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傳國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也面臨改革的壓力。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是對小學生德育進行綜合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法律意識、道德素養的養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強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利于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發展。本文通過對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性的教學策略進行探究,進而提出具體的策略,希望對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有效性
引言
我國是法治國家,實行依法治國,作為公民就要知法懂法,做到不犯法,小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接班人,新一代的國家主人,就更要積極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成為重中之重。不能讓這門課程的設置形同虛設,要讓這門課程設置的有意義,讓學生多多接觸和了解到我國社會是一個法治社會,要遵守和維護法律的權威,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一、創造新穎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造新穎的問題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在興趣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中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精心設計新穎獨特的任務場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并灌輸給他們積極的學習態度。邊思考邊提問,通過提問獲得知識,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比如邊學習《地球——我們的家園》邊展示漫畫:“小鳥想要要有個家”,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思考漫畫的含義:①鳥兒為什么要家?②我們住的房子有什么問題?③遇到這些問題我們該怎么辦?激發學生研究問題的熱情,喚醒學生保護人類共同家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入手,滿足學生發展需要
目前我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廣泛使用信息技術,網絡上的資源豐富多樣,可以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提供越來越充足的教材和相關資源,尤其是一些可以作為多媒體設備或微課展示的資源。在小學這個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較少,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類似的教學課程。教師在一些課程資源的選擇過程中也需要特別注意選擇學生需求部分,可以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相應地修改這些課程,以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信息技術價值,充分發揮教育軟件本身的作用。此外,教師還要注意在選擇網絡資源時要始終堅持適當的原則。一是要充分認識和了解教學目標,要真實反映學生群體的核心需求。二是在教學中要充分理解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重點和難點,最終實現知識的轉移,對以前采用的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充分的改變,探討更加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培養更全面的素質和全面發展的能力。
三、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現代教學模式多樣化,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也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模式,促進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多媒體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教師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通過豐富的畫面和音頻效果,積極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促進小學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例如,《不甘屈辱 奮勇抗爭》一課學習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向學生講解近代中國所遭受的苦難,提高學生振興中華民族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要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培養學生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
四、借助勞動場景,提升學生道德素養
教師在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性過程中,需要設置豐富的勞動場景,幫助學生理解勞動的意義,增強學生的勞動教育。比如在家長的溺愛下,有的學生越來越懶惰。為了讓學生有機會學會吃苦、磨練意志,在《這些東西哪里來》一課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示饅頭的來源。從一粒種子長成小麥,然后收割、晾曬,磨成面粉,最后蒸成大饅頭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勞動的偉大,更體會農民伯伯的不易,感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真諦。這樣,學生就可以逐漸改變他們的懶惰思維。同時,為了讓學生在勞動中獲得成就感,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系列的社會志愿者活動,讓學生幫助各類需要幫助的人。通過幫助他人,學生可以獲得更強的成就感,體會勞動的魅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幫助他人的良好品質,達到提升學生道德素養的目的。
結論
綜上所述,面對新時期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改革,教師要在實踐中積極探索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通過積極采取創造新穎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入手,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借助勞動場景,提升學生道德素養等策略,轉變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興趣,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葛昀.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J].知識文庫,2019,000(002):P.115-115
[2]劉沁心.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J].新課程,2015(10):32-32
[3]潘李春.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