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

摘要:目的:本文著力于研究陰道順產與剖宮產對產婦產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資料來源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孕婦,共計100例。根據標準,分為順產組和剖宮產組,每組50例。順產組平均年齡(25.22±1.57)歲;平均孕期(37.24±3.06)周。剖宮產組平均年齡(26.09±2.12)歲;平均孕期(38.26±1.93)周。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結果:主要是關于兩組產婦盆底肌力比較[n(%)],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收縮力優于對照組。結論:研究表明,陰道順產與剖宮產對產婦產后早期盆底功能均有一定的影響,但陰道順產對產婦產后早期盆底功能更嚴重,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該謹慎合理,及時調整盆底收縮力。
關鍵詞:陰道順產;剖宮產;盆底功能
【中圖分類號】? R714.4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7--01
近年來,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相關研究發現,女性在懷孕或分娩期間對盆底肌肉的損傷是導致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女性越來越關注產后如何恢復的問題。如果產后肌力下降,容易引起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1]。相關報道表明,分娩方式對產后早期盆底功能有一定影響。相關報告表明,產后早期盆底功能可能因分娩方式而有不同反應。分娩對女性來說意義重大,過去女性的分娩方式主要是順產。這與她們的身體原因或胎兒有關,一些女性甚至不愿意選擇自然分娩。目前,選擇剖宮產的女性人數不少于自然分娩的婦女人數。有學者指出,剖宮產對產后女性會有一定的長期影響,但更有利于女性盆底組織的恢復。在本研究中,通過選取成功分娩的女性的相關數據進行研究,分析陰道分娩和剖宮產對產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響,并提出相關對策,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資料來源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孕婦,共計100例。根據標準,分為順產組和剖宮產組,每組50例。順產組平均年齡(25.22±1.57)歲;平均孕期(37.24±3.06)周。剖宮產組平均年齡(26.09±2.12)歲;平均孕期(38.26±1.93)周。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孕婦在37-42周分娩,胎兒生命體征正常,分娩過程順利母親有強烈的參與康復治療的意愿,全面了解調查情況。
1.2方法
研究組為產婦剖宮產,對照組為產婦陰道分娩;產后適當康復治療,不宮縮,每次20分鐘。給藥,并持續治療20天。治療后評估產后護理并與治療前進行比較。產后由專業有經驗的婦科醫生監測兩組產后盆底肌力,采用牛津肌力評分法將盆底肌力分為多個等級:0級、1級、2級、3級、4級、5級。
1.3觀察指標
主要是觀察兩組產婦盆底肌力比較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兩組數據經SPSS26.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檢驗值為t,P<0.05說明兩組差異較為明顯[3]。
2結果
觀察兩組產婦盆底肌力比較情況。研究表明,陰道順產與剖宮產對產婦產后早期盆底功能均有一定的影響,但陰道順產對產婦產后早期盆底功能更嚴重,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該謹慎合理。(具體如表1所示)
3討論
懷孕期間,身體釋放的松弛素增加,子宮的重量不斷增加,盆底組織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壓力。分娩時胎兒長時間受壓會使盆底肌肉組織過度拉伸,影響盆底功能,增加盆底功能障礙的風險。盆底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分娩時胎兒體重過重、產婦年齡、家族史和分娩方式[2]。一些研究發現,在進行盆底肌力測試后,陰道分娩和剖宮產比剖宮產更容易損害女性的盆底功能。嬰兒與母親分離并成為獨立個體的過程稱為分娩。最常見的分娩方法是陰道分娩和剖宮產。所謂自然分娩,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行為,主要特點是產婦的身體在分娩后迅速恢復。不影響產后女性的飲食,短時間內可以恢復媽媽的腹部。剖宮產是一種婦科手術。當母親面臨分娩困難或某些產科并發癥時,醫生通常會使用剖宮產來挽救母親的生命和母親子宮中的胎兒。難產主要包括胎兒疼痛、臍帶脫位、頭骨盆失衡,妊娠并發癥主要包括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妊娠并發癥主要包括糖尿病、心臟病、卵巢腫瘤、子宮肌瘤等。在本實驗中可以看出剖宮產在肌力評分等方面比陰道分娩組更有優勢。此外,剖宮產已被證明可通過增加肌肉力量評分來有效預防尿失禁和器官損失。陰道分娩時會壓迫胎兒的頭部,直接損傷媽媽的盆底,會陰切開和會陰部破裂會影響媽媽的會陰強度。母親的尿道和盆底損傷也與分娩困難和胎兒過大有關。如果盆底不收縮,應及時對媽媽進行檢查和治療。從中可以看出使用剖宮產改善初期盆底功能是有效的,也可以看出可以降低分娩時出現器官脫垂和尿失禁的可能性[4]。如果產后堅持康復訓練,產后將不再受到其他分娩方式的不同程度影響。無論是陰道分娩還是剖宮產,都必須從客觀的角度進行實際的分析。選擇陰道分娩完成分娩的女性,往往無需長期治療即可恢復,因為醫療費用低,順利分娩后傷口少,出血量少,恢復快。同時也存在風險(陰道松弛、盆底功能不全、肛門緊張等)。從客觀上看,與陰道分娩相比,剖宮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產后的疼痛。產后恢復期,媽媽的體力往往比較虛弱,在恢復期要注意補充營養,預防因生產引起的隱病,避免產后的永久性根因。綜上,剖宮產對產后早期孕婦的盆底功能有很大的影響,可以提高孕婦產后的生活質量,可以改善盆底的臨床癥狀
參考文獻:
[1]李琴,段曉琴,唐曉玲.剖宮產和陰道分娩對產婦產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響對比[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7,31(08):29-31.
[2]王艷紅.陰道順產與剖宮產對孕婦產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響及康復治療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