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珍 鄧鳳平 歐倩 姚婷


[摘要]目的探討??泼舾兄笜吮O測聯合風險評估對防范低血糖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桂東人民醫院內分泌科2020年1—12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192例,按照實施??泼舾兄笜吮O測時間分為對照組(2020年1—6月)96例和觀察組(2020年7—12月)96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基于專科敏感指標監測聯合風險評估進行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低血糖、夜間低血糖發生率、血糖控制水平、健康教育知曉率、患者滿意度。結果觀察組低血糖、夜間低血糖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2hPBS)、糖化血紅蛋白(HbA1c)下降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健康教育知曉率、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泼舾兄笜吮O測聯合低血糖風險評估,可有效預防低血糖發生,更好控制血糖,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和滿意度,值得應用推廣。
[關鍵詞]敏感指標;低血糖;風險評估;血糖控制水平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22)11-0131-04
護理??泼舾兄笜耸窃u價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運用科學方法和數據來反映護理質量與安全,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運用專科敏感指標來客觀地評價臨床護理質量,才能反映??谱o理水平,動態監測和評估護理質量改進效果[1-2]。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療中常見的急性并發癥之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預后很不利,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可減少低血糖的發生[3]。因此,要及早地進行干預,以減少低血糖的發生。本研究以??泼舾兄笜藶榍腥朦c,分析??泼舾兄笜寺摵系脱窃u估的應用效果,旨在為減少低血糖的發生、保證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提供參考和依據?,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桂東人民醫院內分泌科2020年1—12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192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4]糖尿病診斷標準并已診斷為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時間>24h;溝通能力良好;病情穩定,能配合研究的進行;了解并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合并惡性腫瘤或處于疾病終末期患者。按照實施專科敏感指標監測時間將2020年1—6月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齡21~79歲,平均(56.9±1.4)歲,病程3~26年,平均(4.9±0.5)年;2020年7—12月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男45例,女51例,年齡26~81歲,平均(54.6±1.4)歲,病程1~26年,平均(4.7±0.5)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對照組執行糖尿病常規護理,即患者入院后進行糖尿病基本知識教育和指導,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行專科敏感指標監測聯合風險評估進行護理干預,具體的方法如下。1專科敏感指標的建立。成立敏感指標監測小組,包括??谱o士2名、足病護士1名及高年資護士3名,對小組成員進行相關知識培訓。采用頭腦風暴法、檢索相關文獻35篇,集思廣益,從指標的敏感性、效果性、迫切性等多方面進行研究討論,結合內分泌疾病專科特點擬定??泼舾兄笜?,并就敏感指標定義、數據收集等進行專家咨詢,根據專家意見修改文檔后,在臨床進行試驗應用,使用過程中不斷征求護士意見和建議,最后形成完整的專科敏感指標。2敏感指標監測與執行。對制訂的敏感指標在科內進行培訓和學習,包括敏感指標的定義、數據收集、計算方法、健康教育方法、低血糖評估方法等,每周培訓1次,每次培訓1h,培訓1個月后進行考試,合格后方可執行。需全體護士都熟悉并知曉低血糖??泼舾兄笜吮O測的方法和重要性,重視低血糖的發生,每周由??泼舾兄笜诵〗M成員根據我院自制的《糖尿病??谱o理指標措施落實情況表》(信度為0.76,效度為0.72),隨機抽查住院糖尿病患者,了解患者低血糖風險評估、預防措施落實執行情況,及患者對低血糖的認識和掌握情況,每月進行匯總分析,持續改進護理質量。3低血糖風險評估。研究者在查閱大量文獻、小組討論和專家咨詢基礎上設計、修改低血糖風險評估表[5-6],低血糖風險因子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體重指數、胰島素治療、口服藥治療、糖尿病合并癥、飲食情況、運動情況等9個項目,并賦予相應的分值。患者入院后24h內,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低血糖風險評估,低血糖的風險程度分為低、中、高危三個等級。評估<4分為低危,評估4~10分為中危,評估>10分為高危,根據評估結果進行針對性護理和健康指導,內容包括胰島素治療指導、口服藥物指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血糖監測指導等預防措施。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低血糖、夜間低血糖:按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4],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屬于低血糖。低血糖發生率=低血糖發生例數/總例數×100%。2比較入組患者敏感指標監測前、出院后3個月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2hPBS)、糖化血紅蛋白(HbA1c)控制情況。3健康教育知曉率:健康教育知曉率=健康教育知曉例數/總例數×100%。4患者滿意度:自行設計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每月由護士發放問卷調查表,每組發放問卷96份,回收96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92份,有效率為95.8%。滿意度調查表信度>0.7,效度>0.6?;颊邼M意度=(很滿意例數×100%+較滿意例數×80%+一般例數×60%)(/總例數-未回答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偏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M(P25,P75)表示,采用Z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低血糖、夜間低血糖發生率比較
監測后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夜間低血糖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
監測前兩組患者FBS、2hPBS、HbA1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后3個月觀察組患者的FBS、2hPBS、HbA1c水平下降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健康教育知曉、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健康教育知曉率為89.6%(86/96),高于對照組的44.8%(43/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682,P=0.000);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8.9%(91/92),高于對照組的91.3%(84/9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12,P=0.017)。
3討論
在糖尿病的治療中,低血糖發生率普遍較高,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療急性并發癥之一,對機體可造成多系統功能的損害及心理變化,嚴重影響患者生理、心理及軀體角色功能的恢復[7],因此,加強低血糖患者風險評估尤為重要。且依賴于護理敏感指標監測,指導、引領護理質量管理。如何建立科學、敏感、實用,具有特異性的敏感指標監測,是臨床工作中需要探討的問題[8]。
護理敏感指標能反應護理水平的高低,目前,國外對于護理敏感指標建設相對完善,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9]。我國??泼舾兄笜搜芯可刑幱谄鸩诫A段,劉暢等[10-11]研究發現,??泼舾兄笜吮O測應用于腦卒中吞咽障礙、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中,可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腦血管介入治療護理中可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提高手術效果以及術后生活質量[12]。郭晴晴[13]研究顯示敏感指標體系的構建能促進2型糖尿病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行為,更好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泼舾兄笜嗽谛难軆瓤?、骨科、神經外科、手術室護理等方面的應用已取得一定效果[14-17],但針對于某種疾病、衍生疾病、臨床專科護理的評價指標或體系相對較少[18-19]。特別是內分泌科低血糖評估與處理等方面研究較少。研究顯示,在糖尿病治療中夜間低血糖事件為3.7事件/(患者·年)、嚴重低血糖事件為2.5事件/(患者·年)[20],而在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嚴重低血糖發生率為10%~30%,且50%發生于夜間睡眠[21],夜間低血糖危險性更高。本研究中,低血糖發生率為22.9%,夜間低血糖發生率為14.6%,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泼舾兄笜吮O測聯合風險評估能有效預防低血糖的發生,與有關研究相似[22-23]?;颊逨BS、2hPBS、HbA1c較監測前控制良好,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通過??泼舾兄笜说谋O測,提高護理人員對??谱o理質量的認可,抓住重點環節,持續改進,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和??苾群?。本研究利用??泼舾兄笜吮O測聯合風險評估,實時動態關注患者的血糖變化,可快速發現低血糖護理中的薄弱環節,及時提醒醫生制訂合理的治療方案,這對患者血糖的管理和控制目標起到監督和促進作用,使患者的血糖管理盡快達標,減少低血糖不良事件的發生,確保患者的安全,提高對醫務人員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泼舾兄笜吮O測聯合風險評估,能有效預防低血糖的發生,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及滿意度。因本研究資料人工查閱,耗時費力,缺乏信息系統自動提取的低血糖數據,后期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白冬梅,羅曼,謝倫芳,等.護理敏感指標監測在ICU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13]2020,45(6):832-839.
[2]楊靜,盧靜.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在胃腸道手術患者圍術期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14](31):178-188.
[3]潘小蘭,梁瑞敏,蘇燕媚.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發生的護理模式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9,9[15](5):66-68.
[4]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華內分泌科代謝雜志,2021,37[16](4):311-398.
[5]左丹,趙錫麗,代旭麗.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風險預測模型的構建與驗證[J].護理學雜志,2021,36[17](1):30-33.
[6]張海燕,王寧,劉靜.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風險評估模型的建立及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師雜[18]志,2019,21(2):247-250.
[7]尹衛,莊若,凡姍,等.品管圈在提高非內分泌病區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規范處理率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19]雜志,2017,23(1):31-33.
[8]張華甫,沈傲梅,王相華,等.天津市護理質量敏感指標閉環管理方案的構建及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雜[20]志,2019,54(2):170-174.
[9] Miller ME,Williamson JD,Gerstein HC,et al.Effectsof randomization to intensive glucose on adverse events, [21] carl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older versusyounger adults in the ACCORD Trinl[J].Diabetes Care, 2014,37(3):634-643.
[10]劉暢,封海霞,張莉,等.專科護理質量敏感監測指標在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J].現代醫學,2020,48(11):1452-1455.
[11]李亞菲,張瓊.基于護理敏感指標建立的護理干預在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4):89-90.
[12]李守勇,張芙瑋.敏感指標建立的量化評價體系在腦血管介入治療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9):1351-1356.
[13]郭晴晴.基于敏感指標體系的護理干預在2型糖尿病疾病專項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11):1646-1649.
[14]王國琴,王婷,付永花.護理敏感指標對神經外科護士護理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1):86-87.
[15]顏云瓊,鐘燕文,嚴彩鈴,等.手術室基于護理敏感指標的護理質量管理的臨床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20,17(15):98-102.
[16]馬東方,張啟文.護理敏感指標設置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全科護理,2021,16(27):3363-3366.
[17]曹艷.護理敏感質量指標管理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急救措施執行規范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35):9-11.
[18]魯為鳳.PDCA管理結合敏感指標改進在預防心臟手術切口感染中的應用[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9,40(1):142-146.
[19]張莉,馬愛玲,王玉梅,等.基于德爾菲法篩選的護理敏感指標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9(17):76-78.
[20]王愛紅,程玉霞.糖尿病的低血糖風險:德谷胰島素再評估[J].藥品評價,2019,16(19):1-3.
[21]赫廣玉,肖顯超,謝曉娜,等.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現狀及預測[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9,27(11):877-880.
[]22柴帥斌.健康指導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行胰島素強化治療時減少低血糖發生率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9):1202-1204.
[23]鄭怡.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應臨床觀察及護理對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2):164-165.
(收稿日期: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