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佩友
步入初中,同學們能夠感受到學習環境的巨大變化,其中很多同學會感到初中語文課堂經常出現枯燥乏味、效率低下的情況,這給同學們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其實,同學們只要能夠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活動,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充分點燃自己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之上認真思考,抓住每一個討論和表達的機會,就可以在語文學習中發現樂趣,感受活躍、動態和開放的課堂。
一、抓住課堂導入階段
如同歌劇的“序曲”一樣,課堂導入環節是一堂課能否吸引學生興趣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課堂導入環節能夠引人入勝,那么,同學們也能更好地融入課堂,認真聽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老師也越來越重視課堂導入環節,或通過看視頻的方式,或設置懸念,通過講故事、猜謎語,來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而同學們要做的就是跟隨老師的引導,打開思維之門,來學習和探索新知。
二、在民主的課堂氛圍之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
(一)保持積極的學習勁頭
因為每一位同學都是獨立的個體,過去老師常常會采取直接講授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很多同學有自己的想法,但無法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就會逐漸失去語文學習的興趣,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因此在語文學習中,保持積極的學習勁頭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1. 在課堂上多一點微笑
在課堂活動中,最重要的兩個要素就是老師和學生。如果同學們能夠親近自己的老師,接受(她)的教學方式,老師自然也會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進行教學,對同學們也會少一點苛責,多一點鼓勵。親切的笑容、鼓勵的話語,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加學生與老師的親近感和信任感,為學習的進一步開展營造愉快和諧的氛圍,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
2. 多利用小組互助
如今的課堂中,小組合作討論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環節,當同學們可以準確、流利地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知識時,這對拓寬雙方知識面都有好處。因此,當教師在課堂上創造了同學們互相幫助、小組共同合作探究的情境時,同學們要抓住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可以時刻保持敏捷的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3.勇于挑戰,體驗成功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不相同,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會設定個性化的目標,讓每個同學都有發揮自己能力的舞臺。例如,在提出問題時,教師要根據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讓各個級別的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或稍加指導和討論的情況下就能進行回答。作業也應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同學們要積極進取,勇敢挑戰,向著更高難度的問題發起沖擊,只要付出努力,即使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也能鍛煉學生的能力,為以后的進步打下基礎;如果能夠解決問題,同學們會收獲滿滿的成就感,在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為樹立語文學習的信心。
(二) 鼓勵自己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課堂是傳授知識的重要場所。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告訴學生“是什么”,還要讓學生理解“為什么”和“怎么做”,幫助學生一起探索知識。為此,教師需要創造盡可能具體和可識別的場景,同學們要抓住機會在沉浸式體驗中學會觀察、思考、感知和表達。
1. 學會運用自己的知識
趙麗紅老師在《為你打開一扇門》中說:“這個時代的縮影,是這個時代的聲音,是這個時代的各種社會風俗和人文景觀,是這個時代精神和情感的結晶。”作為學生,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現語文之美,并能夠聯系自己生活中的經歷和經驗,從而達到整合學科知識的效果,有了自己獨有知識的加持,同學們就可以充分發掘語文學科的內在魅力,激發自己對語言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深入活動內部去探索發現
正值美好年華的初中生們正處于從童年到青春期的過渡過程中,仍然充滿對事物的探索樂趣。老師們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去探索發現,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步解決問題,甚至是自己提出問題并尋找答案。語文并不像物理、化學等學科一樣,很多情況下語文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同學們作為獨立的個體在思考時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論可能截然相反。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同學們要多思考,不斷在內心深處燃起求知的火花,積極探究新事物,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
3. 以更積極的態度配合教師的課堂活動設計
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重要引導者,始終在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行為,豐富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使同學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同學們要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及時提出自己的想法,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才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進一步的調整,由此形成良性循環,為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以課堂閱讀為例,許多老師喜歡組織小組閱讀,在有了具體的閱讀任務之后,同學們可以在組內選擇喜歡的方法,例如可以獨立閱讀之后分享收獲,可以找一個合作伙伴共同閱讀,交流想法,也可以分角色閱讀等等。學生在組內有了高效率的閱讀經歷,面對老師的提問就會更加游刃有余,由此,形成高效課堂,而這同時也是保持同學們語文學習興趣的重要保障。
三、利用多媒體設備積極學習語文知識
在當前的教育行業中,教育設備的現代化非常重要。對于大部分學校來說,多媒體設備已經十分完備,像如投影儀、“智慧黑板”等已經十分常見。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不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語文的純文字性,教材中的插圖較少,但有了多媒體的幫助,這些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解,它擁有豐富的教育工具和資源資料。與此同時,互聯網信息庫非常龐大,許多資源也為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學們利用多媒體設備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比如,在學習《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一課時,同學們如果想從文字當中感受當年的場景肯定有困難,加之對安慶、蕪湖、九江、銅陵等地的位置不太了解,在學習時難免會分心走神,這時如果借助多媒體展示一張地圖,同學們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解放軍前進的路徑,也更加直觀地了解了整個渡河之戰,再輔助以視頻、紀錄片資料等,同學們就能身臨其境地感知這一歷史事件,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發現語言文字之中蘊含的豐富畫面。
四、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
在過去的教學中,老師常常擔心同學們聽不懂,所以他們把知識整合起來,直接傳授給每個學生,希望學生都能掌握。有時較難的知識會重復三四遍甚至更多遍。然而重復的知識對于學生們學習主動性的壓制是十分明顯的。因此,現在的教學活動中,老師逐步改變了這種做法,從主導者變成引導者,同學們的思維得到了充分的激活。很多時候學生的思維會偏離課堂的主題,這樣反而與語文學習目標背道而馳,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因此在課堂中學生一定要跟隨老師的引導進行思考,以保證課堂效率。
五、積極面對學習中的成就與挫折
初中階段的學習是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學生會體驗成功的喜悅,也會經歷失敗的苦惱。有的同學在經歷失敗之后會重新站起來,但有的同學則會一蹶不振,對學習失去信心,因此正確面對我們學習中的成功與失敗也是我們學習生涯的必修課。同學們正處在青春期,情緒波動較大,如果取得了好的成績,我們可以高興,可以慶祝,但切記要戒驕戒躁;幾乎沒有人能夠做到完美,因此當成績不理想時要去找出原因,彌補自己的不足,保持自信向上的心態,迎接人生中的挑戰。如果我們遇到了挫折,可以心情低落,但一定不能喪失信心,要及時找到問題所在并解決,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夠做得更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邁向成功。
總而言之,能夠參與到初中語文課堂學習活動并有所收獲,保持積極的心態既是一門技能,也是一門藝術。同學們要樹立自信心,在課堂學習中把自己放在“C位”,成為學習“主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享受語文學習的樂趣,有效提高課堂參與度,提高語文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