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堂
摘要:目前國家很重視高中語文教育,但是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因此,發展多元化的閱讀方式,提高閱讀水平是當務之急。而就目前的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培養目標來看,閱讀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高一語文教師,更應該在教學管理中,向學生滲透群文閱讀的重要性的觀念,讓學生能夠重視群文閱讀,加強群文閱讀力度。在本文中,筆者從教學生活和學習生活的角度分析了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的重要性,并提供閱讀教學策略,由此提高高中生的閱讀能力和知識轉化水平。
關鍵詞: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前言: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使用多種閱讀方法。他們必須有比較豐富的知識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提高感知和理解能力。”同時,在高中語文課中,閱讀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十分重要。通過群文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加強辯證的閱讀思維。古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意在說明閱讀重要性,好比跋涉萬里獲得的經驗一般。故而新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探索增強高中生群文閱讀有效性的策略。
一、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概述
群文閱讀,顧名思義就是一組文章的一起閱讀,旨在通過文章的共性和差異,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思考,學會以辯證的眼光看待差異,最終促進其思維深度的延伸。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作為新時代高中語文教師實際教學活動的一部分,首先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引入多樣化的如群文閱讀,奠定語言意義的基礎;其次是通過自主閱讀,全面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然后要通過群文閱讀積累,提高高中生的語言素養;最后,通過閱讀文章所表達的情感,促進高中生的情感體驗發展,最終目的是要形成高中生正確的三觀。
二、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教學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教師在設計群文閱讀環節時,要把閱讀內容融入生活,而不是像傳統的教學模式那樣脫節。要提高群文閱讀理解能力并且促進學生思考,就要貼近高中生的生活,讓高中生感受課本中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只有讓高中生真實地感受到了群文閱讀和生活的近距離,才能引發其思考和探究,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必修上冊第七單元“自然情懷”的主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單元的多個篇目《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赤壁賦》,進行群文閱讀。讓學生回憶生活中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經歷,談談在進行完這個系列的閱讀之后,對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解,聯系生活實踐這種精神,能夠讓學生實現閱讀、理解、思考、實踐的整體性。不僅體現了生活與閱讀的聯系,還提升了學生的閱讀思想性。
(二)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
留白是我國傳統藝術中的一種重要表現手法,在書畫、詩歌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而留白技藝也可以運用在群文閱讀課堂上。老師不能只在乎群文閱讀數量,而是要留時間給學生自我思考,自主探究,給這一組閱讀理解留出空間,讓思維得到拓展和提升。在語文群文閱讀理解課堂里,應該多使用這種模式。因為只有在自主思考過程的設置中,學生的思維才能被調動,興趣能使得學生最快最高效地展開思維,才能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更加有效。同時,在自主思考中,學生也能得到許多驚喜的結論。例如在思想性較強的群文閱讀時,老師要給大量的時間給學生進行對比,這樣才能讓學生思維快速運轉,達到群文閱讀思維拓展的目的。
(三)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以引導學生有興趣地進行群文閱讀顯得尤為重要。在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理解階段,更傾向于讓學生通過文字體驗生活的真與美,感知閱讀的樂趣。為此,教師應結合課文內容,運用電子技術等現代技術,實現教學方式的多樣化,鼓勵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從被動走向主動,主動探索發現群文閱讀背后的深層次思想意義。例如,在必修下冊第六單元《祝福》《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裝在套子里的人》等文章時,通過這樣的一群新奇題目,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解決問題:你能說說你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在這樣的一群有趣的主題和內容中,學生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四)閱讀古今中外典型的思辨性文本
在群文閱讀涉及辯證類文本時,學生可以發展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將讀者的思想觀點提煉出來,外化自身的理解,促進語言表達的清晰化,條理化。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學習各種各樣的辯證觀點,學會化解矛盾,駁斥表達,讓思想更加深刻。教師可以通過多篇文章,進行對比式群文閱讀。如在教授《勸學》時,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學不可以已”的觀點進行拓展延伸,理解“學習”的真正內涵;學習《師說》時,引導學生對“古之學者必有師”這一觀點展開探討,并思考文章中的“從而師之”和“恥學于師”的情景,并探索出原因所在。群文正是通過多個文章內容的閱讀比較,才能體現其中的思辨性,才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提升。
(五)注重閱讀教學的人文性
語文不僅是一門文化學科,也是一門充滿著人文色彩的人文關懷的學科。所以在教師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閱讀技能的提升,還要注重學生對大量優秀閱讀材料中,精神特質的學習和理解。例如一些良好的道德精神品質:《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心中一團火,溫暖中人心》《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等群文就洋溢著人性色彩和優秀道德素養。當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會受到熏陶和感染,或是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亦或是對學生的道德品質有了顯著提升。還有歌頌自然美好的群文,如《蘭亭集序》《登泰山記》《登岳陽樓》等,在自然風光的瑰麗色彩中,呈現在學生眼前的是一個從未探索過的新奇世界,在此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產生贊頌熱愛之情,還提升了學生的人文感知能力,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結語: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要重視高一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要根據目前教育的現狀,提高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為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從而促進高一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生發。在此基礎上,要拓展閱讀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語文群文閱讀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丁輝. 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對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作用與意義[J]. 課堂內外(高中教研), 2021(2):1.
[2]徐英惠. 新課程標準視角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對策分析[J]. 新作文:教研, 2022(1):2.
[3]周紅麗. 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尋--以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為例[J]. 中學語文, 20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