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農作物為研究對象,發現加強農作物的植物保護具有提升農作物產量、改善農作物品質等方面的作用,然而現階段在農作物植物保護中存在技術滯后、資金短缺、人才匱乏等方面的問題,進而提出應采取加大技術引入、加強資金支持、組建現代化團隊等方面的措施,制定農作物植物保護的科學方案,以求為進行農作物病蟲害有效控制,為農作物的豐產、豐收奠定基礎。
關鍵詞:農作物;植物保護;主要問題;對策研究
1 進行農作物植物保護的必要性
1.1 提升農作物的產量
伴隨著農作物種植向規?;?、節約化的方向發展以及農產品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流通,農作物病蟲害的種類以及危害程度呈現上升趨勢,尤其是地區檢疫性害蟲(番茄潛葉蛾、草地貪夜蛾等)一旦爆發,往往對該地區農作物造成極大的損失。農作物的現代化植物保護技術,可以有效降低病蟲害的危害,從而為農作物的豐產、豐收奠定基礎。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1)現代化植物保護技術,可以構建以昆蟲性信息素技術(一種有害昆蟲成蟲性器官分泌的吸引同種異性昆蟲交配的微量化學物質)、病原微生物智能捕捉與識別技術、5G技術、AI技術、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的病蟲害智能監測與識別系統,從而對有害生物的種類、危害現狀和發生趨勢進行實時的預測。(2)以病蟲害智能預測體系提供數據為支撐,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基本理念,采取多種有效的措施,在農田生態系統內病蟲害發生初期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降低其對農作物的危害,提升農作物的產量[1]。
1.2 改善農作物的品質
近年來,伴隨著化學農藥的頻繁使用,農作物農藥殘留超標的現象較為普遍,現代化植保技術可以通過制定以物理技術、生物技術、化學技術、農業技術、天敵技術為基礎的綜合防控方案,有效降低化學農藥的使用量以及使用頻率,從而為高品質農作物的生產奠定基礎。
2 農作物植保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農作物種植面積相對較小
自1978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時以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與農藝技術顯著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大幅度提升,但是也留下了農作物種植規模較小、面積相對分散、農作物品種繁多、農藝技術不統一等方面的問題,不利于現代化植物保護技術與設備的推廣與應用[2]。
2.2 經營主體綜合素質較低
農業種植業的經營主體綜合素質不高是制約植物保護技術現代化進程的關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伴隨著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農村城鎮化速度的加快,大量年輕勞動力流向城市,導致農村務農人員呈現出老齡化的特點。(2)部分年齡偏大的農民教育文化程度不高(少數偏遠山區的老農民甚至未接受過正規的素質教育),綜合素質較低,對于現代化植物保護技術的應用能力偏弱,不利于現代化植物保護技術的普及[3]。
2.3 資金匱乏
資金短缺嚴重影響植物保護技術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的普及和應用,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1)無人機、大型彌霧機、病蟲害智能監測設備等現代化植保設施少則幾萬,多則數十萬,普通的農民家庭根本無力承擔,必然拖延農作物植保技術現代化的進程。(2)資金的短缺也不利于現代化人才的引進[4]。
2.4 技術人員匱乏
技術人員是將現代化植物保護技術帶向田間地頭的領路人,然而現階段我國植保技術人員已經無法滿足農業種植業現代化進程的需求。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1)與IT、金融、計算機等熱門行業相比較,植保行業具有工作條件艱辛、工資收入相對較低、工作不體面等問題,導致高端人才從事該行業的意愿較低(數據統計顯示,近十年來,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研究生的國家錄取分數最低,但是部分高校仍存在招生不足的現象),高端人才的匱乏,必然制約植物保護行業的穩定發展。(2)部分基層植物保護技術人員并未接受過專業的培訓,對于現代化植物保護技術的掌握能力和應用能力相對較弱。
3 推進農作物植保技術現代化進程的對策
3.1 擴大農作物種植規模
各地區的農業部門可以借助“土地流轉”的東風,采取招商引資的方式,組建“政府牽頭和引導—企業投資與管理—農民入股與分紅”的現代化農村合作社,從而擴大當地農作物的種植面積、規范農作物種植模式,為現代化植保技術與設備的推廣奠定基礎。
3.2 加大培訓、提高農民綜合素質
針對農民老齡化嚴重、綜合素質偏低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解決:(1)在農閑時節,組織“農作物植保技術”專項講座,提高農民對于現代化植保技術的應用能力。(2)借助抖音、快手、斗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進行農作物植保技術“小妙招”的宣傳、推廣,提高農民對于現代化植保技術的理解與認知[5]。
3.3 加強資金保障
當地的農村農業局應依據本地區農業種植業發展現狀及時進行“農作物植?!睂m椯Y金的申請,并聘請專業財務團隊進行資金的管理,從而為現代化植保技術與人才引進奠定基礎。
3.4 組建現代化團隊
現代化團隊是保證植保技術各項措施有效落實的關鍵。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通過設置專項崗位、提高福利待遇的方式,進行專項人才的招聘,完善植保團隊的組織架構。(2)定期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植保方面的綜合能力和服務為農的使命感。
4 結語
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是改善民生、推動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關鍵,各地區的農業部門應注重現代化農作物植物保護技術的引入,為農業現代化進程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任佰平.農業技術推廣對提升農業種植業的作用[J].農村實用技術,2020(12):25-26.
[2]宋領剛.農業技術推廣對提升農業種植業的作用分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0,45(09):97-98.
[3]趙建偉,左康坤.探究農業技術推廣對提升農業種植業的作用[J].新農業,2020(17):79-80.
[4]郭寧.農業推廣對提升農業種植業的作用分析[J].北京農業,2016(06):187-188.
[5]薛均厚.基于鄉鎮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與應用研究[J].南方農機,2018,49(03):78-79.
作者簡介:王振宇( 1974.3-),男,漢族,內蒙古人,學歷:? 大專,職稱:? 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 植物保護和作物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