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希
摘要:在新一輪課改的背景下,高質量教育思想不斷深入發展,我們急需從應試的主要教學方式轉向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綜合運用能力為主的教育模式,以此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首先,要讓學生把物理的基本原理知識打牢,其次要讓學生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物理知識內容聯系在一起。如果一個學生的物理知識基礎不夠扎實,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久而久之,反而會對他的物理學習產生不良的效果。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聯系生活情景化的教育,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情景教學;生活化;初中物理;核心素養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中學物理教育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在初中教學中,物理教學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其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特定的教學環境中,教師的思維和方法直接關系著學生的成長,然而,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仍有很多問題影響著教學的發展。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化的情景教學的積極效應,使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得以持續提高。
一、初中物理教學面臨的問題分析
科學技術時代的大背景下,網絡信息技術層出不窮,多媒體成了眾多老師“追捧”的輔助教學工具。事實上,多媒體的確是現在初中物理教學的很大助力,但是機器的便捷始終不能夠代替人的能動性,部分教師因此過分依賴多媒體,就是忽視了自身教學能力和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索的能動性,且教學規劃和設計違背了教學實際,這樣會造成教學秩序紊亂,即為了展現情景而展現情景,脫離了現實,不符合教學要求,還存在模板復制和照搬的現象,這樣根本不利于我國初中物理教學事業的發展。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情景教學新發展的可行方式分析
2.1有意識地用生活化資源進行教學導入的環節
物理學科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聯系非常緊密,生活中大多數物理現象都可以用我們的理論知識來解釋。物理科目是推動社會不斷進步的重要助力,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教師應該自然而然地將新的物理知識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然后通過這些情境將生活現象所包含的物理知識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明白生活處處暗含物理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就要求教學導入就要搭建生活化情景。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物態變化”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蒸發、沸騰、霧凇現象以及干冰的應用作為生活化案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的概念,引導學生回憶水沸騰的特點,思考為什么濕衣服在太陽照射和風力強的時候更容易干、為什么燈泡鎢絲會變細、衛生球會變小。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相關概念,并能夠總結這幾種物態變化發生的條件和特點,實現“物態變化”知識體系的有效構建。
2.2充分利用生活化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注重生活化教學,可以有效地拉近學生與物理的距離,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通過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將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經驗運用于物理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更好地參與教學實踐。例如,在講解“光現象”單元中關于光的反射與吸收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出小組探究的問題:“夏天的時候大家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冬天呢?為什么會喜歡這些顏色呢?為什么季節不同,衣服顏色的偏好也有不同呢?”在小組探究活動中,學生們侃侃而談,總結了結論:夏天喜歡穿淺色衣服的多一點,冬天喜歡穿深色衣服的多一點。通過“季節變換導致了穿衣現象的變化”的小組探究結論,教師順勢引入光的吸收和反射的知識。這樣,教師就把光的物理知識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這一節的知識:夏天喜歡淺色服裝是因為淺色吸收陽光更少,會讓人感覺更涼快;冬天喜歡深色服裝是因為深色吸收陽光更多,會讓人覺得暖和。通過這樣的生活實例教學,賦予物理知識趣味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2.3“繪聲繪色”的多媒體教學情景構建
由于初中物理教學中涉及抽象的知識較多,如果老師在課堂上以口頭講述為主,基礎不好的學生就難以真正掌握課堂教學內容。因此,教師應該在口頭講述和黑板板書的基礎上輔以圖片、圖表、視頻的形式來加深學生的印象,這可以讓學生有效地發散學生的想象力,引發他們進行思考和探索,起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情景化讓知識的抽象性轉變為具體性,為學生指明了解決物理問題的新方向,一些物理理論在字面上顯得比較抽象和復雜,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理解,而且一些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同學根本無法理解。因此,在物理課堂應設置相關情景,運用數形結合形式將抽象的問題轉化為具體情景。例如“摩擦力”這一內容是初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在中考試卷中占分數的較大比重,同時它環環相扣,影響學生學習初中力學的其他內容。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使用豐富的形式進行教學,比如利用多媒體展現生活中的有摩擦力現象產生的案例和摩擦力產生的動態過程,這樣使學生能夠更形象化地了解摩擦力,加深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2.4生活化實驗情景構建
實驗是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一項重要內容。可以說,物理教學沒有實驗操作就沒有了靈魂。身為初中物理教師,為了積極響應新課改要求,推動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融入生活實驗活動,構建實驗教學情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鼓勵學生在動手實驗時聯系生活,構建親切的趣味實驗課堂。例如,在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簡單的傳聲筒:準備兩個一次性紙杯,分別在底部打一個孔,然后把準備好的繩子,從孔當中穿過去,穿過去系緊,然后把繩子拉直,拿著紙杯的兩個人,可以通過制作的傳聲筒進行交流,這就證明了聲音需要依靠介質傳播。學生通過自主設計和動手實驗,提高了獨立完成實驗的實踐水平,加深了學生對重力勢能知識的理解。根據這一系列的小實驗和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感受動手樂趣的同時,更深入地體驗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習的趣味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基礎,構建多樣化的生活化物理教學情景。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充分把握教材內容,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正確應用課堂情景教學,以學生為本,科學地設置情境,強化學生的課堂體驗,使學生意識到所學知識的重要性,從而鞏固和提升其應用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田應豐.初中物理學習誤區及對策分析.成才之路,2021(11):86-87.
[2]康長建.初中物理學習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教育界,2020(5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