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群
摘要:學生在課堂上不僅需要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從這門學科中獲得一些品質上的精神財富。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尤為重要的。教師需要打造高效的教學課堂,才能夠快速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基于此,下文將對其展開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改進策略
1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一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不能與時俱進
國家教育普及化已經是常見的現象,但是由于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參差不齊,在教師的教學方式上就會存在相應的差異性。存在部分年老的教師無法適應不斷改變的教學課堂,可能依然使用傳統方式。這樣對于學生來說并不利于學習,教師只是負責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并沒有關注學生吸收知識的能力。而且對于在新時期下成長的學生而言,枯燥乏味的教學課堂不能使他們提起學習的興趣,也無法在教學課堂上獲得精神財富。因此,教師應當轉變思維,利用創新手段為學生傳授知識,構建開放式的課堂。
1.2 教學缺乏激情,學生學習興趣低下
首先,從數學課程的特點上來說,極其枯燥、抽象、單一,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唯有具備極強的邏輯性、抽象性,才能實現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同時,數學學科的特點也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常常出現學習興趣低下的狀況。其次,從教學過程上來說,受到應試教學理念的制約,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將注意力集中在數學基礎知識上,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為主要目標。同時,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基本上都是采用“強制灌輸”的教學模式,即按照數學教材上的內容,圍繞某一個數學知識點進行講解、反復練習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束縛在“被動性、依賴性”的學習狀態下,致使數學課堂氛圍沉悶,難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最后,從傳統的師生關系上來說,數學教師一直以課堂“主導者”的身份自居,以“威嚴、嚴肅”的狀態震懾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充當講解者之外,在課余時間內并未給學生足夠的呵護和關愛。
1.3 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在我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利用信息技術來做好教學模式的完善工作,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主要內容來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雖然老師對多媒體教學比較重視,但是對多媒體教學的主要內容認識有所偏差,很多老師將對媒體教學的重點放在課件的制作和選擇上面,而忽視了多媒體教學對于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老師沒有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抽象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直觀,讓課堂的氣氛得到進一步的活躍,這些內容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從而使得老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存在嚴重的滯后性,沒有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新鮮感,使得學生喪失了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模式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得教學活動脫離了實際,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效果,同時也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要加強對教學模式的改革,讓其更好地適應學生的認知規律。
2 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進策略
2.1 基于核心素養重塑教學理念
首先,轉變“知識型”教學理念,圍繞核心素養下的要求,科學設計出知識型目標、能力型目標、思維型目標、情感型目標,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實現全面發展。其次,對師生關系進行重塑。緊緊圍繞“生本師輔”教學理念,精準把握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發展區”,設計出與初中學生學習需求相契合的教學方案。只有做到這一點,學生才會成為教學的主人,促使其在主動探究過程中完成知識構建,獲得能力和思維的發展。最后,面對數學核心素養下的內容,教師還應關注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氛圍的營造,切實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認知規律等,合理選擇教學情境、信息技術輔助等,活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氛圍,使得學生在課堂氛圍的影響下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2.2 在課堂上加強師生互動環節
師生之間的合理互動對于課程效率的整體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與意義。課堂教學環節是教師授予學生知識的主要場所。在這一環節里,教師的教學方案、教學內容、教學設計都必須科學合理,要能夠突出學生學習的特色,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想要獲得良好的效果,教師的行為就需要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然而,在課堂上很多教師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只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遞,并不注重學生吸收知識是否透徹。當然,對于課本上的一些內容教師應當以傳統的模式傳遞給學生,但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需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讓學生能夠感知學習知識的快樂過程。部分教師開展教學都是基于自己的理解,沒有綜合考慮到學生的想法。在素質教育全面普及的背景下,教師要構建高質量的教學課堂,就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改變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2.3 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學生直觀想象的核心素養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將信息技術運用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將抽象的圖形變得更生動,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更輕松,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直觀想象的核心素養。比如在學習軸對稱變化時,如果直接給學生講解軸對稱變化的形式并讓學生思考軸對稱變化之后的圖形,學生可能有一定的困難,那么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讓學生對軸對稱變化之后圖形和未變化的圖形的對比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在多媒體中展示直角坐標系,在第一和第二象限各有一個正方形并提出問題:這兩個圖形之間有什么位置關系?對應點之間有什么特點?讓學生進一步的思考和總結,學生通過總結和對比可以深刻地理解圖形位置變化,大小,形狀,從而更好地掌握了軸對稱變化的基本特點,能夠建立一定的空間概念,提高了學生直觀想象的核心素養。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老師要結合數學核心素養來構建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老師要站在核心素養的角度下,構建一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前提,加強對學生全方面發展的重視優化,對教學方法改革將核心素養落實到教學活動中。老師也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成主動學習,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玉青.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深度教學策略探究[J].學苑教育,2022(10):44-46.
[2]趙振云.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家長,2022(10):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