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非正式學習可以被簡單地理解為一種“不帶有任何目的與任務”的學習活動。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來說,非正式學習是一種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教學手段。由于脫離了教師與課堂的限制,其表現出來的長期價值與教育價值更高。在嘗試落實非正式學習理念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課外資源、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微信平臺;非正式學習;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2)19-0070-03
引? 言
微信平臺是一種通信軟件,隨著功能組件的不斷增加,其在小學教育活動中,也展現出了一定的教育功能:一方面是多元教學素材、教學資源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為豐富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是學習習慣與學習意識的培養,教師可借助微信平臺上的有關素材,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非正式學習以學生內在情感意識的轉變、學習技能的培養為首要的教育目標,在結合非正式學習理念應用微信平臺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能夠完成非正式學習中所提出的學習任務,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一、微信平臺給出素材,隨便學
作為我國的主流信息通信軟件,微信中包含著大量的信息素材。在非正式學習活動中,學生接觸這些素材,能激發學習靈感與學習欲望,進而獲得新的語文學習經驗。在落實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微信平臺給出素材,在素材的幫助下引導學生開展非正式學習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而是鼓勵學生自由學習、自主探究,能夠更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1]。
以閱讀習慣與閱讀技能的綜合培養為例,在落實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可借助非正式學習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利用微信平臺給出學習任務。在微信平臺中,教師可選擇熱點話題、熱門新聞與學生討論,激發學生表達、互動的欲望。
以話題“日本福島核電站排放核污水”為例,在非正式學習活動中,教師可在微信平臺中與學生分享有關話題,在分享的同時鼓勵學生表達觀點。當利用微信平臺導入教學素材后,學生能夠借助素材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站在公理、道德的角度,日本不應該做出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他們的核廢水對全世界都是一種隱患。在非正式學習活動中,與教學主題相關的素材也能夠融入其中。在教學環節,教師要結合非正式學習活動來落實教學工作,從而幫助學生掌握多元化的語文知識。通過微信平臺給出的教學素材,學生能夠對有關教學任務、教學要求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初步解讀文本,進而鍛煉自己的閱讀能力。
二、微信平臺收集資源,愿意學
正式的教學活動圍繞著教材文本與教學任務展開,在教學指導工作中,教學活動的主體由文本材料、教學任務組成,學生能接觸到的學習資源較為有限,且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情感表達,導致后續的教學質量并不能得到保障。而在非正式學習理念的支撐下,教師可以借助微信平臺收集教學資源,在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同時,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創造條件[2]。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寒號鳥》的教學為例,文章的結構與表達傾向于童話故事,在題材和體裁上已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非正式學習活動中,教師可借助微信平臺重新規劃教學工作。教師結合《寒號鳥》的故事收集資源,將動畫、視頻、連環畫等材料分享給學生,加深學生對教學素材的理解。在閱讀《寒號鳥》的過程中,學生看見的是“寒號鳥”的懶惰,從而形成新的學習觀點:做事要及時,不能等到“大難臨頭”之后才悔不當初。而借助對圖片、視頻的解讀,學生能夠將有關文本資源轉化為虛擬動畫,加深對文章的記憶。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繼續為學生導入題材和體裁相似的語文故事,如經典的《烏鴉與狐貍》《猴子大王》等,引導其感受故事中的諷刺意味,理解作品的真正內涵。非正式學習可以在教學之前開展,也可以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開展,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種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技能的重要學習模式。教師可對非正式學習理念進行應用,進行多元教學,組織學生展開多元交流,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
三、微信平臺開展活動,深入學
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復雜的語文知識,教師需要針對有關教學內容設計對應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多元化活動遠比單調的教學更有吸引力。教師可嘗試利用微信平臺開展活動。在給出活動主題、活動資源的同時,圍繞非正式學習開展教學工作,讓學生對教學知識形成初步的認識,從而深度解讀文本[3]。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示兒》的教學為例,作為陸游的絕筆詩,《示兒》中蘊含了作者極為豐富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微信平臺與學生進行互動,提出活動問題:《示兒》是陸游所做的絕筆詩,在寫下《示兒》后,詩人便撒手人寰,是什么樣的力量支撐著詩人寫下這樣的詩句?在提出問題后,教師不再要求學生給出答案,而是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解答相關教學問題。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學生對《示兒》的背景故事、創作年代進行解讀,并在微信平臺上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示兒》創作的年代戰亂頻仍,大宋王朝國土淪陷,作為愛國詩人,陸游不僅渴望征戰沙場,還渴望看見收復中原,但這種愿望沒能實現,所以只能通過《示兒》來告誡自己的后人。一些學生會對作者的“愛國詩人”身份進行探究:作為愛國詩人,陸游的其他作品中是否也包含著這種愛國之情?在微信平臺上,教學活動精確到某一首故事、某一段文字,使學生對教學材料的理解不斷加深。
四、微信平臺歸納總結,主動學
微信平臺不僅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條件,對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在非正式學習環節,教師可借助微信平臺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教學材料進行歸納總結,先在微信平臺上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隨后利用微信平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鼓勵學生收集信息、收集素材,依靠微信平臺,實現總結、歸納的全程互動,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4]。
以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臘八粥》的教學為例,在非正式學習活動中,教師可從課文的選材入手,選定不同的主題開展教學活動,如可以借助美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借助“節日習俗”開展教學,鼓勵學生將不同的節日風俗帶入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非正式學習活動中,教師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學習任務,但學生依舊會圍繞學習材料主動進行探究。這種民間美食能夠流傳開來的原因是什么?這種美食、習俗的由來是什么?每個問題都體現著學生的獨特智慧。教師可嘗試利用微信平臺組建微信群,在開展非正式學習的同時選定活動主題,圍繞對應的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依靠非正式學習與微信平臺的相互配合,學生能夠對學習任務與學習要求有一個新的認識,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技巧。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學生借助微信平臺分享信息與觀點,并結合自己所分享的材料歸納總結知識,進而激發探究“臘八粥”的欲望。此外,借助非正式學習,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提前預習將要學習的知識,從而降低學習難度。
五、微信平臺記錄信息,隨時學
既然非正式學習是“不帶有任務和目的”的學習,那么教師就可以借助微信平臺的便利性,幫助學生打破教材和課堂帶來的局限性,促使學生隨時隨地地進行學習。此處的學習并不是要求學生一定要牢記、會使用,更多關注的是給予學生的潛在影響[5]。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北京的春節》一課為例,該課文中涉及了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如“熬臘八粥祭祖”“泡臘八蒜”“春節包餃子”等,將北方人過春節的情形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下來。那么在非正式學習環節,教師可以將教材之外的中華傳統文化在班級微信交流群中分享,如中國戲曲的唱腔、神話傳說、地域文化等。教師可將傳統文化以一種細微且零散的方式滲透于學生的生活,減小學生在接收的過程中的壓力。之后,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了解的傳統文化或者近似傳統文化的內容在微信群中分享,邀請教師和其他同學共同分析該文化的確定性。例如,近年來春節期間在微信群中流行發紅包,因為學生年齡尚小,會以為“發紅包”也是春節的習俗之一,而在微信交流群中將其作為傳統習俗進行分享。這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去問自己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以前春節是否也“搶紅包”,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這種由微信交流升級到家庭交流的非正式學習方式,實現了學生的隨時學,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有實用價值。
六、微信平臺提供工具,評價學
寫作是小學語文非正式學習的重要平臺,新時代的語文寫作教學是要讓學生明確寫作的目的,即表達自我。這種開放性的寫作要求與非正式學習所倡導的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不謀而合。但就目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而言,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不高,仍然將其看作壓力性的作業。學生在實際寫作的過程中也是敷衍了事,甚至有明顯的湊字數行為,且隨著學生年級的上升,敷衍的程度越明顯,這種學習狀態顯然與非正式學習的理念不同。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也很簡單,即教師對學生實踐評價的忽視。教師通常會選擇在課堂上對優秀作文進行評價,片面概括全班學生的習作問題。這種評價方式難以讓學生看到實踐的樂趣和意義,導致學生寫作的目的性太強,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厭惡語文實踐。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巧用微信平臺提供的教學工具,為學生的語文寫作或者語文實踐提供更多自由的空間。
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微信平臺讓學生展開自評。小學生寫作最明顯的問題就是錯別字多和語句不通順。但是通常學生在自我檢查的過程中無法發現自己的問題。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最簡單的方式自查,即朗讀。學生在結束一篇文章的寫作后,可先自行檢查一遍,將其中的錯別字找出更改,之后開始放聲朗讀,并將朗讀過程進行錄音,在微信群中進行分享。如此,學生便會為了讓自己朗讀更“完美”而在檢查階段更加仔細。在朗讀結束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重復聽自己朗讀的內容,找出一些細微的錯誤,并在下次寫作時注意。這樣,學生的寫作質量便會在微信錄音工具的幫助下實現大幅度提高。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微信平臺讓學生展開互評。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習作題目“插上科學的翅膀飛”為例,在非正式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科學與玄幻、神話等的區別。這種問題雖看上去與寫作沒有關聯,但這正是非正式學習的巧妙之處,學生能夠在一種充滿趣味性的思考環境中,得到更多與教材無關,但與自身成長相關的知識。在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可以將學生上交的文章一一拍照分享到班級群中,鼓勵學生利用在家中的空閑時間對其他同學的作文進行評價,并在群中回復。如此,學生在正式學習的寫作中就能發現互評對象的問題,進而對自身問題進行反思,進行寫作技巧的總結,實現微信平臺下寫作能力的提高。最后,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評價。與傳統評價不同,教師在微信平臺上可以實現對評價時間的節省,也能更加及時地接收到學生對評價的反饋??傊⑿牌脚_下的教學評價能夠給予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感受到非正式學習狀態下寫作能力的提升。
結? 語
總之,非正式學習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相較于正式的教學活動,非正式學習理念下的教學工作更加自由。在借助微信平臺開展非正式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在微信平臺上發起活動、引出話題、給出資源,讓微信平臺成為學生交流信息、分享語文情感的主要陣地,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劉晴晴.基于微信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小學生,2020(12):2.
范毓梅.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創新方法的研究[J].新智慧,2020(17):20.
秦菲菲.微信平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J].新課程導學,2021(23):83-84.
柯雪君.基于微信平臺的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J].讀寫算,2021(21):29-30.
龍全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線上線下”綜合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2021(26):128.
作者簡介:梁小燕(1984.11-),女,江蘇常州人,任教于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