牽涉家長等其他與幼兒成長有關系的人,下面我們詳細分析一下日常生活中有效實施幼兒德育教學的具體對策。
一、幼兒園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現狀
(一)德育教育過于形式化
幼兒園孩子年齡較小,他們的認知過程通常借助于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需要在自己的探索體驗中形成新的認知。但是,許多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忽視了孩子的認知特點,將德育工作變成了說教,導致德育教育過于形式化,不但難以達到德育教育的效果,甚至還會讓孩子對此產生厭煩情緒和逆反心理。
(二)缺乏德育教育的手段
班主任教師是幼兒園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組織者和執行者,班主任教師的引導手段和專業能力對德育教育效果具有直接影響。一些班主任教師德育教育手段比較單一,德育工作效果不佳,有些教師甚至以管代教,注重為孩子建規立制,讓孩子被動接受來自成年人對德育的理解和認知,影響到孩子個性品質的培養和對未知世界探索的勇氣。
二、日常生活中有效實施幼兒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教師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
在幼兒園中,幼兒最多接觸的是老師,由于幼兒的模仿能力比較強,所以老師就要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注意良好形象,時刻都要記住:你的舉動幼兒都可能會進行模仿、學習,所以要做到最基本的禮儀禮貌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老師可以在早晨與下午幼兒上下學時主動向他們問好,也要告訴幼兒:別人在向自己問好的時候也要禮貌地向別人問好,所以,在上學放學時,幼兒需要向老師、其他小朋友主動問好。當老師在吃東西時要主動謙讓而且要進行分享,這樣小朋友們會效仿老師,久而久之就會對幼兒的習慣產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就會形成禮貌謙讓的良好品德。肯定與鼓勵對于幼兒成長來說是最好的獎勵,人都是更加期望鼓勵的,尤其是幼兒,幼兒更加期望得到家長、老師、其他小朋友的認可。幼兒最主要的認知就是察言觀色,幼兒會因為你的鼓勵而感到身心愉悅,這樣他會更樂于幫助別人,但是,也會因為你的批評而感到心灰意冷,當你因為幼兒禮貌地向他人打招呼而鼓勵他時,他會更期望以后也能受到這樣的鼓勵,在下次依然會禮貌地打招呼。如果置之不理不聞不問的話,幼兒的心靈將會受到打擊與傷害,甚至認為這是個錯誤的,毫無用處的舉動,這極不利于幼兒德育教育。
(二)為幼兒創設一個優美的環境
對幼兒來說,學校生活便是社會生活的開端。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幼兒園作為孩子成長的重要地點,在開展德育教育活動時,就需要認識到環境所發揮出的教育作用。在創設優美環境時,教師可以從走廊和活動室的布置方面出發,選取一些色彩鮮艷和圖文并茂的圖畫,為孩子打造一個優美的學習和生活的環境,為德育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氛圍。例如:可以在經常出入的走廊處,掛上“文明從我做起”和“文明小貼士”的宣傳版面,還可以展覽以“我們的愛心故事”為主題的畫報等,來宣傳與德育教育知識相關的圖畫。教師還可以與幼兒共同布置“我們的城市”主題墻,從中滲透出德育教育的內容,通過構建包含德育內容的優美環境,讓幼兒園的每一處都能體現出德育道德知識,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地影響。
(三)巧妙利用生活環節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時也一定不要將德育教育和生活分開,一定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事情,對幼兒進行更有效的德育教育。幼兒園里的幼兒每天在一起,不光是學習,還有生活,幼兒們每天在一起難免會有一些摩擦和碰撞,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幼兒們如何對待和處理這些同學之間的摩擦和碰撞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就可以借助這些小事來進行一下德育教育,幫助幼兒可以通過學習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來完善自己的幸福啊,提高幼兒自己的個人修養,幫助幼兒塑造一個良好的品德。例如,當有小朋友打架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教育他們要與人和善,不能與人打架,伙伴之間不能發生爭吵,一定要對大家都友善一點,一定要愛護自己的小朋友。教師還在教育小朋友們要團結一致,要學會謙讓,不可以自私,要學會關心他人,理解他人,要學會有愛心,對他人有耐心。教師也可以告訴幼兒,每一個同學都是家里的寶貝,不可以以自己為中心,一定要顧及別人的感受,讓幼兒可以避免自我,放低姿態與人交往。
總結
在日常生活中開展德育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模式,幼兒園和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可以參照本文介紹的對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教育策略制定,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道德修養。
參考文獻:
[1]劉紅玲. 幼兒德育教學生活化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11(06):67.
[2]左婧. 幼兒園生活化活動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J].啟迪與智慧(中),2020(12):93.
[3]李小永. 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05(1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