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琴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41-0071-02
古詩詞是我國獨特的藝術瑰寶,其蘊含的人生至理和自然規律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重要教育意義。反觀當下的古詩詞教學,囿于條分縷析的字詞句分析、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創新能力不足,讓古詩詞的詩性內涵黯然失色。為打造詩性課堂,教師應引導學生從詩詞韻律中體悟古詩詞的獨特韻味和深刻情感,使其在具有詩意的課堂中不斷提升詩性素養。
1.創設情境,感受古詩詞意境感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借助各種技術手段創設古詩詞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直觀感受并想象古詩詞的畫面美,是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古詩詞意境的重要途徑。在情境創設下,學生將自己的主觀情感付諸客觀存在的古詩詞中,與詩人對話,感受詩人生活,并與詩人的情意表達產生共鳴。例如,教師可以利用音頻等技術手段補充詩人的背景資料,引導學生將詩人生平和人物特性融入詩詞理解。由此,學生不僅對古詩詞有了更深層次的解讀,也對詩人所表達的理想境界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2.抓住關鍵,提高古詩詞理解力
要想真正領悟古詩詞的獨特內涵,準確理解古詩詞的字詞選用是我們不能忽視的一方面。首先,古詩詞的題目是古詩詞的主旨,可能包含了詩詞產生的時間、地點和原因,也可能蘊含著詩人的某種情感。讀懂題目,就等于敲開了古詩詞的大門。其次,古詩詞中的關鍵詞也至關重要,關鍵詞的串聯構成了古詩詞的框架。通過理解關鍵詞,學生可以建構古詩詞的意境,真切體會詩人在古詩詞中所隱含的獨特情感體驗。再次,優美古詩詞的積累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建立古詩詞學習的語感,獲得更好的審美體驗,為今后的古詩詞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3.詩性導向,激發古詩詞創作力
在應試評價體系的導向下,古詩詞教學存在死記硬背和字詞分析的傾向,古詩詞學習也面臨著只理解不運用,或淺層機械運用的困境。這種教學或學習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還會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教師應革新古詩詞的評價體系,以詩性為導向,讓學生在詩性課堂中實現理解和運用的統一。其中,仿寫是詩性導向的評價手段之一。仿寫不僅是對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在仿寫的過程中學生還需要融入已有的古詩詞知識,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和合理的邏輯,這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驗。具體地說,詩性導向下的古詩詞仿寫要求學生跳出慣性思維的窠臼,展開豐富的想象,創造出鮮活而有感染力的意象;要求學生將濃郁的真情實感傾注于詩詞表達中,以期能激發他者的情感共鳴。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仿寫,讓學生在模仿中感悟古詩詞魅力,提升詩性素養。
打造古詩詞教學的詩性課堂是當下古詩詞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營造獨特的詩詞教學意境,以期實現詩性內核的古詩詞教學。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正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