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愛玲
摘 要:改革必然有循序漸進的過程,努力提高校內教育質量是未來的方向。“雙減”政策解決的是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的“課業負擔”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基礎教育質量。對學生來說,“減負”是迫在眉睫的。減負“減”的是學生的負擔,但隨之應“加”上去的是課堂學習質量。在學校,要讓學生在學習上應學盡學,在題目上做到明了通透,家長不要把文化課試卷看得太重,讓學生主動學習、快樂學習、全面發展才是良好的教育教學生態。語文老師應該備好課,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提高作業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措施分析
1 初中語文教學實行增效減負策略的重要意義
初中語文教學增效減負是新課改革的要求,這代表了教師要在一定的教學時間內增加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效率,要保證在兼顧教學任務的同時幫助學生發展綜合素質,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學會自主學習,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進行學習。此外,初中語文教學增效減負還要求教師要學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要幫助學生營造輕松快樂地學習氛圍,讓學生愛上思考和學習。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使得課堂的趣味性增加。在初中生對初中課堂產生濃厚興趣,逐漸喜歡學習語文后,初中生的綜合思維也會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中得到鍛煉,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由老師將初中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在無形中增加到課堂教學中。初中語文不僅有教學目標、還有德育目標,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幫助初中生學會一定的人生道理,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從這一點要求上來說,教師更要把握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素養培養,為初中生的美好人生打好基礎。
2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措施分析
2.1注重基礎講解
語文教師要理解基礎知識對于初中生教學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要貫通樂趣教學的特色教學方式,在樂趣教學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對于學習和生活的意義。語文教師要細心地講好基礎知識,要利用樂趣教學使學生形成對于語文的正確認識明白數學的應用價值,教師要不厭其煩地解答學生的疑惑,鞏固學生的語文基礎,提高教學效果。基礎知識打牢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才有提升的機會。在以往的語文教育中,過于忽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只關注學生成績,以成績為金標準。但是在興趣教學中要鼓勵廣大學生參與知識探究,了解知識形成過程,以此推動后續教學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不要整節課在講臺上干巴巴的講述理論知識,可以引導學生討論交流,還可以給學生分組,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分享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學生合作競爭和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思維探究欲望,對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也具有積極作用。這正是興趣教學利用在教學中的正確方式。
2.2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
采用分層式的教學模式,在對學生的具體教學中發現基礎較好的學生往往能夠快速地理解教學內容并跟上教學部分,但是學習較差的學生往往因為基礎薄弱理解能力差而需要教師反復地講解和學生不斷地練習才可以掌握基礎知識。因此我在工作中就會將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分組、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為他們布置不同的作業,基礎薄弱的學生的作業偏向基礎鞏固,基礎扎實的學生的作業則更具有創新性。此外還應當積極與家長進行交流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上,能夠更加的及時有效反映出學生的狀態。根據學生的表現盡量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例如線上聊天,在給家長不增加過多負擔的前提下向家長溝通和了解學生們的情況,并與家長達成促進學生進步的家校聯動的共識。
2.3優化教學方式
我們教師在進行對于初中生的教育和激發中萬萬不可忽視情景教學和通感教學的重要性,傳統的初中教育課堂已經逐漸脫離了時代和人民發展的需要。教師在這時候可以利用這些新興的教學模式,比如在學習的時候不僅可以由教師主導講授這些課程,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的時候可以組織各種身臨其境的活動。例如初中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我們可以帶領他們在課余時間進行烈士遺跡、博物館的參觀。在課堂上我們也可以有效地利用時間鼓勵學生們進行動手操作和實踐。這些教學模式無疑更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現階段學校里配備的一些硬件設備如多媒體等,在教授學生知識和培養學生道德思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設備。例如在激發學生愛國思想的時候不僅僅能通過課文講授來引導學生,還可以給學生觀看相關的優秀愛國影片、紀錄片,給學生以圖片的方式直觀地展現敵人侵犯祖國犯下的殘忍罪行和祖國軍人、普通群眾為保衛家園作出的努力和犧牲。讓學生對于這些必備的品德和精神產生深刻的認識。總之在情景教學和通感教學的方法下潛能生對于知識的領悟和各種美好品德精神的感知能夠更上一層。
2.4優化作業設計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實施增效減負的意思是將傳統繁復的作業形式盡可能地進行創新優化,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保證學生不會增加太多負擔又能夠達到鞏固課堂知識的目的。在這樣的前提下,應當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布置課后作業,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完成一部分的作業,例如在學習字詞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簡單的書寫,根據大家的掌握情況,減少作業,這樣就能減少學生的課業負擔。在學生完成作業的時候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情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要關注學生的理解方式和理解效果。在課后作業的完成中,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在家長的輔導下完成作業。教師要盡量精簡學生的課后作業,增加針對性,減少不必要作業。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著教學模式較為死板、過于看重考試成績等問題。在實施增效減負策略的前提下,為了保證一定的效果,教師必須要科學制定初中語文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方式、優化教學結構、優化作業設計,在減輕負擔的基礎上提高學習效果,要讓學生在增效減負的策略下愛上語文并能夠從語文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展開美好的人生。
參考文獻:
[1]楊宇一.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有效策略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20(16):1.
[2]鄧文瑤. 互聯網+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研究[J]. 啟迪與智慧:下, 2021(8):18-18.
[3]趙云翠. 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 幸福生活指南, 202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