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華
摘 要:由于小學生個體的發展不盡相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時需要按照學生不同的發展情勢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與內容,在新教學理念的促使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將隱性分層教學帶入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進行隱性分層教學,引導學生形成正常健康的心理思想,將隱性概念貫穿到整個語文教學課堂中,以此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科的學習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隱性分層
引言:
小學語文是培養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啟蒙學科,在日常教學課堂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對不同性格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科學劃分,并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從而促使學生整體學習效率提升。筆者將合作學習方式作為基礎,對小學語文隱性分層教學進行研究與分析。
一、考慮非智力影響,創建合作團隊
在日常語文教學課堂中,語文教師的分層標準一般都是以學生智力因素層面作為基礎,但事實上,充分考慮非智力因素能夠有效促進分層工作效率的進一步提升。若學生之間的差異不明顯,也就不會注意到自身與同學之間存在的差距,也無法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針對這一問題,衍生了分層教學理念,同時這也是隱性分層教學的初衷。非智力因素的涉及面較大,其包含個性因素、情感因素、家庭因素以及毅力因素等等。在進行隱形分層教學時,語文教師應將這些非智力因素考慮到其中,如此就會提升教學效果。
比如,語文教師在進行《海底世界》一課的教學時,語文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個人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合作小組的劃分,在劃分小組的過程中要時刻牢記隱性分層的核心要素,并將學生個人因素、情感因素等非智力因素充分考慮到其中。這時就會發現有的學生認真聽講、有的學生渾水摸魚等問題的存在,語文教師在進行分組時,就需要將這兩類的學生組成一個團隊,讓主動學習的學生督促學習積極性較差的學生,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情緒波動較大,在學習過程中帶有負面情緒,因此教師在進行分層時就要考慮將語言交流能力強的學生與其分為一組,對其進行開導,讓其感覺到團隊的溫暖,感覺到班級的愛。結合非智力因素進行層次劃分教學,能讓學生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習慣,其顛覆了傳統分層教學的方式,站在更為客觀且全面的角度考慮并進行分層工作,能夠更好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實現了以隱形分層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的目的。
二、實施動態管理,實現隨機調整
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大,也就導致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會發生各式各樣的問題。為進一步清晰學生的分層界限,語文教師要以建檔立案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動態式的管理,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調整管理工作,這種分層管理模式更加適應每個層次的學生。
例如,語文教師在進行《鳥的天堂》一課的教學時,其主要的教育意義是引導學生提高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意識。語文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時通常是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主攻閱讀技巧,另一組主攻寫作技巧。這種分組模式在分組過程中會出現分歧現象,部分學生會認為閱讀技巧組好,其不用付出太多時間與技巧,只需要交流閱讀心得就好,語文教師在發現這一現象后要進行記錄歸檔,并在接下來的分組活動中適當地對此學生進行引導,激發創作意識讓其產生創作沖動。這也就在根本意義上解決了學生分組分歧的問題,實現了動態管理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效率。
三、設計階梯式問題,區別提問
分層教學的關鍵在于重視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在實際教育教學中要著重加強引導學生的個體化學習。而這就要求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設計不同階梯的問題,并根據不同類別的問題給出相應的答案,如此一來有助于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整體發展水平,并且也能夠促進隱性分層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例如,語文教師在講解《少年閏土》一課時,應針對學生不同學習能力設計不同階梯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向學生提問。首先需要根據問題的難度進行提問順序的設計,如本篇文章當中形容閏土的句子或者詞語有哪些、能否根據這些語句想象到閏土是一個什么樣子的人,是否能夠將文章當中空白地方填補完整,將自己心中的閏土展示出來等等。其次語文教師在具體提問時,還應將提問形式進行改變,才能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匹配。當語文教師提出分析閏土形象的問題時,對于具備較強思維能力的學生語文教師應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畫出閏土的形象特點;而對于較為活潑的學生,語文教師應讓其進行合作探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出閏土的形象特點。這樣分層次的設計提問內容,涵蓋了不同層次的整體學生,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進步。
四、根據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
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具體情況。但是很多語文教師為了省事直接為學生布置一樣的作業任務,這樣布置的作業既沒有了解到學生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也無助于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因此為了充分發揮作業的作用,語文教師需要在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分層次的對其進行課后作業的布置。
例如在講解《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的內容時,語文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語文教師應讓他們對課文進行閱讀,加深了解;針對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文章當中寫作手法與重點語句的理解程度;而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語文教師可以讓其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利用網絡技術查找相關資料,交流溝通后進行總結,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實施隱性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自身責任加深對學生的了解,悄無聲息地對其進行層次劃分工作,以這種形式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理,讓其在互相督促、互相幫助中獲益并提升自己,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有助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與質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馮秀金.有效分層 高效作業——探究小學語文作業分層設計的策略[J].新教師,2022,(05):74-75.
[2]胡廣花.創學生樂業 展多彩個性——談小學語文分層創新融合性作業設計[J].新課程,2022,(21):156-157.
[3]劉鳳華.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天津教育,2022,(15):81-83.
[4]高海燕.分層教學下小學語文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家長,2022,(15):4-6.
此論文為2021年安慶市教育規劃課題(AJKT2021—01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