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健
本次新課標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強化了各學科的實踐性、綜合性,突出了育人方式的變革。如何在新課標視域下探索課堂教學的改變?我認為,教師應堅持課堂教學的“四點”追求——
一是夯實知識的“落腳點”。學科知識是核心素養生成的基礎、保障,也是教學的重要落腳點。沒有知識的教學就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要想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就必須幫助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形成建構知識體系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學習方法,如采用思維導圖進行預習和架構教材核心知識。
二是觸動思維的“爆發點”。余文森教授指出,實際生活是學生學習的最好情境,它有助于學生形成從生活中學習、從實踐中學習的習慣,并養成解決實際問題的真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使用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引發學生的思考,觸動學生思維的“爆發點”。
三是尋找學習的“刺激點”。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只有當學生真正沉浸于教學中并主動學習,才能發揮出學習的最大效應。學習金字塔理論指出,主動學習主要包括小組討論、實踐演練、教授他人等形式,學習留存率遠高于被動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組織實施項目學習、主題學習、任務學習等綜合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從而找到學習的“刺激點”。
四是拓寬教學的“生長點”。課堂教學不應囿于教室,教師要巧妙結合教學內容、教學主題拓寬教學場域,讓學生更加親近社會、親近自然。將書面作業更多地轉化為實踐性作業、探究性作業,將文本解讀轉變為不同的活動形式。同時,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周末、假期時段,讓學生去感受真實的社會生活,在不同領域中自主發現問題,并運用跨學科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解決,從而進一步拓寬教學的“生長點”。
總之,在新課標視域下,教師要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核心素養培育為導向,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不斷嘗試、探索、實踐,尋找到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教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