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萬程

走在夜晚的揚帆夜市,恍惚間好像回到了三年前。
端午佳節,華燈初上,在這個長沙本地最大的夜市,已然呈現出摩肩接踵的狀態。人群緩緩移動,不斷被各家攤位分流,又不斷被補充,就像一支永不停歇的覓食大軍。
如果不是大多數人還戴著口罩,你甚至感受不到一絲疫情的影響。
在夜市賣鹵味的攤主周德知告訴南風窗記者,假期這幾天人流量是往常的兩倍左右。雖然3月份因為疫情防控停業了一陣子,但隨后夜市管理方給商戶減免了一個月租金,如今“人已經陸陸續續回來了”。
據了解,在湖南省商務部門統一安排下,長沙市打出政策“組合拳”,推出四季主題促消費活動,確保“每季有主題、每月有活動、每周有促銷”。入夏以后,陸續推出啤酒小龍蝦夜光廟會、汽車消費節、潮流美妝節、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應季活動。
當煙火氣升騰,喧鬧依舊,那個生產力蓬勃、消費力旺盛的長沙又回來了。
“單看這個屏幕,我們就能了解到全國基建的復工情況。”
在位于湖南長沙的三一重工的18號工廠,數據中心的大屏幕上,混凝土、挖掘、吊裝、路面、港口、樁工等20余萬臺工程機械的大數據實時鋪展出來,一張反映經濟活力的指數地圖震撼躍然眼前。
“比如你看上海”,解說員點開上海區域,“平時活躍度在40%~60%,但前段時間由于靜默,四五月份的活躍度分別是1.6%和3.4%。但隨著6月的復工,僅僅兩天這個數字又飆升到了6%以上”。
這些數據,是三一重工創立的“挖掘機指數”。通過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施工設備將海量的應用數據源源不斷匯總至公司的數據中心,既方便保障維修,也使得設備揮動的每一鏟、移動的每一步都有跡可查。由于三一重工的市占率高,這些數據也相當于實時展現了中國基建的基本盤。
其實從去年年初以來,三一重工的股價波動較大,跌幅一度接近70%。市場將這一現象定義為周期行業的弱周期,并且認為整個工程機械行業內均陷入了大幅下跌的泥潭,出現一定的問題。
一般來說,工程機械具有周期性,其主要需求體現在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機及工程機械的更新。比如工程機械的使用年限是8~12年,距離國內上次挖掘機銷量的變化從2004年開始,到2011年到最高峰,然后一路下滑,2015年跌到谷底,經歷了一個近十年的周期。
從三一重工的銷售額來看,與這個周期完全吻合,而2021年也被認為是“2016-2021年”強周期的結束,弱周期的開端。
不過,三一重工董事長向文波認為,本輪周期與此前2008年那一輪行業下行周期不同,此次下行周期還疊加技術周期,公司更專注電動化、數字化的技術和產品研發,下行曲線或將更為平穩,可盡早走出這一輪行業下行。
三一重工的電動化與數字化,從18號工廠其實可以見得端倪。在這個10萬平方米的工廠,有水、有樹、有魚,某些角度與新加坡的樟宜機場還有幾分相似。
解說員告訴記者,從2019年開始,三一重工投入百億級資金,開啟了20多個工廠的智能化升級,最終18號工廠率先達到了“燈塔工廠”的標準。
在這個偌大的工廠,工人不多,一切井然有序。工人憑借一臺電腦,就可以為每個工位提供物料和零部件提取、配送服務。加入了視覺識別模塊的智能焊接機器人,不僅可以自動接收物料進行焊接,還能識別氣孔、偏焊、焊穿等缺陷。
從全球來看,中國企業主要落后于兩個全球巨頭,美企卡特彼勒以及日企小松。不過,在挖掘機市場,面對歐美日等地工程機械銷售額大面積下滑,中國挖掘機產銷量實際上呈現快速增長的狀態,占全球產量比重有望攀升至七成左右,成為世界經濟中一股強勁動力。
在“2021中國智能制造50強”排行榜中,長沙共有5家企業上榜,分別為機械行業“三巨頭”三一集團、中聯重科和山河智能,電子信息行業的藍思科技,醫藥制造行業的楚天科技。
如果說三一重工是長沙機械制造的代表的話,那么藍思科技就屬于長沙消費電子制造領域那顆最明亮的星了。
作為全球手機視窗玻璃的龍頭企業,藍思科技吸引了上百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轉移到長沙,形成了一個規模日漸擴大的消費電子產業集群。從員工人數來看,湖南在職人數最多的上市企業也是藍思科技,截至2021年,約有15.69萬人。
藍思科技在近兩年,其實遇到了和三一重工同樣的問題,二級市場的表現不佳。其股價從去年1月的最高點40.95元,跌到了現在10.16元,跌幅達到75%。持有公司六成股權,一度登頂湖南首富的女企業家周群飛,也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身價縮水近千億元。
藍思的暴跌,與它去年凈利潤跌去57%有著直接關系。
在財報中,藍思科技解釋2021年人力成本上升、研發項目增加、新園區運營、供應鏈波動等因素,給生產經營帶來了一定壓力和挑戰。而受宏觀經濟波動、疫情等綜合因素影響,今年一季度部分客戶終端市場需求也有部分減少,營業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藍思科技和立訊精密、歌爾股份一樣,是國內蘋果產業鏈“三巨頭”,業績與蘋果捆綁得很深。拿藍思科技舉例,從2017年至2020年,蘋果公司占藍思科技銷售收入比重從49.37%上升至54.97%。可以看出,藍思科技一半以上的業績依賴于蘋果公司。
藍思科技不止一次提到“疫情影響”,記者去參觀園區時,也感受到了其重視程度。相較于其他公司的當日申請,藍思科技的入園參觀不但要提前一日,而且會查驗行程卡、健康碼等,執行力度非常嚴格。
新冠疫情和缺芯,對藍思科技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比如因疫情導致上游光學元器件的階段性短缺,而越南疫情導致本該去年四季度交付的部分訂單交付被迫延后。相比具有自研芯片的蘋果,缺芯給國內安卓系產品廠家帶來的影響尤其明顯,而安卓系的訂單在藍思科技的業務構成中也占比三至四成。
業內對蘋果概念股2022年業績前景持悲觀態度,是因為疫情、缺芯缺料漲價等因素增加了蘋果公司的經營成本,蘋果公司可能會壓低供應鏈企業的利潤空間。
在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下行背景下,實際上國內不少代工企業正在轉型,比如立訊精密、藍思科技等已進軍新能源領域;歌爾股份、水晶光電等已進軍VR領域;長盈精密、環旭電子等已進軍電子煙領域。
參觀了藍思科技長沙黃花和湘潭園區,南風窗記者發現新開園區規模甚大,產線設備也極先進,看得出來它在光伏和智能汽車布局上下了很大力氣。不過,新業務想要達到可以持續盈利的狀態,預計還需要一段時間。
在“穩住經濟大盤”的背景下,近期多省市紛紛出臺消費刺激政策。據南風窗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4月以來,全國23個省區市發行了40余類消費券,補貼活動覆蓋汽車、手機、家電等多個領域。有分析人士認為,藍思科技或將因此受益。
在南風窗傳媒智庫和鹽財經共同發布的《2022中國城市引力指數報告》中,長沙位居中國城市引力榜100強的第9位,對資本和人才的吸引力異常強勁。在更具體的指標體系中,長沙的消費活力、人口向心力以及宜居水平,均居于全國前列。
前兩年,長沙一躍成為了中國人盡皆知的網紅城市和新消費品牌之都。
文和友、茶顏悅色、鹽津鋪子、墨茉點心局、三頓半、盛香亭、檸季等新消費品牌的出圈,不僅讓這座城市在新消費行業里聲名鵲起,也帶來了“湘軍消費品牌崛起”的信號。
從奶茶、烘焙,再到餐飲、零食,在和吃喝相關的每條細分賽道上,幾乎都能看見遙遙領先的長沙品牌。可以說,長沙擁有食品飲料消費品成長發芽的肥沃土壤。
但到了今年,新消費品牌運營逐漸走入下半場:喜茶、墨茉點心局的裁員消息余波未平,文和友裁員的消息一波又起,曾經被資本高高捧起的新消費行業動蕩不安。隨著關店、裁員、降薪等消息的發酵,長沙新消費的市場明顯降溫。
而長沙作為眾多網紅新消費品牌的新大陸,除去熱潮追捧后的泡沫,回歸消費本質,在新消費行業又將會出現怎樣的新局面?
就這個問題,南風窗記者采訪了鹽津鋪子的常務副總楊林廣。
他表示,與前兩年井噴式的新消費投資熱潮相比,今年市場只是融資的頻次相對減緩。由于疫情反彈,長沙外來客流量減少,品牌無法獲得更多曝光,這是長沙新消費遇冷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對于想做長期品牌的廠商來說,還是要專注于自身的基本功。比如,鹽津鋪子扎根食品行業十余年,原本主要走的是商超銷售路線,現在逐漸地開始與電商、零食專賣店進行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
“現在零食專賣店給我們帶來的貢獻度,甚至高于之前投在沃爾瑪等商超上的,這是以前我們沒想到的。”楊林廣說。
從市場上來看,休閑零食企業一般都是走代工路線,把生產外包出去,貼上自己的牌子賣給消費者。這種輕資產經營模式效率較高,如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而鹽津鋪子則一直堅持自建工廠,進行全產業鏈布局。
問及為何要走重資產路線時,楊林廣表示,一是可以保證產品質量、把控成本;二是可以充分利用自家工廠進行產品品類研究和拓展。
楊林廣表示,這兩年他們著力加強了生產的智能化。現在,鹽津鋪子烘焙產品到客戶庫房“貨齡”不會超過7天,而以往按傳統的工藝和流程,從客戶訂單下達到原物料組織,到生產排程,到產品檢驗,到倉儲運輸,直至最后送達客戶庫房,“貨齡”將近1個月。
相較于兩年前的PE扎堆長沙,今年的新消費行業肉眼可見地正在從狂熱回歸理性。不過,就記者在長沙采訪的感受而言,大多數的店主都很坦然,認為這是行業發展的正常現象,有波動才符合市場規律。
客觀來說,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今年,消費者的消費力也有所改變,沖動消費更少了,理性消費更多了,這也都會對新消費品牌帶來連鎖影響。
泡沫被擠出去,并不是壞事,品牌的發展終歸還是要回到產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