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周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道德與法治是當下學生必修的課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更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學生不僅要發展智育,更要發展德育,將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改變我國社會的不良風氣,提高民族自信,增強民族力量。初中是形成三觀的最佳階段,初中的孩子處于叛逆期,稍不注意就會走向不歸之路,向初中孩子實施道德教育能為學生之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然而,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道德與法治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大情境教學法應運而生,本文基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實施的重要性,論述大情境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大情境教學 初中生 道德與法治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下,我國社會各領域對個人素質和品行更加看重,在初中階段,學生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響,三觀尚未成熟,實施道德與法治教育能對初中學生形成一定的約束作用,當前許多教師選擇使用大情境教學法,實施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初中生剛剛擺脫小學的稚嫩,身體心理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喜歡具體形象的事物,在學習過程中更喜歡動態化的發展,所以情境教學法對該階段學生效果顯著,能提高綜合素質水平,建立學生法律底線。
1、情境教學法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重要性
1.1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情境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只停留于表面,對學生的發展沒有實質性的意義,教師和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關注度不足,導致新興的教學方式并沒有被真正挖掘出來。目前,由于我國社會觀念的改變,許多師生重視道德與法治課堂,許多教師也重新發掘新的情境教學法,大情境教學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將情境教學與道德與法治課程有效結合,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樹立的情境中形成正確的三觀。
1.2及時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由于師生對道德與法治課堂關注度不足,許多教師在營造課堂氛圍時很容易進入枯燥乏味的尷尬境地,學生沒有興趣聽,教師沒有動力講,整個課堂像一潭死水,缺乏生機與活力。而在新的大情境教學中,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前,會對本班學生發展特點有基本的了解,以學生認知特點為基礎,結合教學內容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每節課堂前跟進教學計劃,能及時改變教學策略,適應本班同學的發展,增加教師教學經驗,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2、大情境教學策略研究
大情境教學通過建構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真正作用落實到課堂實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2.1創設對比情景
對比情景利于突出教學重點,優化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效率,有效提升教學本質意義。例如,在學習道德與法治中維護國家利益這一單元時,面對一件社會性的公共事物,小明認為應該怎樣做,而小紅認為應該那樣做,其中有一個人的做法是對的,一個人的做法是錯誤的,這兩者形成一個對比,通過建構對比情境,讓學生選擇自認為對的情境并說明原因,長此以往的通過對比情境進行教學,能提升學生的分辨能力,引導學生用辯證的角度看待問題,發展個性化的思維。
最后,教師結合實際的例子向學生講解做的對的原因和錯的原因,灌輸維護國家利益方面的相關知識,如何維護國家利益?面對沖突我們應該怎么做?以小明和小紅兩個人的行為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在情境中明確如何維護國家利益?
2.2創設生活情境
以學生的認知經驗為教學基礎,能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初中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生活常識,將此作為教學基礎,讓初中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不對的。例如,在學習道德與法治中遵守交通規則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式的方式引出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看過別人闖紅燈?看到他人闖紅燈,自己做何想法,這是否符合交通規則?我們應該怎么做?這一系列問題合理的引出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自行討論的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學生通過討論得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遵守交通規則,禁止闖紅燈的行為,教師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對學生的這一看法進行點評,適當的評價利于學生自我反思,促進自主性學習。這節課堂中,教師以實際生活為切入點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最后,教師升華課堂主題,對案例再次進行分析,引入法律安全意識,從而增強學生的道德法律觀念。
2.3合理利用教育技術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教育技術與教育結合起來共同作用于學生學習,在大情境教學法中,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在學習防火知識時,教師不妨借助網絡資源搜集我國發生的一些火災,調取視頻等來引發學生共鳴,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火災、了解火災,以此來引出教學主題,遇到火災,我們應該如何防范?應該如何自我救助?引導學生通過小組探究的方式共同合作學習,總結火災時的正確做法,避免造成措施不當而引發安全事故。最后,教師升華課堂主題,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電安全,注意用火安全,引導學生重視危險,珍愛生命。
利用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時,教師要注意課程的選題,以學生可接受的范圍為基礎,防止過度教育,讓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提高自身認知,規范自身道德行為。也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現在微課等方式也逐漸興起,教師也可以通過搜取網絡教育資源,讓學生通過觀看教師講解,從而提高自身認知。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情境教學在當今這一教學背景下符合大勢所趨,深受廣大師生歡迎,教師利用大情境教學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教學結構,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適應學生發展。教師在利用大情境教學法時能通過教育技術、生活實際和對比的方法構建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道德與法治現如今在我國社會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促進初中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學會辯證的角度看問題具有重要作用。相信在我國教師的努力下,大情境教學能更多地作用于學生日常學習,規范學生行為,形成法律底線,進而凈化我國社會不良風氣,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馬應惠.情境教學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素養的思考[J].啟迪與智慧(中),2020(06):91.
[2]王鋼英.生活化情境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0(07):171.
[3]吳宏林.情境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有效運用的研究[J].讀寫算,2020(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