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水芬


摘要:目的:了解有效護理干預在開放式肺結核病人中的應用價值所在。方法 擇2021年2月-2022年2月份該時間段內我院收治的70名開放性肺結核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運用隨機抽取方式將70名患者劃分為兩個組別,對其實施不同護理模式,在特定時間結束后統計并評價兩組患者具體指標。結果:在進行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家庭關懷度及生活質量2個不同維度得到的數據均比對照組表現更好,達到統計學標準(P < 0.05)。結論:通過家庭關懷配合護理干預,可使病人在適當的時間內完成角色轉換,增強歸屬感和社會認同感,從而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對此建議臨床大力推廣。
關鍵詞:開放性肺結核;家庭關懷度;生活質量;護理價值
據資料顯示,我國是肺結核高發地區。健康人如呼吸道吸入了肺結核患者向空氣呼出的飛沫,就極其可能被傳染。統計發現,高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常伴隨著家庭壓力、幸福感降低的表現,進而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因此本研究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方式將其護理效果與普通護理為對照,擇2021年2月-2022年2月份該時間段內我院收治的70名開放性肺結核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具體情況展示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段為2021年2月-2022年2月份,所選取觀察對象為該時間段內我院收治的70名開放性肺結核患者,同時將其隨機均分成兩組,在了解本研究的內容和意義后,所入選的70例病人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且病人的臨床數據均經過了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和驗證,以下表格為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體情況,組間數據P>0.05。
1.2 方法
1.2.1對照組:
由專業醫護人員定期實施常規護理,其中包括對疾病知識,飲食、服藥、復查及出院輔導等健康宣教。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日常護理的基礎上,科室的專科護士和愛心門診專業人員對病人的家庭進行了全面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主要為:
1)組織多樣化健康宣教活動:①定期邀請專業的肺結核專家開展有關肺結核的大講堂,并組織患者家屬參加,開展健康教育。②定期將結核病康復知識及防治措施等宣傳資料分發于社會公眾,并通過電視、教育宣傳欄等方式,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增強患者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③邀請康復患者和家屬來交流,以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④在患者出院后,通過各種方式建立聯系檔案,并盡力強化其堅持治療、消毒隔離、定期復查等相關認知。
2)加強對家屬的輔導:①通過了解家屬與患者的特殊關系,同時并針對其家庭情況現狀,進行針對性的培訓;②提供熱線、咨詢等多種資源,為患者家人提供咨詢;③引導、鼓勵患者家屬以積極狀態與患者交流,并進行換位思考,給予患者合理的指導和建議;④ 為患者和家屬提供更多的交流機會,引導患者與家屬相互尊重與理解,讓患者感受其關愛,同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病人及家屬在網路覆蓋情況下設立QQ群,以鼓勵彼此間的交流與互助。同時,在網上積極鼓勵患者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有必要,可以向心理醫師求助。
1.3觀察指標
通過可視化的數據方式評估兩組患者對家庭功能的滿意程度(家庭關懷度指數APGAR問卷) 及生活質量(WHO—QOL表),得分越高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實驗所有數據全部借助專業系統軟件SPSS14.0處理,由實驗人員嚴格記錄開放性肺結核患者治療后的觀察指標,保證實驗數據的公正性與準確性。P<0.05代表實驗數據有價值。
2結果
3 .討論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同時結核桿菌具有很強的耐藥性,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危害,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護士的全程介入,對病人和家屬的關系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協調,為患者家屬提供了一個交流的通道,可以使患者與家屬更好地溝通、了解、減輕負面情緒、提高信心、樹立在工作及生活中良好的健康心態,進而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通過家庭關懷配合護理干預,可使病人在適當的時間內完成角色轉換,增強歸屬感和社會認同感,從而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對此建議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姜麗. 護理干預在肺結核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醫藥指南,2022,20(11):154-156.
[2]竇星星. 綜合護理服務模式對肺結核患者情緒、睡眠、康復效果的影響[J]. 現代養生,2022,22(08):636-638.
[3]王健. 肺結核住院患者全程護理服務模式的建立與實施效果[J]. 中國醫藥指南,2022,20(08):42-45.
[4]李淑芳,黃玉霞. 基于中醫體質學說的個性化飲食護理在肺結核干預中的應用效果[J]. 中醫藥導報,2021,27(12):112-114.
[5]任銳萍,葛海艷. 綜合護理干預在肺癌合并肺結核中的護理效果觀察[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12):1530-1533.
[6]陸露,封璇. EGCG對初治開放性肺結核治療作用的臨床研究[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0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