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鴻皓
英語是一門應用性的語言學科,新課程改革后核心素養對英語課堂的要求不再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更加注重對他們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最終促進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面對這一要求,如何圍繞核心素養的要求建構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變得尤為重要。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存在的問題
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有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會面臨一些固有問題,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在阻礙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展開。
(一)課堂單調
在應試教育長期在我國施行的背景下,“成績本位”的觀念早已牢牢扎根于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心中。大家對于“題海戰術”和“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雖然頗有微詞,但卻不敢完全擯棄,又或者是因為沒有更加妥善的解決方法。即使新課改廣泛推行,很多人依然對于高考缺乏正確的認識,依舊只重視成績的提升。目前高中英語課堂的主要教學重點只放在知識講解上,師生和生生之間互動少,課堂氛圍沉悶,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方法也較為固定、刻板。
(二)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中,受傳統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影響,教師往往采取“滿堂灌”或者“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英語學習沉悶且枯燥,無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一方面,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容易產生厭學心理,排斥英語學習,不僅核心素養無法得到發展,還有可能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中應該是主動學習者的身份,而如果學生一直扮演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缺乏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機會,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效率也會得不到應有的發展與提高。
(三)教學評價片面
在眾多課堂教學環節中,評價是看似分量輕但實則重量級的一個環節。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傳統教學評價幾乎只以單一的書面考試的結果作為教學評價結果,顯然是不全面的。實際上,測試不等同于評價,不應該作為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手段,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而如今這種評價方式導致了學生只為了分數而學習,教師以提高成績為中心進行教學,學校以班級成績的好壞來評判老師,從而忽略了學習中素養的提升和教育帶來的其它隱形財富的價值。
二、對構建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建議
為了切實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尊重教學實際,結合教學要求和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優化整個教學過程。針對目前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改進建議。
(一)優化傳統課堂模式,豐富教學活動
英語課堂教學要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激活學生思維創造良好的環境,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形式多樣的任務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并要注意不同任務之間的層次性,讓各個水平段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他們樂于說英語并能夠用英語積極完成任務。教師要設計并組織豐富多彩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來適應不同教學階段的需要,目的就是要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其中。多樣化有效的英語課堂活動有利于學生獲得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和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并激發情感,促進學生的發展。建立一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合作關系
這里的關系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有著共同目標的教學氣氛。首先,教師要嘗試創造一個輕松的英語學習環境,并對學生表現出關注,特別是對那些感到緊張和不活躍的學生。當他們受到鼓勵時,會在交流中表現出更強的自信。其次,教師應該敏感于學生的需要,也應該對他們表示同情、關心,同時提供幫助。如果讓學生感到他們與教師是在一起學習的,而不是教師單方面地給他們輸入知識,這樣學生會變得更加積極。最后,教師要以一種樂觀的態度對待學生的錯誤,因為在學習和練習過程中錯誤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發掘學生的潛力比找出他們的錯誤更重要。當教師與學生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友善時,學生就會樂意在課堂上多開口說英語了。為此,對教師而言,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出輕松的英語學習環境,提供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舞臺”,不能因為學生回答錯誤而批評指責,相反應該鼓勵其積極表達觀點、進行批判性思考、敢于說新。其次,教師需要注重學生主體的課堂參與并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參與體驗,千萬不能單方面地灌輸知識。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有的放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課堂中,根據他們的能力水平,鼓勵其參與適合自己的活動中,使他們能找到自己在課堂中的存在感和證明自身的價值,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
(二)完善評價方式
在教師進行教學評價時,應當遵循評價的尊重性、激勵性和參與性原則。學生在理解、能力和情感表達方面是有很大差異的,因此教師不能只根據自己的意愿,按照統一的標準去要求全部學生,而應尊重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這種差異性。這種尊重性還表現在師生關系上。在管理課堂和學生時,教師需要一定的威嚴,但教師不能靠這種“長者”身份壓制學生。相反,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以親和有感染力的態度,針對不同學生作出公正、準確的評價,從而讓他們產生信服感和信賴感。而對于個別個性極強、特立獨行的學生,也要尊重他們的個性,多給予理解與寬容,如果有行為不當的地方,要多利用集體的道德標準使其自我調整。高中英語課堂的評價目的并不是為了篩選和甄別,而是以激勵他們的方式促進他們更好地達成學習目標,樹立信心,積極向上。學生處在一個集體中,也需要面子和認可,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抓住學生的這個心理特點,任何善意的語言、眼神、表情或是手勢,都有可能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此外,教師還需要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讓全體學生都盡可能參與進來,調動他們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同輩之間的評價是一個相互尊重、聆聽、合作、反思與促進的過程,有利于課堂民主氛圍的形成。教師還可以采用讓學生自評的方法,讓其自我反思、總結歸納后再進行自我表達,從而促進個人的自我調節與發展。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后高中英語教學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對課堂和教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此前長期形成的諸多問題依然制約著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和阻礙其發展。基于此現狀,高中英語教師必須圍繞“英語核心素養”的內容,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模式,完善評價方式,積極探索如何建構更加高效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葉生元.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困境及突破[J].學周刊,2021(36):155-156.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77.
[2]向愛菊. 高中英語課堂中優化詞匯教學的方法探究[C]//.2022教育教學與管理重慶論壇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2:333-337.DOI:10.26914/c.cnkihy.2022.006653.
[3]張青寧.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2(12):156-157.
[4]馬進龍.新課改下高質量高中英語課堂構建方法[J].讀寫算,2021(29):1-2.
[5]許建平.新課改下如何進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思考[J].新課程,2021(3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