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青青
摘 要:2009年《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科目被納入注冊會計師考試范圍,是最后一個登上注冊會計師考試“舞臺”的科目。這不僅是在順應時代需求,也是對財會從業者提出的更高要求。近年來,隨著我國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視,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將其作為會計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取得證書,也是為我國培養高技能、專業性人才。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本文從該課程授課實際出發,分析課程授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研究問題解決方案,為提升教學效果、推進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探索路徑。
關鍵詞: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教學改革;課程建設
一、引言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的專業選修課,該課程內嵌了企業戰略管理、經營管理以及風險管理中的內在邏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戰略思維和管理思維。教授好此課程對學生發展至關重要,但是該課程理論和實踐性較強,近幾年來,授課及教學質量課程評價不理想,因此,如何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幫助學校培養高素質、高技能、高質量應用型人才成為廣州工商學院此類應用型本科院校亟需解決的難題。
二、存在問題
(一)師資人才隊伍素質整體不高
該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因此,對教師理論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教好此門課程,教師不僅需要專業知識扎實,還要有企業管理咨詢經驗。目前,廣州工商學院教授該課程教師,雖均通過了注冊會計師考試,專業知識扎實,但是企業管理咨詢實戰經驗較少。教師真正能到企業做管理咨詢的更少。因此,對于授課教師而言,無法結合自身項目經驗教學。同時,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缺少一支完整的高水平教學團隊,本課程目前教師團隊3人,其中1名講師和2名助教,教師團隊結構不合理。因此,優化教師團隊結構,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成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工作的當務之急【1】。
(二)教學模式相對落后
目前,該課程教學模式普遍存在滯后性,由于課時及疫情等原因,目前人才培養方案只有理論教學,對于實踐教學部分僅僅依靠教師補充的課外案例習題,并不能真正幫助學生對公司戰略管理咨詢的了解,學生無法深入到企業一線進行實地調研,理論聯系實際應用能力不足,學生積極性相對較差,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更制約著實踐性、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三)學生重視程度較低
該課程開設在大學四年級上學期,同學們由于畢業論文及各種求職考試的需要,很多同學都不太重視該課程。因此,在平時授課中,即使教師采用提問法、案例教學等方法與同學互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此課程為開卷考查課,學生普遍認為,“這科很簡單”“考前突擊復習”即可。但實際上,由于知識點較多,往年還是有個別同學無法通過考試,而且大部分同學雖然能通過考試,僅僅是勉強通過,考試成績并不理想,知識點掌握及應用能力較差。因此,要提高教學效果,推進教學改革,必須改變學生學習態度。
三、教學改革策略
(一)優化教師團隊結構,增強教師實踐能力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推進該課程教學改革,必須構建一支高技能、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目前教師團隊均為低職稱,缺乏高職稱教師,學校應該完善教師團隊建設,在分派工作任務時,考慮整個團隊差異性,指派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帶領該課程組進行教學改革。此外,該課程教師均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專業理論基礎知識扎實,但是管理咨詢實戰經驗較少,學校應鼓勵教師深入會計師事務所、企業一線實踐。學校應加強校企合作為教師深入企業提供機會和平臺。學校還可以邀請有豐富經驗的企業管理層和專家開展講座,幫助教師深刻理解管理咨詢的具體流程及注意事項,也可為教學提供案例素材。
(二)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成效
該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因此在授課時不能僅僅依賴于傳統的講授法。為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巧妙地把講授法和提問法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第一節課時,首先需要解釋的一個問題:什么是戰略?學生回答“戰略是目標”,此時可以引申進一步發問,“你人生的戰略是什么”,同學們普遍積極回答“我的目標是賺大錢,住好房子,吃美食等”,無可厚非,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是需要先滿足最基本的基本生理需要,但是從同學們的回答中,可以發現多數學生在人生價值觀形成上還存在一定問題。因此,在一節課講述戰略的概念時,可以引用克萊頓·克里斯坦森《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的話,“戰略不僅僅是目標,更是你如何去實現這個目標而為之付出的行動。人生的目標,可以是有一份可以讓自己及家人過上體面的生活,有一個和睦的家庭,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內容就是人要保持誠實善良,要始終至真至善至美”。通過提問法和講授法結合,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鍛煉了同學們思考能力,理清了戰略的涵義,也有利于教師將教材理論知識和思政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對于廣州工商學院來說,一節大課時間為90分鐘,中間不設休息實踐,因此建議在授課中可以借助人民日報、學習強國以及bilibili等青少年群體多聚集的網絡平臺,穿插生活和時事新聞教學案例小視頻,提高學生抬頭率。例如,在講到第三章戰略選擇時,教材理論知識提到市場開發的適用條件是可得到新的、可靠的、經濟的和高質量的銷售渠道時,插入一條中國速度的視頻鏈接【2】,通過視頻影像資料生動形象地顯示:5G時代,1秒下載速率超500兆;200秒“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可求解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1小時復興號新型動車組(單列)行進45公里,創世界記錄;2年多北斗組網發射18次,刷新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速度世界記錄等。通過視頻,同學們不僅了解到中國出行速度享譽全球,基建速度驚艷世界,科技速度從趕超邁向引領,而且可以幫助同學了解、關心國家時事,有利于同學們將教材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更重要的是幫助同學們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性,好好利用大學時間,發奮圖強,不負韶華。
為了促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效果,建議教師在授課時,改變傳統教學方法,采用提問法、案例教學、翻轉課堂、播放小視頻等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利用各類新媒體平臺(公眾號、B站、抖音、小紅書等),了解前沿動態、商業熱點,為課程補充優質內容。
(三)強調重點和實用性,引起學生重視
要推進該課程改革,改變學生的態度至關重要。但是,想要改變學生的態度,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意識到該課程的重要性。這也心理學常說的ABC法則,也稱為認知行為療法,即我們所感受到的東西,并不是來自外在的事物,而是來自我們對這個事物的看法。即態度決定一切。因此,建議教師在授課時,要講清楚本課程及本次課內容的重要性。同時,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課程的實用性,并能用所學的科學理論去指導生活,幫助同學們通過戰略課堂“看見”戰略的魅力,并愿意主動嘗試運用所學的戰略思維、戰略工具,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上層樓!
四、總結
從本課程授課的實際出發,本文分析授課過程中出現的典型問題,研究提出了三條問題解決方案:優化教師團隊結構,增強教師實踐能力;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成效;強調重點和實用性,引起學生重視等,為提升教學效果、推進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探索路徑。
參考文獻:
[1]楊亞柳,劉紅軍.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資產評估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究--以宿州學院為例[J].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 017(002):142-145.
[2]我們這十年丨中國速度[N].人民日報,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