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和民
摘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教師也在不斷尋找更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尤其近兩年進行的線上教學。怎樣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的輸入,降低教師教學難度是一項新的課題。隨著信息技術教學方式不斷引進到課堂,課件、微課、電子白板、投影等先進的教學儀器及資源,把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進行整合,優化高中數學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自主探索知識的習慣。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使信息技術得到有效應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過程 信息技術
引言
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師教學模式,進一步使得教學效率高效,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教學手段多樣,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更流暢,開展教學更順利。數學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較而言,更注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養成多方面思考問題的習慣,學習數學更容易一些。由于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師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重視,探究如何把數學教材和信息技術聯系起來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從而推動數學教學事業的發展。
1、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1.1改善課堂教學氛圍
高中是學生學業負擔最重的階段,學生面臨心理承受壓力和學習任務負擔雙重考量,導致大部分學生出現負荷的情況,心里受到沉重的壓力,如果沒有協調好壓力給予的負擔,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果也不好。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生活和學習遇到的困難,傾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學會釋放壓力,變壓力為動力,更好地激勵學生進行學習。營造課堂氛圍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出貼切的教學方案,改進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首先,教師要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對于學習的知識內容是否全部都吸收,在學習中是否存在壓力,對于學習數學是否有興趣等等,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教師考慮周到的,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尋找出恰當釋放壓力的渠道,讓學生能夠全心全意地學習,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擾,學生把全部精力放在學習上,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2、信息技術有效應用到高中數學教學的策略
2.1運用網絡資源,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性
近兩年的線上教學,網絡資源的作用凸顯。運用網絡資源,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性,就需要教師潛意識地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在制定教學計劃進行備課和教學活動進行講課時,網絡是復雜多樣的,教師要利用好便利的網絡,可以從網絡上下載一些有關數學知識的微視頻,目的是讓學生從不同教師講課方式來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微視頻觀看上,增強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更透徹,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課堂學習積極性高,保持高昂的學習勁頭,學生才會對數學進行自主學習。
例如,在學習高中數學必修一第二章《函數》過程中,函數概念學生是第一次接觸,集合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學生就會對下一章的知識充滿興趣,認為學習起來也比較容易,學習積極性自然也是最高的時候,但是學習中就不如學生想象的那么容易,函數是一個總稱,里面富含的知識展開來講是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的,函數單調性和奇偶性就是一大難點,函數是否具有單調性和該函數是奇函數還是偶函數,學生學習起來就感覺令人頭暈,教師要在數學課堂上利用自己的教學方法來為學生理一遍思路,再運用網絡資源中的微視頻再鞏固一遍知識。這章節知識是相互有聯系的,教師要認真一點一點地講解,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學明白。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又是一難點,教師講課是分開講的,學生做相對應的知識不容易弄混,一旦綜合起來,學生就不知該如何下手,教師可以對這兩個函數進行歸納和總結,讓學生牢記相對應的特性,教師還可以從網絡上找出一段視頻,采用動畫的形式再明確兩個函數之間的不同,加深學生的理解。學生對函數知識有全面的了解后,學生要對這一章節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教師起輔助作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性,學習質量更佳。
2.2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
教師在教學中起輔助作用,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進行備課中,需要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但是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不能夠馬上從傳統教學觀念中脫離出來,對一部分抽象的知識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講解,分不清重點和難點,導致教學效果不達標,長期使用這種教學模式,不可避免地出現學生厭學的心理。所以教師要利用好信息技術這個便利的產物,把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教學大綱的要求和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高中人教版教學中,這一小節主要是靠學生的想象能力,幾何是三維概念,不再是可以在平面上畫出來,學生直觀親眼所見的,而是幾何要在學生腦海里浮現,學生可以靈活調用的,畫在紙上也有一部分是靠想象的,學生學習起來就比較困難。這一章節主要學習的幾何有棱柱、棱錐、棱臺、圓柱、圓錐、圓臺和球,學生在了解幾何是如何構造之后,還要計算表面積和體積,無疑增加了學習難度。教師在面對這些困難時,要尋求解決困難的辦法,一點點地突破,學習到的知識積累起來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教師要把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課件中的幾何是可以動的,教師可以把課件中的幾何來回轉動,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牢記不同幾何不同面的形狀,再進行總結和歸納,區分出不同,避免出現“張冠李戴”的問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高,學習效果更好,進一步也方便教師開展教學工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順應教育事業發展的主流方向,不斷改進教學方式,進而來開展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信息技術的使用豐富了教學內容,營造了教學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知識難點也進行自我探索和研究,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閔捷.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15):2-3.
[2]王彥宏.高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的有效策略[J].高中數學教與學,2020(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