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
摘? 要:目前,核能已經發展成為人類使用的關鍵能源之一,其屬于電力工業之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核電并不會引發大氣污染排放,在國家社會愈發注重溫室氣體排放、氣候變暖的背景之下,積極推行核電建設,這是我國能源建設中十分關鍵的政策。這針對達到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增長的能源需求,確保能源供應的安全性,保護環境,達到電力工業結構優化與可持續發展,提高我國綜合經濟實力、工農工業技術水平等方面均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與意義。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核電項目設備采購管理模式。
關鍵詞:核電項目;設備采購;管理模式
1、引言
在核電項目建設中,設備采購的費用已經占據了總投資的一半以上。可見,對核電項目成本控制而言,設備采購管理為其中不可忽視的關鍵。又因采買計劃管理是設備采購過程中的重要依據,所以采買計劃管理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另外,由于設備采購屬于銜接設計與施工現場的中間環節,通常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在設備繁雜的情況下,高效的采購不僅有助于核電設備保質按時的交貨,而且有助于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
2、核電設備采購管理的目標
從采購的角度而言,核電設備采購的目標與常規采購的目標基本一致,主要是應努力取得質量、進度、投資三方面的綜合平衡。全力保證設備制造質量,切實控制設備采購進度,合理控制設備采購成本。但對于具體設備的采購活動,在質量、進度、投資方面,質量始終是第一位的。這一點相對于常規采購,其嚴格的意義要更勝一籌。
3、核電設備采購管理的原則
3.1、全壽命周期管理原則
首先,根據經驗反饋,優化設備選型、適當統一選型是電廠設備管理的第一個環節,也是設備采購管理的基礎環節。強化制造前設備設計審查,控制設備原材料、制造過程的質量,嚴格驗收環節,確保設備不帶制造缺陷到貨現場,是電廠設備管理的第二個環節,也是設備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
3.2、長期合作的原則
核電設備的供貨必然伴隨著備件的供應和提供長期必要的服務,這種伴隨性供貨和服務將一直延伸到調試、運行、機組大修、技術改造各階段。因此與制造廠建立和發展長期的、密切的合作關系、相互信任、相互依存使之成為核電廠設備設計、制造和供應的不竭資源。
3.3、國產化優先原則
核電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國產化。國家確定了核電產業國產化的方針,核電工程項目應積極支持并予以貫徹,滿足國家對核電工程項目國產化的要求。支持國內企業按市場經濟的規律參與同國外公司的競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憑自身的實力、技術和服務獲勝。
3.4、質量第一的原則
依據核安全法規、導則和核電工程建設質量保證大綱、供方評價管理等程序的要求,對設備和服務進行供方評價,確認合格供方,在合格供方中選擇供方。對供貨商從資格審查、質保體系的建立到工藝材料等方面都要嚴格要求。
4、核電項目設備采購管理模式分析
4.1、整包采購模式
通過設計院將設備的采購技術規格書給予出具,供貨商設計系統、設備以及施工,并為總體系統進行供貨,被稱作系統設備采購包。例如汽輪機、應急柴油機等系統。
4.2、具備詳細設計的部件采購模式
設計院執行系統設計時,通過出具設備采購文件,令供貨商依照設計院采購文件給予單體設備及相應設備的設計文件,此類包還能夠分成標準設備的部件采購模式(如空調)、非標準設備的部件采購模式(如泵)及依照圖采購設備的部件采購模式(各種非標容器設備)。
4.3、無設計采購模式
設計院提供清單,供貨商依照清單進行供貨。比如機修工器具以及倉庫存儲等設備。在所有核電項目的策劃啟動時期,把依照設備采購的范疇,列明設備采購包的清單,并依照這一方式將設備采購的設計、采購甚至交付進度規劃給予確定。
5、核電項目設備采購管理優化
5.1、構建一個完善的采買計劃管理程序
對于多項目的核電設備采購計劃管理工作而言,該工作不僅涉及到了許多的設備,而且牽涉到了很多工作人員。所以往往對該工作的質量有著很高的要求。而要想保證設備采購工作的順利實施,并實現與其制定的目標,就必須構建一個完善的采買計劃管理程序。一是需要根據組織設計的方法與原則對設備采購中的各環節進行細分。二是需要設置對應角色,明確不同部門人員的工作職責。
5.2、構建一個采買計劃管理風險預警機制
所謂風險預警,其主要指的是針對采買計劃工作中存在的各種風險因素,比如上游文件延誤提交,合同簽訂沒有按照計劃進行以及接口資料延誤打開等進行的分析與預報。就采買計劃管理工作而言,在其風險預警機制的制定上,應先根據采買計劃管理中的風險因素設計一個對應的指標體系或者是具有經驗性的目標參數,然后通過對比目標與預測值確定采買計劃管理工作中的風險程度,最后采用針對性的措施實現事前控制。采買計劃管理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不僅能在第一時間發現該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因素,而且能將這些風險因素視為風險管理系統中的風險預警點,進而達到預先管理,提前完成對風險的控制。除此之外,該制度還可以對各階段可能發生的各形式采買計劃風險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做出相應的準備與防范措施,從根本上做到防范于未然。近年來,許多核設施在果斷制定成本效益高、效率高的采購計劃方面取得了成功。這些問題不僅得到了解決,而且這些精選的公用事業公司也為顯著的長期成本節約做好了準備。這些計劃中最常見的六個要素可產生長期效率和成本節約,一是計算機化主設備清單( MEL),通過唯一的標簽號識別工廠中的每個主要部件和組件;二是以 MEL 中每個部件的零件清單形式的計算機化運行庫存;三是每個替換項目的工程分類;四是商業級項目專用計劃;五是計算機化替換項目設計數據庫。
結束語
在多元化發展的今天,核電設備采購隨之變得極為重要。通過上述對該內容的深入分析可知,采買計劃管理作為核電設備采購過程中的主要依據,采買計劃管理工作效率對核電設備建設有著直接的影響。采買階段與設備接口管理是采買計劃管理的主要內容。面對采買計劃管理存在的設計采購不匹配以及設計輸入管理不規范等問題,管理人員必須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解決。而要想優化采買計劃管理工作效率,管理人員可從構建完善的采買計劃管理程序,強化接口管理中的信用制度以及建立預警機制這三個方面著手。
參考文獻:
[1]王瑋.核電項目設備采購和監造管理模式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8):219-220.
[2]胡偉.核電項目設備采購和監造管理模式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9(09):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