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龍
摘要: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符合小學語文這一學科的教學規律,更有利于學生實現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共同發展的教學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教師通過運用讀寫結合模式,進一步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作為語文教師,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全面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與研究,從而構建更加高效的教學體系,有效地為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應用策略
讀寫結合真正實現了閱讀寫作的兩手抓,但回顧教學工作,其依舊存在著諸多不足問題:小學生學習能力較弱,同時落實兩個板塊的教學活動,難免會對學生造成更大的學習壓力;對于寫作活動,部分學生抱有較強的抵觸情緒,不愿意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
一、舉一反三,在對比中知道文章內容
“舉一反三,讀寫結合”主要是指教師在平時備課的過程中找到與文章主旨、寫作手法相似的小短文并在課堂中引用它作為范文,讓學生閱讀并了解這些內容讓學生在不同方面知道文章所運用的主旨和手法的真正含義。這樣就能舉一反三,是他們在閱讀其他相同或者類似的文章時找到和自己所讀過的文章的共同之處并發現它們的規律。例如在教學生《春》等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其他具有相同或相似文章主旨和寫作手法的作品,讓學生了解對比并能夠舉一反三,如《夏感》《濟南的冬天》《荷塘月色》。讓學生在閱讀和對比過程中真正了解作者的想法和情感,了解故事的真實含義,體會文章的寫作手法。最后讓學生舉一反三,用對“美好景色,沁人心脾”為主旨,運用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所收獲的能力和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將自己的真實所思所想與文章結合,那么學生所寫的內容就會更加吸引人,更能引發讀者共鳴,也鍛煉了學生的寫作技巧。
二、拓展閱讀內容,積累寫作素材
閱讀是學生寫作的基礎。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學生通過看、聽、讀等方法,分析并挑選出對自己寫作有用的素材,并且在寫作中學以致用。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做基礎,寫作的時候才可以做到“下筆如有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閱讀量的提升,并且設置有趣的課堂情境,拓展知識面,讓學生收集更多的閱讀素材,為寫作打下更加扎實的基礎。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相輔相成的兩部分,讀寫結合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語文課本常常分為不同的模塊單元,每一模塊單元都有著豐富的素材。在教學中,教師不應只將教學的焦點聚焦于課本文章本身,而要引導學生在每一模塊單元下尋找同源、同類型題材的文章,以模塊單元為圓心不斷拓寬知識量。以《爬山虎的腳》一文為例,該篇文章作者為葉圣陶先生,是一篇關于植物的觀察日記。文章分別從葉子、腳的形狀、腳的樣子來具體描繪爬山虎的特點,以啟發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爬山虎的植物特點描寫相對比較細致,教師在深度剖析文章的同時,可以爬山虎腳的形狀描寫為例,要求學生尋找同類型的文章以供課堂上鑒賞閱讀。在對比分析中,讓學生學會觀察植物的細節、學習植物寫作的技巧,從而在植物寫作中能夠描繪具體的觀察細節,凸顯植物的本質特征。
三、閱讀與寫作,引導科學交流
基于新課標的指導,教師需將讀寫訓練結合實施,將日常生活作為映襯,同時拉近課內外活動的關系。可見,新課標更為側重對讀寫結合的訓練指導,關注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從學生的角度講,教師便是“無所不知”的人物,但小學生的思維相對靈活,因此教師也需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通過密切交流相互影響和補充,拉近師生的情感距離。此外學生也可在此期間拓展學科視野,實現全面的素質發展。如魯迅通過《少年閏土》等文章來記錄其幼年時期的趣事。在閱讀文章時,教師可先說出自己讀后的感受,然后讓學生分別描述自己的想法,通過交流更為深刻地把握文章的內涵。學生還可利用課余時間不斷拓展自身的閱讀范圍,掌握更多的素材和技巧來提高寫作水平。最后,教師在對學生的文章進行點評時也需對重點問題進行指導。引導學生思考,提高交流的頻率。這樣便可更有針對性地完善自身,同步提升閱讀與寫作能力,順利達成新課標的指導要求。
四、布置開放作業,拓展讀寫渠道
小學生課后的作業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學習環節,傳統的語文作業多是讓小學生課后抄寫生詞和句子,甚至抄寫課文和背誦課文。這樣的作業比較枯燥乏味,而且時間久了還容易引發小學生的抵觸心理,使學生抗拒寫作業。因此,小學生的課后作業要根據新時代的教學思維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布置語文的課后作業要做到多樣化,盡量采用開放性的作業布置模式。以《宇宙生命之謎》這篇文章為例,教師可以把課后作業布置成開放性的作業,讓學生通過觀看紀錄片《太陽系的秘密》《宇宙奧秘》來認識和感受宇宙生命的神奇,從而深化對課文的感受,還可以用繪畫的形式來布置課后作業,或者一篇小短文和日記,甚至可以是一份手工作業。教師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后作業,可以認識學生對課文所涉及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和認識情況。不同于抄寫生詞等傳統的課后作業模式,教室布置開放性作業能讓學生通過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拓展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五、結語
閱讀和寫作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要把握二者的關系,深入分析教材,把握讀寫結合點;加強教學指導,引導學生讀寫結合;扎實閱讀教學,豐富寫作訓練形式,使學生通過讀寫結合,發展讀寫能力,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潔.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科幻畫報,2022(02):67-68.
[2]陳媛.探究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