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惠會
【摘要】基于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是目前的重點,作為啟蒙教育的重要階段,小學語文教育對培養學生語文素養、語言能力有所幫助。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看圖寫話是學習的一部分,更是教學的重點,但是目前卻受到部分因素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從理論角度出發,主要探究了在現階段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所存在的一部分問題,然后提出相關的措施,為低年級學生快樂學習帶來幫助。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所涵蓋的內容眾多,為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聯想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需重視看圖寫話。看圖寫話中看圖占據了基礎地位,寫話是重點,更是難點,教師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對圖中所蘊含的知識點與價值深度剖析,并用合適的語言加以表達,為日后寫作奠定基礎提供保障。
一、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由學生根據圖片內容仔細的觀察與理解,并針對圖片中的信息展開想象,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以表述。在類型上看圖寫話具有多樣性,包括看圖記事、看圖狀物、人物描寫、道理闡述。看圖寫話可以在循序漸進中發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提升創造力,可以在圖文并茂中發揮想象力,提高語言組織能力,更能讓學生對圖片加以感悟,并添加自己的情感,提高自身的讀寫能力。
二、現階段低年級看圖寫話的問題
第一,未充分把握主要內容。眾所周知,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對信息的處理主要處于直觀狀態,往往在瀏覽一幅圖片后只能單一地對單個事物進行處理,但無法將事物關聯,在腦海中形成畫面,甚至當圖片中所包含的信息要素過多時,大多數低年級學生無法準確地掌握圖畫所表達的含義以及帶給人們的啟發與啟示。
第二,抗拒表達過于明顯。據觀察,大部分低年級學生學習中缺乏良好的表達能力,對圖片總結能力過差,通過看圖無法進行語言的表達,甚至會對看圖說話訓練產生抵觸,出現逃避現象,長此久往學生會敷衍了事,也會導致看圖寫話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第三,未理解深層次的內容。受到思維所帶來的影響與制約,部分低年級學生在看圖寫話過程當中對圖畫的觀看過于直觀,僅僅將眼前的事物進行描述,所采用的語言也過于直白,不僅缺乏想象力,而且欠缺文字的組合能力,導致圖片中深層次的內容無法準確地加以表述。
三、新時期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策略
第一,科學選擇圖片,提高學生看圖寫話興趣。在看圖寫話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現狀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圖片,圖片要精彩絕倫,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更好地的理解與認識,感悟故事內涵。圖片的形象與生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也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帶給學生一定的寫話指導。在新時期,教師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加強對新課改的認識,對教材展開深度分析,尤其要將教材中的插圖整理,按照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選擇圖片,并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與分析,或者可以借助網絡選擇學生喜歡的圖畫,促使學生在觀察欣賞中掌握其中所包含的內容價值。比如,教師可以選擇《小鴨子得救了》展開寫話練習,這是連續的四幅圖,其中三幅圖分別是小猴子、小熊與小象在想各種辦法去救掉在土坑里的小鴨子,但是卻沒有救上來。最后一幅畫是空白的,教師要指導學生發散思維自由的想象,用語言將最后一幅畫進行表述,得到最終的結論。
第二,培養學生觀察力,發展學生思維。觀察力的提升是看圖寫話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在觀察圖片時,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良好的指導,讓學生善于觀察,并大膽觀察,而且還要找出正確的觀察順序,比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讓學生在時間的推移下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提高觀察能力。教師選擇一副關于秋天的圖片開展看圖寫話訓練,教師需要讓學生對圖片全面且細致的進行觀察,且在觀察之后,教師展開針對性的引導,詢問學生“圖片中的季節是秋季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秋季呢?秋季是什么顏色?圖片中小朋友都在做什么?”經過設置問題,能夠幫助學生對看圖有一定的認知,了解看圖順序,也能在循序漸進中讓學生探索圖片中所包含的深層含義。
第三,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增強學生看圖水平。毋庸置疑,“想”是看圖寫話的重要載體,其中“想”包括兩個層次,分別是想象與聯想。看圖寫話屬于靜止的圖畫,在圖畫中包括人或物,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畫面進行觀察并采取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將靜止的畫面也變得具有動態化,將單調的畫面演變的具有豐富性。比如將《廚房里的媽媽》作為圖片,由教師引導學生提問:“在這幅圖片中,媽媽在廚房正在干什么?”將問題拋給學生,或者把自己當作圖畫中的人物,以此能夠讓靜止的畫面變得更加的鮮活。“如果你是圖片中的小朋友,你會對自己的媽媽說些什么?”這個時候學生會根據教師的所提出的問題展開思考,并且梳理圖片中的各類要素,得到一副生動且形象的圖畫,為“寫”奠定基礎。
第四,引導學生敢于說話,將思考轉變為語言。“說”是看圖寫話的根本所在,兒童語言發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都會從說逐漸的演變到寫,在逐漸演變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說話水平與寫作水平,為學生妙筆生花帶來幫助。但是大多數低年級學生因自身文學素養過低,寫話之前無從下手,變得手足無措,對此教師要基于現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并引導學生從圖畫內容入手,將時間、地點、圖畫中的人物、人物所做的事情等諸多要素說清楚,然后關注細節,將生活經歷與圖畫的內容加以整合,說得更加詳細,更加生動,更加形象。對于平時語言積累比較少的學生而言,說清楚圖片中的內容,并說得通順即可,同時教師要給予相應的鼓勵,讓靦腆的學生能夠敢于開口說話。
第五,完善評價體系,維持學生興趣。積極完善評價體系是維持學生興趣的重中之重,以興趣為載體,融入學生情感才能做到妙筆生花,才能喚醒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揮學生的潛能。低年級學生喜歡得到老師的肯定,也渴望成功,所以教師要完善評價體系,采取多樣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給予肯定,而且還要有效地呵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的自尊心進行保護。低年級學生會因為教師的一個肯定的動作、一句贊賞的語言變得心花怒放,且信心十足,對此在寫批改時教師要仔細閱讀,將學生每一次的進步點、亮點與創新點指明,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與所蘊含的潛力。除此之外,還要選擇多種方式給予評價,提高學生看圖寫話的興趣。
綜上所述,小學生因年齡過小,正處于啟蒙階段,教學過程中教師須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做到循循善誘,特別在看圖寫話能力培養時以提高學生興趣為主,增強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引導學生加強創新,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規律與技巧,在看圖中感悟圖片所具備的價值,提高看圖寫話能力,為之后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容.小學語文“開放式”看圖寫話——論寫作能力的培養[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191,193.
[2]吳艷玲.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問題與對策[J].語文建設,2014(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