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惠
摘要:小學階段是人類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學校應積極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為學生的語言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教師語言文字教學中要使用標準的普通話,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同時學校應鼓勵教師進行普通話教學和活動,書寫規范字體,從而營造全校講普通話的氛圍。同時,讓家長明白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使學校與家庭形成合力,讓學生聽懂、會說、敢說、會用普通話,寫規范字。
關鍵詞:語言文字工作;素質教育;策略
引言
普通話和規范字是中華民族美好傳統文化的體現,對培養師生愛國情懷、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其他學科知識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積極運用普通話教學,書寫規范字體,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一、提高教師普通話水平,實現規范用語
普通話是我國通用語言,教學中教師必須使用標準普通話。教師普通話的水平不僅與自身形象有關,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普通話學習。教師要努力學習普通話,提高普通話的等級,加強自學,爭取取得二級甲等普通話證書。同時學校要有目的地為教師進行普通話培訓,比如平翹舌、前鼻音、后鼻音等容易出錯的地方強化訓練。并根據方言和普通話在詞匯和語法上的差異,進行對比教學,有效提高教師的普通話水平,實現教學規范用語[1]。
二、積極營造普通話環境,提升學生普通話水平
在學校,要鼓勵全體師生進普通話。領導帶頭,從校長到教師再到后勤人員,都要堅持使用普通話,即使措辭不夠標準。教師之間要互相指出錯誤,及時糾正。同時在提高學校普通話水平的過程中,由于學生普通話缺少語言環境,在家中可以讓學齡期的哥哥或姐姐在家中也用普通話與學生交流,讓家長也參與學說的過程等,用各種形式激發學生說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學生普通話水平,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三、通過語言文字標準化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校開展語言教學既是目標又是工具,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所謂的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語言學習,正確地使用語言作為交際手段。語言是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的一種手段,在人類認知中起著重要作用,是反映現實的最重要手段。不僅可以使學生直接識別事物,還可以間接識別簡單的事物。語言與認知密切相關,相互制約,只有提高語言技能,才能充分發揮智力。語言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有重要意義。學生教育的方方面面總是通過語言進行的,通過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與他人分享經驗來交流和表達情感總是離不開語言。這些交流對于培養學生們的團隊意識和人格素養至關重要。可見,語言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發揮著多方面的作用,貫穿于各種活動之中,是學生心智全面發展的一種手段。小學階段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特別是在語言教學方面,因此教師應有計劃、有重點、有組織地教學生語言,幫助他們通過聽、表達、欣賞和閱讀變得更強大,有效提升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2]。
四、注意漢字的格式和結構,讓學生寫規范字
漢字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且與藝術息息相關。在語言文字工作中,對漢字書寫有很多要求,要身體端正、肅穆以對、心平氣和,在書寫的過程中要注意起筆、行筆和收筆。因此教師應特別注意字體格式和結構,并努力使學生在寫字時做到保持整潔和嚴謹。不僅僅是對漢字的熟悉,還要做到尊重漢字、敬畏漢字。有的學生書寫凌亂、寫字馬虎,這都是沉不下心的表現,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感受漢字的美好,讓學生寫規范字,獲得內心的平靜,有效培養孩子的毅力和智力,提升寫字素養。同時在語言文字教學中教師還要訓練學生書寫、握筆、坐姿等全方位的寫字知識,培養學生足夠的耐心,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在寫字時要做到心無旁騖、專心致志,不能為其他事情分心,做到心神合一、全神貫注,從而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為學生寫字核心素養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家校合作,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在語言文字工作中,教師要有效努力獲得家長的支持,鼓勵他們積極用普通話與學生交流。學校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學習普通話也不例外。教師可以在園內張貼宣傳普通話的標語,在每個班級的“家長欄”張貼宣傳文章,在課堂上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學生講普通話的重要性等,形成合力,使學生在家也說普通話。教師反映,在父母為教師的家庭中,學生的普通話是比較標準的,可見普通話家庭的語言環境對學生來說也很重要[3]。
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語言文字工作與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要積極采取提高教師普通話水平,實現規范用語、積極營造普通話環境,提升學生普通話水平、通過語言文字標準化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注意漢字的格式和結構,讓學生寫規范字、家校合作,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等策略,有效提升學生普通話水平,寫規范字,從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儉.將語言文字規范要求納入教育督導內容[N].中國教育報,2016-09-19.
[2]蘇新春.中小學語文教材落實國家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的意義與思考[J].語言文字應用,2016(02).
[3]郭建成.語言文字的使用亟待規范[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10).66BB11AA-5EDC-4AC5-828E-1C179621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