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蓉
(蘭州財經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蘭州 730020)
電子商務逐漸成為商務發展的引領者,推動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為此各界人士給予了高度關注。由于電子商務的低成本、高效率、方便快捷等特點與當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模式高度契合,發展規模逐年增大,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為縮短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各地都在強力推動電子商務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1]。基于此,本文以甘肅省為例分析了電子商務與區域經濟二者間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互動影響關系,以期對二者協調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甘肅省位于中國西北地區,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途經地,是連接亞歐大陸貿易發展的重要橋梁,保障著西北地區生態經濟安全。甘肅省正處于經濟轉型重要時期,其電子商務發展受到高度重視。
近年來,在《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意見》等多項政策有力推動下,甘肅省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良好、步伐加快。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逐年增加,助農效益明顯。2013年甘肅省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860億元,同比增長39%;至2018年甘肅省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3 728億元,同比增長35.1%;2019年達4 674億元,同比增長25.4%。可見,電子商務交易金額超過地區GDP增長速度,且占地區GDP比重呈明顯上升態勢,2019年占比已超過一半,這顯示了電子商務在推動國民經濟快速增長方面有著巨大發展潛力,其應用逐步深入到各行業、各領域。
第一,特色農產品、中藥材、文化旅游等特色產業電子商務應用逐步深入。甘肅省的百合、馬鈴薯、蘋果、玫瑰、花椒等20多個特色農產品產量位居國內前列,其電子商務交易額占全省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的將近70%;當歸、黨參、黃芪等中藥種植面積較大,產量貢獻率較高;手繡香包、磚雕、銅奔馬等文化產品豐富,旅游資源富集,創建了一體化旅游電子商務平臺,部分市域還構造了智慧旅游平臺,這些都標志著我省具備發展特色產業電子商務的資源條件。
第二,電子商務平臺交易服務、配套服務等日趨完善。省內大、中、小、微企業依托天貓、淘寶、阿里等第三方交易平臺開展工作,電商代運營、電子支付、電商業務咨詢、電商金融等配套服務已初步完善。
第三,電商網絡基礎設施以及快遞物流體系逐漸完善。全省4G、WiFi網絡實現廣覆蓋,5G網絡也覆蓋了省內諸如機場、車站、科研院所、高校等主要區域;已基本建成覆蓋全省的多層次多線路物流配送網絡,正在積極建設一批以發展現代物流為核心、布局合理的物流園區和基地。
第四,新零售、O2O等電子商務新模式不斷應用。以淘寶網特色中國甘肅館線下體驗館為代表的淘寶零售模式、以隴萃堂等為代表的O2O模式的不斷應用加速了電子商務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
第五,加速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目前甘肅省跨境電商企業高達700多家,包括電商企業300多家,物流企業20多家,報關企業30多家等。跨境電商平臺、物流系統以及支付系統逐漸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愈發快速。
區域經濟是隨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產生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反映區域性資源利用現狀,表現為地區生產力布局是否科學及地區經濟效益是否顯著。每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都受到人口基數、科學技術、國家體制、資源配置、資金扶持力度、歷史遺留問題等不同因素影響,普遍存在發展不均衡現象。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能夠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實現區域間經濟協調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各領域關注重點。2019年,甘肅省經濟平穩運行,地區GDP達8 718.3億元,比上年增長5.7%,其中,第一產業總值1 050.6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總值2 862.1億元,增長4.6%,第三產業總值4 805.3億元,增長7.1%,人均GDP31 336元。至2020年,全省地區GDP達9 016.7億元,比上年增長3.4%,人均GDP33 921元。
區域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即從一個區域的電子商務規模、發展前景、經濟影響、環境支持四個方面全面衡量該區域的電子商務發展水平[2]。論文中主要采用2013-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報告》中電商發展水平測評標準。電商市場規模大小通過規模指數反映,二者呈現正相關關系;電商未來發展水平通過成長指數反映[3];滲透指數則評價該區域電子商務發展在工業、農業、社會服務等領域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該指數越大,表明該區域電子商務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影響程度越大;支撐指數反映了電商物流、支付系統網絡、信息共享等基礎設施環境的外部運營環境對電商發展的支持程度,該指數越大,表明支撐該區域電子商務發展的區域經濟環境越好。具體指數值見表1和圖1、圖2。區域結構歸屬根據全國31個省份的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指數將這31個區域劃分為先導區域、優勢區域、中堅區域、潛力區域四種結構。

表1 2013-2019年甘肅省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及相關指數值變動情況

圖1 2013-2019年甘肅省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指數值變動圖

圖2 2013-2019年甘肅省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與區域經濟發展相互影響程度圖
從圖1可看出,甘肅省電子商務發展規模及水平整體呈上升態勢,呈現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3-2015年,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處于短期下降趨勢;第二階段是2015-2016年,呈明顯躍升態勢;第三階段是2016-2017年,呈再度下降趨勢;第四階段是2017-2019年,電子商務發展規模及水平都呈緩慢上升態勢。而由圖2可看出,甘肅省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對區域經濟發展影響程度遠遠大于區域經濟環境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支撐程度,且2013-2016年期間,兩者間相互影響程度呈明顯上升態勢,2016-2018年期間一度處于下降趨勢,2018-2019年期間又返回上升趨勢。總之,甘肅省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與區域經濟發展間的相互影響關系整體處于較低梯度,這與甘肅省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吻合,區域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使得其對區域電子商務發展影響滯后,但卻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預期發展潛力較大。
甘肅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其地域特色,受到地域環境、資源以及基礎設施的影響。隨著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占地區GDP比重的明顯上升,電子商務已然成為衡量區域經濟是否協調發展的重要指標。“十二五”期間,國家、地方政府明確規劃電子商務路徑,將其納入新興產業發展戰略,運用于區域經濟產業集成化發展優化。電子商務拓寬了區域經濟相關產業服務范圍,使其更好服務于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第一,拉動國內需求增長[4]。近年來,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日益增多的網民,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保障。國內消費市場日益擴大,使電子商務具備了較強發展潛能。網絡環境下銷售的產品種類多、新穎、價格低,這使得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需求日益強烈,消費市場也會隨之擴大。
第二,加快區域產業結構升級。電子商務提高區域經濟發展速度,粗放型經濟產業結構發生改變,轉變為更高級的集約型,由單純經濟增長向協調可持續發展轉化。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服務產業,將傳統服務業和網絡融合,集社會化、信息化、集約化于一體,有效實現資源共享。
第三,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前提是充分利用和共享信息。電子商務的出現打破了以城市為中心的傳統發展思路,傳統的物資聚集也演變為電子商務時代的信息聚集,電子商務發展越良好,信息聚集程度越高,資源優化配置效率也越高,越能夠有效提升城鎮化發展。另外,農村電子商務的普及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形成了以電子商務為標志的農村小規模城鎮化發展模式,有效助推了區域經濟發展。
第四,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甘肅省具有豐富的地方特色文化及產品形式,但大范圍推廣難度較大。電子商務平臺可提高特色文化產品宣傳力度,產生品牌效應,實現區域特色經濟發展。
第五,助推制造業不斷升級。甘肅省制造業產值在其地區GDP中占比從近50%下降到30%左右,因此,制造業要提高產值必須借助電子商務平臺促進內銷。伴隨消費者消費理念和需求的變化,制造業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銷售產品,不僅滿足了消費者需求,亦符合當代人購物方式。線上銷售不管是價格還是質量都面臨激烈競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制造業企業要在確保質量前提下,不斷創新產品,實現產品升級換代。
第六,推進創業與就業。電子商務發展需要人才支持,與電子商務平臺合作的公司同樣也需要人才,這都表明電子商務的發展大幅度增加了人才需求量。
電子商務發展拉動了區域經濟發展,在面臨更多機遇的同時亦面臨諸多挑戰。應明確電子商務對于經濟發展的作用,充分了解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趨勢,探究電子商務助推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創新策略。
①促進實體電商經濟增長。有形市場是區域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于其與無形市場結合優勢,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電商平臺,促進區域實體電商發展。或根據區域市場發展現狀轉變電商交易模式,積極扶持區域重點行業企業、個人電商平臺開展網絡營銷,更好發揮重點企業帶頭示范作用。還應該定期組織區域博覽會、展銷會,充分發揮門戶網站的平臺營銷優勢。
②優化電商營運環境。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電子商務發展需要政府的引導。政府以區域經濟發展具體情況、特點及發展要求為依據,有針對性地給予區域電子商務一定的政策優惠措施。為確保政策有效貫徹,能真正意義上執行并落到實處,政府必須將引導工作做到位。政府也應嚴格監督管理區域電商發展,充分發揮其獎懲職能,構建起公平公正公開的區域經濟競爭環境[5]。確保區域互聯網絡、信息共享等電子商務基礎設施與設備的先進性、規范性、合理性,避免在海量數據與信息不斷增加時影響電商平臺運營。
③完善電子商務服務支持系統。電商長久發展離不開物流以及商務支付。物流過程包括出貨、運輸、存儲及包裝等流程,需要依托交通運輸體系、通訊網絡行業等,將這些行業融合建設現代化大型物流配送體系。電子商務不受時間空間局限,形成協作關系的交易雙方只要通過電商平臺就可實現支付、結算,很大程度上拓寬了市場,應不斷創新網上支付方式,構建新型支付機制。建立健全信用保障機制,借助電商平臺第三方監管建立信用評價體系,保障電子商務交易安全。
④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宣傳特色產品和文化。區域特色經濟的實質是如何把握自身的區域優勢,合理營銷特色旅游文化產品,鼓勵區域發展特色旅游產品、特色文化,借助電商平臺實現營銷和產品的戰略融合,提高區域知名度,吸引更多外部投資和更多外部人才,為發展區域特色經濟開拓國際國內市場,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⑤增強網絡安全意識。電子商務交易本身具有高風險性,要保證交易安全就要建立健全電子商務安全管理制度,提高電商風險監控、防范能力,加大網絡安全教育力度,充分利用現有短視頻平臺、直播平臺、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網絡營銷工具宣傳網絡安全意識,樹立電子商務交易安全意識,保證電子商務的交易安全。
⑥培養電子商務人才。電子商務人才是綜合實用型人才,要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經驗豐富,能及時應處理大數據下海量信息出現的問題。首先是構建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組織現有電商從業人員定期進行進修培訓,為他們提供更多再教育機會。其次是優化與完善電商人才市場管理體系,構建應用型電子商務人才信息數據庫,使人才始終處于合理流動狀態。最后是要設計公平公正公開、科學合理的電子商務人才獎懲制度,促進企業全面發展,拉動區域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