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當前,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并且表現出明顯的全球化態勢,生態環保全球化已經成為了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全球急劇惡化的生態環境不僅給人類的生命健康帶來巨大的威脅,生態環境惡化同時也給其他物種的生存與發展帶來巨大的危機。這在惡劣氣候及各類自然災害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體現。本文闡述了生態環境檢測及環保技術的有關理論,并針對生態環境檢測及環保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富有成效的解決策略,以期為全球生態環境保護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生態環境檢測;環保技術;應用
引言:在時代日益發展的背景下,人們越來越注重環境問題,借助科學的方法保護生態環境,進而確保人類能夠可持續發展。現如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和工業的迅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必須要合理應用生態環境檢測以及環保技術,促使環境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1]。
1生態環境檢測及環保技術相關理論闡述
1.1生態環境檢測
保障生態環境的第一步,就是通過與其他學科技術的交叉運用,對其進行長期有效的檢測來實現。換言之,生態環境檢測是環保工作開展的前提。只有掌握了一手環境信息,才能對生態破壞、自然災害或是物種匱乏的原因進行剖析,在此基礎上制定補救措施。在目前主流的技術手段下,相關部門一般采用生物檢測技術、物理化學檢測技術及3S技術等進行生態檢測。其中,PCR生物技術和RS地理遙感技術為生態檢測提供了翔實的理論依據。在降低環境檢測難度的同時,大幅度提升了技術反饋信息的可靠度與推廣速度。
1.2生態環保技術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對生態環境及資源的索求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多,而在這個過程中人類對生態環保的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因此隨著對生態環境及資源的索取開發,也對生態環境及資源的保護與修復加以重視。但保護與修復的速度較慢,因此生態環境問題日積月累并演變成各種復雜問題,例如自然資源日漸衰竭,物種瀕臨滅絕逐漸消失,生態系統失衡氣候環境逐漸改變等,生態環境問題的凸顯給人類的發展帶甚至生存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因此,在認識到生態環保重要性的同時,社會各界都加大了環保工作的投入力度,并且不斷研發創新生態環保技術,以可持續發展為基礎,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核心,修復惡化的生態環境并避免二次傷害。具體表現為一方面采用創新的低污染高效率生態環保技術,從源頭上掐斷生態環境污染的活動,或對相關的生產生活活動進行技術處理,從防治的角度出發使人類各項生產生活活動低碳環保,從根源上杜絕資源浪費現象,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對自然環境資源的開發力度。
2生態環境檢測以及環保技術應用面臨的主要問題
2.1不能全面了解環保工作,相關人員專業水平不足
保證人們生存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內容是認真貫徹落實環保工作,然而現階段依舊有很多人不能充分認識環保工作,單純的認為環保部門負責所有的環保工作,與其自身毫無關系。有些地區僅僅強調經濟發展,不重視環保工作,不能合理運用環境監測以及環保技術。就環保工作人員來講,相關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工作態度散漫,工作行為缺乏規范化,這樣就難以真正落實環保工作。很多環保人員自身缺乏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較強的專業技能,在開展有關環保工作時經常出現各種失誤,導致重大的損失[2]。
2.2法律法規環節保障薄弱
我國的生態環境檢測及環保工作屢屢受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關法律制度不夠嚴明。未成體系化的制度規范,給人們提供的參考有限,不能明確知曉生態保護的界限與臨界點。在缺乏完善度的生態法規下,部分人專于尋找法律的漏洞,在邊緣挑戰法律權威。再加上對于生態破壞行為的懲處力度較小,并未直擊人的痛點。因此,生態環境保護一定要構建翔實的制度體系規范社會各界的行為,獎罰分明才能保證環保工作的穩步推進。
3優化生態環境檢測及環保技術的應用策略
3.1加大宣傳力度,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
確保環保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是科學的宣傳,通過不斷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可以充分調動人們參與環保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適合的環境保護氣氛,以本質作為切入點,盡可能避免出現環境污染事件,以防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在經濟發展中,必須要清楚認識到傳統經濟隨意發展造成的影響,即經濟發展是在污染環境的基礎上進行。因此,必須要摒棄傳統的經濟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中的不良觀念,改變經濟發展的模式,將環保當做目前發展的要點,創新傳統的忽視環境理念,為實現環境與經濟的和諧發展,構建一套完善的發展體系,進而為促進生態環境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生態環境檢測中充分運用制度的優勢,形成良好的環保體系,不斷創新發展模式,認真執法,從根本上防止出現破壞環境的不良行為。同時為促進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開展,宣傳積極向上的環保理念,為實現我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2健全生態環保法律法規制度
國家相關部門應不斷完善生態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做到健全法度、嚴格執法和違法必究,增加生態環保違法違規行為的成本,約束企業及社會大眾對生態環保活動的踐行,尤其是減少和制止損害生態環保、破壞自然資源的行為發生。由于社會經濟是不斷發展的,人們的經濟行為也在不斷變化,對于生態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制度來說,一些人會不斷地鉆法律法規制度的漏洞,相關部門必須時刻關注并及時對其進行修補,確保生態環保法律法規制度不斷完善。
3.3落實生態環保專項資金
基于生態環境檢測及環保技術的復雜性,有關部門應放開資金的投入規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設立專項資金規范管理。有幾點需要注意:①在進行生態環保資金使用時,要做到有側重點地規劃統籌。切莫忽視技術研發方面的資金準入,要用長遠的目光看待生態問題,畢竟發達的生態環保科技可用短期的資金投入換來后續工作成本的大批量減少,節約大量的時間、人力及資金。②對于生態專項資金的流向要做到規范記錄,可設置相應的監理人員進行定期核查,保障資金的透明公開公正,使生態環保工作有序進展[3]。
3.4科學分析數據和創新回收技術,實現資源再生
在大數據時代,我國生態環境監測必須要努力創新,合理運用目前的大數據完成數據分析,重視環境監測,為高效開展環境保護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并且也要創新回收技術,真正實現資源再生,以減少資源的損耗。回收加工日常生活中的廢物,進行二次利用,如生活污水以及工業廢水可以合理運用現階段的水資源凈化技術,通過凈化確保其水質合格,實現循環使用水資源,對當前我國水資源緊缺情況進行顯著的改善[4]。此外,需要努力開發再生資源,如風能以及太陽能等等,顯著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在經濟可持續的同時降低石油以及煤炭等資源造成的污染環境,進而提高我國總體環境質量。
結束語:綜上所述,為解決生態環保問題,要重視檢測技術的革新與時俱進,優化公眾環保意識完善法度等。通過多方面協同作用,來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平.生態環境檢測及環保技術的應用研究[J].環境與發展,2020,32(4):190-194.
[2]劉宇.關于生態環境檢測與環保技術的應用研究[J].決策探索(中),2021(12):87.
[3]周俊杰.加強生態環境檢測及環保技術應用探討[J].現代園藝,2021,42(23):201-202.
[4]王自清.生態環境檢測及環保技術的應用探究[J].環境與發展,2020,31(1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