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摘 要:音樂教育在幼兒園教育體系當中占據著尤為重要的位置,有效的音樂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孩子音樂演唱、音樂律動等專業素質,還能夠陶冶孩子的情操、啟迪孩子的心智。為了更進一步提升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有效性,教師則需要正視以往教育環節當中存在的問題,而后,再根據音樂教育的需求以及孩子學習、成長的需要,針對性地選擇教育方法進行引導,從而,實現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提質增效。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教育;教師;孩子
國家教育領域的日漸發展壯大,使得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士開始關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對幼兒園教師提出更高標準教育要求的同時,也在極大程度上促進著幼兒園音樂教師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變革。以下,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實際教育工作的經驗,簡要對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對策展開研究,以供相關教學工作人員參考借鑒。
一、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教育活動本就是一個矛盾的辯證過程,幼兒園的音樂教育自然也不例外。教師欲構建高效化的音樂課堂,則必須要第一時間發現音樂教育環節當中存在的問題,并選擇科學、合理、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改善與解決。時下,常見的教育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部分幼兒園音樂教師落實教育工作時,所選用的教育方法較為傳統,既無法凸顯音樂學習的魅力,也難以讓孩子們感知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因而,降低了孩子們學習音樂知識、歌唱音樂曲目的積極性;其次,部分幼兒園教師在落實教育工作時,忽略了孩子們的主觀差異,致使音樂教育長期處于較低發展水平的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孩子們音樂素質的成長;最后,部分幼兒園音樂教師在落實教育工作時,忽略了課外音樂資源運用的必要性,在授課時,過于依賴音樂教材,以至于孩子們所學習的、聆聽的,僅僅只是教材當中提及的音樂內容,這一問題得不到解決,同樣會為孩子們音樂學習能力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關注幼兒興趣,激活幼兒音樂探索意識
興趣是幼兒時段的孩子參與一切活動的首要推動力量,培養孩子的音樂演唱興趣,則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孩子們學習音樂知識、掌握音樂技能的效率與質量。對此,教師在落實音樂教育工作時,則需要將教育重心“放置”于此,關注幼兒的音樂興趣,選用備受孩子喜愛的方式進行教育和引導,并在這一過程當中,逐步激活孩子的音樂學習、探索意識。
例如,教師落實音樂教育工作時,可以選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進行引導。如,游戲化教育,這一方法主要是指,教師將備受孩子們喜愛的游戲活動帶入到音樂教育的環節當中,讓孩子們以做游戲的形式進行學習與練習,深入感知音樂知識所潛藏的趣味性。又如,信息化教育,這一方法主要是指,教師根據當前的音樂教育需求,聯動信息設備(多媒體投影儀、電子平板等)輔助教導,通過播放音樂歌曲相關的視頻、MV來刺激孩子的視聽感知神經,并更進一步強化孩子們對音樂魅力的體會。幼兒園教師選用多種不同的方法輔助音樂教育,既有利于改變以往單調、單一的學習氛圍,還有利于改善孩子們的學習體驗,進而在生動、風趣的教育與引導中,實現了幼兒音樂探索意識的激活。
(二)尊重幼兒差異,提高幼兒音樂學習效果
幼兒時段的孩子本就存在較大的學習能力差異,教師僅使用“整體化”的方式進行授課,不僅無法保障音樂教育的質量,甚至還會影響孩子音樂素質的成長。為了有效改善這一局面,教師則可以立足分層角度,根據幼兒實際的音樂學習能力,將之劃分為不同的層級,而后,再針對性地安排學習、練習任務,以此來提高所有孩子的音樂學習效果。
例如,教師落實音樂教育工作時,可以根據孩子們的音樂學習能力強弱,將之劃分為不同的層級。授課時,教師應將教育環節拆分為兩個部分,前一部分,教師應對音樂曲目涉及的知識作出全面化的解析,以此奠定所有孩子的音樂基礎;后一部分,教師則需要根據分層的情況,針對性地布置音樂練習任務。如,音樂學習能力較強的層級,教師可以安排該部分孩子觀看音樂視頻,跟隨其內容進行歌唱、舞動;音樂學習能力適中的層級,教師可以安排該部分孩子反復聆聽音樂曲目,待熟悉后,再跟隨演唱;音樂學習能力有待提高的層級,教師則需要親自帶領該部分孩子進行二次學習,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演唱練習。教師基于分層角度開展音樂教育,既尊重了幼兒時段的孩子個體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又讓所有的孩子都在其原有的基礎上獲得了提升,進而實現了音樂學習效果的整體增長。
(三)培養幼兒能力,塑造幼兒音樂賞析素質
音樂能力由“音樂演唱能力”與“音樂賞析素質”兩部分構成。教師圍繞教材開展授課,可以有效培養孩子的音樂演唱能力,而音樂賞析素質的養成,則需要教師在教授課內曲目的同時,延展課外優質的音樂作品,讓孩子們可以聆聽到、了解到多種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音樂曲目,并在這一過程當中,逐步具備音樂賞析的專業素質。
例如,教師開展音樂賞析課程時,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選定鑒賞的曲目。如,教材聯動角度,教師應以教材為主導,選擇與課內音樂風格相近的歌曲,讓孩子們在賞析時,既可以了解到全新的音樂知識,還可以鞏固現有的音樂功底;影視素材角度,教師可以選取時下熱播的動畫片、影片的片頭曲、片尾曲、插曲作為素材,讓孩子們在聆聽的同時,品味其中潛在的音樂知識;民謠、紅歌角度,該類曲目,與前者相比則存在較大的理解難度,孩子們在聆聽時,還需要教師做出相應的解釋。教師選用不同的音樂歌曲作為賞析課程的載體,既有利于滿足幼兒日益增長的音樂學習需求,還有利于培養幼兒發散的音樂學習、音樂賞析思維,進而在不同音樂曲目的鑒賞中,實現了幼兒音樂賞析素質的塑造。
綜上所述,雖然現階段幼兒園音樂教育環節中存在少量的問題,但音樂教師選對方法、用對措施,便可將之輕松解決,并且,還能夠實現音樂教育的提質增效,促進幼兒音樂學習、演唱、賞析素質的發展與成長。
參考文獻:
[1]康曉霞. 幼兒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 戲劇之家,2021(4):102-103.
[2]胡彥玲.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實施問題初探[J]. 考試周刊,2021(55):143-144.
[3]丁丹彤. 幼兒早期音樂教育的問題及策略[J]. 科普童話·原創,202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