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乾 楊艷
[摘 要]讀寫結合以學生喜歡的方式打開了讀寫之門,讓他們從討厭閱讀、畏懼寫作,到喜歡閱讀、敢于寫作,這是一種質的飛躍。打破傳統(tǒng)作文教學模式,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育形式,運用新穎別致的獎勵機制,有計劃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小競賽,將學生小小心靈中不服輸的勁頭激發(fā)出來,有利于寫作教學的開展。
[關鍵詞]讀寫結合;語文教學;以讀促寫
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讀和寫是分不開的。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升華。讀寫結合對學生的學習,尤其是語文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如何讀,如何寫?何時讀,何時寫?怎樣讀,怎樣寫?我們從四年級開始進行兩個平行班雙向研究,希望能為語文教學積累有價值的經驗,兩個“性格”不同的班級在讀寫結合的應用中呈現出不同的過程和結果。
一、按計劃開展讀寫結合
最初,我們制定相同的“讀寫結合”計劃,在兩個班級分別按計劃進行。
(一)隨文讀寫,完成任務
每單元選取一篇重點講讀課文,根據課文特點,結合教學目標,布置讀寫任務。這里的讀寫任務大多數是仿寫一種修辭,或者用有新鮮感的詞語造個句子;用文中的關聯詞寫一句話,或是仿寫一段話,在寫中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感受文中的語言美。
(二)先讀后寫,以讀促寫
如果遇到感染性較強、情節(jié)跌宕起伏或者容易引起學生共鳴的課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讀課文,從文本中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基調,盡可能地讓學生從字里行間與作者共情,引起共鳴,深入理解。然后,再用筆抒發(fā)自己的感悟或表達自己的見解,有的學生甚至由此引發(fā)諸多感慨,傾吐心聲。只要學生肯思考,肯動筆,就沒有白讀。
(三)圖書共享,營造氛圍
學生進入四年級,如果單憑教科書的文本閱讀,一定會造成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適當進行有梯度、有方向的拓展閱讀是為他們提供營養(yǎng)補給的好選擇。教師應幫助學生把握選書方向,家長要積極為孩子購書。每名學生手里至少要有一本書,大家把書放到班級圖書角共享,每名學生就有讀四十多本書的機會。建立借閱制度,大家在共享的同時也要共同愛護書籍,在人人享受知識、享受共享帶給自己快樂的同時,也享受著規(guī)則帶給大家的便利和實惠。自己的書想什么時候讀就什么時候讀,而借來的書是要及時歸還的,所以,在有限的時間之內既要讀完,又要有所收獲,閱讀起來自然格外用心,收獲也會格外多。
(四)開展競賽,以賽會友
開展作文交流比賽,邀請學校權威人士、家長代表參加公開評比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在寫作競技場中一較高下,較量的不只是文筆,更多的是讀書的積累和文化的積淀。比賽結束后,隆重的頒獎儀式能讓競賽在學生心中增添份量,學生開始用新的眼光和心態(tài)來審視作文。有的作文不能在競賽中脫穎而出,甚至有些學生的作文根本拿不到進入決賽的入場券,究其原因,是由于有限的閱讀量限制了他們在優(yōu)美詞句上的積累和運用,寫作方法接觸很膚淺。讀寫結合恰恰是在拓寬知識面的基礎上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和內化,而“寫”則不單單是積累好詞佳句和抄寫句段,而是根據寫作的需要有感而發(fā),信手拈來。
兩個班級學生在進行“讀寫結合”計劃的各個階段分別呈現了不同的狀態(tài),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最佳方式,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最佳途徑。平時開展語文教學時,我們把讀寫結合落到實處,結合語文文本教學潤物無聲地有序開展。
二、結合實際充實讀寫結合
為了將讀寫結合落到實處,我們除了有計劃地開展與之相關的活動,還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結合學生實際,引導學生進行讀寫結合訓練。
(一)授人以漁,指導學生學習掌握讀寫結合的方法
四年級學生正處在自主讀書能力突破發(fā)展的新階段,教師的指導必不可少。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讀寫結合,教師先在方法上指導,同時,還要根據年級特點交待讀寫結合任務。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會閱讀,有效的閱讀是讀寫結合的基礎。讀書就要讀出水平,讀出高度,讀出個人感悟來。為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我們除了聯合定期開展朗讀比賽和讀書匯報會之外,還利用微信平臺,發(fā)動家長參與評選,看到孩子們認真準備,努力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同學們,家長非常激動,在家鼓勵孩子閱讀,陪孩子閱讀,班級掀起一陣讀書熱潮。每一次讀書匯報會都會引起不小的轟動,那些對讀物有深刻獨特理解的學生,往往會在班級及家長群里引起熱議,成為家長和學生的偶像。這種良好的氛圍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質量,也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四年級要特別重視學生讀寫結合興趣的培養(yǎng),因為只有學生對讀寫結合感興趣,才能對學生持續(xù)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教師除了布置讀寫結合任務外,還要花點時間檢查學生每次的讀寫結合情況,并持之以恒。如果只布置不檢查,會削弱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檢查學生讀寫結合情況的時間一般應安排在學習新課文之后,可以通過提問或抽查的方式進行。對于檢查情況,教師應整體把握,抓住重點,做好記錄,哪些地方值得繼續(xù)發(fā)揚,哪些地方需要改進,都需弄清楚。及時檢查很重要,堅持更重要。教師堅持認真檢查就像一種暗示,讓學生不敢掉以輕心,以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并完成這項任務,形成一種習慣。與此同時,教師在檢查后及時認真給予積極的評價同樣重要。評價時應注意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現實情況,對能按要求完成讀寫結合任務的學生要給予肯定,增加學生寫作的成就感。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優(yōu)秀的學生要加以表揚,一定要提學生的名字,并且告訴大家他寫的讀寫結合筆記好在哪里,同時,還要根據具體內容委婉地提出不足,給學生留有提升的空間,鼓勵他們勇攀高峰,不斷進步。同時,通過發(fā)放“寫作優(yōu)秀獎”“寫作進步獎”和評選“寫作之星”等形式,讓學生感受運用讀寫結合方式進行寫作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加強家校聯系
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除了需要教師的用心指導外,還有賴于家庭的協(xié)助和配合。運用讀寫結合方式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步驟里有多項需要家長的輔助和激勵。我們在家長會上著重向家長介紹寫作的重要性,讓家長明確學生運用讀寫結合方式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和步驟,指導家長當孩子學習的伙伴和導師,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和督促者。我們利用家校合作平臺,讓家長參與進來,不但促進了家校溝通,還滿足了學生渴望被自己和同學家長認可的心理。
(三)在共同促進中提高讀寫結合水平
在讀寫結合的良好氛圍中,閱讀不再是任務,而是一種獎賞,面對眾多書籍,從容地選一本書來讀,同時,用筆記下自己從書中汲取的營養(yǎng),以及讀書時的所想所感。閱讀后,迫不及待地與同學分享讀書體會,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順暢——他們享受這歡樂的分享時光,享受被同學羨慕的獨特發(fā)現,享受被贊美的目光。那些收獲少的同學在旁聽中默默記下閱讀方法,學習同學的閱讀經驗,在之后的閱讀中加以實踐。如果不認真閱讀,不經過思考,在班級的課余活動中他們連和同學的共同話題都找不到。當閱讀變成一種潮流,當寫作變成一種享受,整個班級的風氣都會隨之改變。當閱讀的風尚成為班級的潮流,“不吐不快”的需求會占據上風,寫作的新風尚會隨之而起。
運用讀寫結合的方式以讀促寫、以情激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本身就是一種自身的創(chuàng)造,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創(chuàng)作出具有個性特點的作品。運用讀寫結合的方式,能有效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著眼學生現在,關注學生未來,以學生為本,是學生探索、認識、肯定和發(fā)展自己的一種方式,是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逐漸自然習得的。
參考文獻:
[1]丁有寬.丁有寬與讀寫導練[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朱建軍.語文課程“讀寫結合”研究:理論、標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