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偉
高度近視并白內障近年來一直較為常見,白內障發生早、多為核性、晶體核大且硬,高度近視情況下眼球退行性病理性結構改變,對手術治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確保手術效果、患者術后視力狀況[1]。隨著治療經驗的積累,發現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治療此類特殊眼科疾病效果好、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內壓、前房深度[2]。本文就本院眼科2019 年8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高度近視并白內障患者作為對象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8月~2020年5月本院眼科收治的80 例(120 眼)高度近視并白內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40 例雙眼、40 例單眼。納入標準:①手術方案患者與家屬知情同意;②患者手術耐受、生命體征平穩;③病歷資料完整[3]。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不全者;②精神意識障礙者;③合并眼科其他疾病者。倫理委員會批準。將患者根據手術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 例(60 眼)。對照組患者中,20 例雙眼,20 例單眼;年齡最小52 歲,最大73歲,平均年齡(64.50±5.50)歲;病程0.3~5.0年,平均病程(2.50±0.50)年。觀察組患者中,20 例雙眼,20 例單眼;年齡最小53 歲,最大72 歲,平均年齡(64.20±6.60)歲;病程0.2~5.0年,平均病程(2.20±0.6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患者采用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治療。術前30 min 患眼以滴眼液散瞳,術前15 min術眼麻醉,應用鹽酸丙美卡因滴眼液(s.a.ALCONCOUVREUR n.v,注冊證號H20090082),透明角膜12 點作切口,3點作輔助切口,粘彈液注入前房進行持續環形撕囊,擊碎白內障,超聲乳化儀乳化吸出。而后人工晶體植入睫狀溝或囊袋內,吸除透明質酸鈉,術后水密閉合切口、清除粘彈劑。術畢,進行地塞米松、慶大霉素藥物注射,術眼清洗、消毒、包扎。
1.2.2 對照組 患者采用白內障囊外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治療。沿角膜上方10~12 點剪開球結膜電凝止血,角鞏膜緣后10~14點作板層切口(1 mm),12點前房穿刺,角膜切口擴大后分離水核,處理晶狀體核,縫合角鞏膜。術后,粘彈劑注入前房,人工晶體植入睫狀溝,術后處理同觀察組。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術后6 個月視力、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手術前后前房深度、眼內壓。術后并發癥包括黃斑囊樣水腫、囊膜混濁、視網膜脫離、反應性高血壓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后6個月視力與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術后6個月,觀察組視力<0.10占比1.67%低于對照組的15.00%,>0.50占比70.00%高于對照組的4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視力0.10~0.50 占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6 個月視力與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2.2 兩組手術前后前房深度、眼內壓比較 術前,兩組前房深度、眼內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前房深度大于對照組,眼內壓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前后前房深度、眼內壓比較()

表2 兩組手術前后前房深度、眼內壓比較()
注:與對照組術后比較,aP<0.05
白內障患者中老年患者發病率較高,在社會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發病率呈多發趨勢[4]。此類疾病患者并發高度近視情況常見,基于白內障影響眼球內壓誘發青光眼風險高以及高度近視下眼球退行性病理性結構改變的特點,病情進展快,增加了患者視力損傷風險,需予以積極治療[5]。白內障外囊摘除術是既往治療的常用術式,術口大,術后玻璃體脫出等風險較高,整體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人工晶狀體植入的同時采取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加深了中央前房,解除了瞳孔阻滯與前房角擁擠,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6]。術中無需擴大手術切口,可以穩定患者的眼壓,積極預防玻璃體大量脫出風險,患者術后視力矯正情況良好[7]。另外,患者術后術眼視力可快速恢復,并進一步強化人工晶狀體植入后的晶狀體后囊膜生理屏障作用、穩定眼球壁解剖結構與眼壓[8]。劉志英等[9]研究指出,高度近視并白內障患者采取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治療預后狀況良好,患者術后患者視力恢復理想。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 個月,觀察組視力<0.10占比1.67%低于對照組的15.00%,>0.50 占比70.00%高于對照組的4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視力0.10~0.50 占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前房深度(3.32±0.40)mm 大于對照組的(2.85±0.37)mm,眼內壓(16.25±2.02)mm Hg 低于對照組的(21.15±1.60)mm Hg,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黃瑾[10]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治療高度近視并白內障可提高患者的視力、前房深度,穩定患者的眼壓,且手術安全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