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
摘要:筆者所屬學校屬于四類中學,學校的大部分學生都屬于學困生。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任務不清晰,缺乏學習的信心。因此幫助學生尋找學習方法找到信心是教師的職責所在,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習任務具體化的實踐效果有了明顯提升。
關鍵詞:學困生;學習任務;具體化
一、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1.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理想的引領,缺乏繼續學習的信心。
2.學生整體基礎薄弱,就化學學科而言,很多學生初中的基礎知識都沒有學習。如:化學元素符號和名稱、化合價、簡單物質化學式的識記和書寫。
3.在調查中發現,除了課堂上的幾十分鐘,我們學生課后幾乎不會花時間去做練習和鞏固所學知識?;瘜W學習效果不理想變得不在乎,越來越沒有信心,慢慢開始放棄。
4.其他因素:家庭影響,交友影響等等。
二、化學學習任務具體化的措施
(一)師生交流
平時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思想動向。多對學生微笑,加強情感交流,讓學生多和老師親近。多交流學生會相信我們教師,對于學習上安排的任務也會重視。
(二)及時檢查效果
當天上課的內容或當堂課上課內容進行檢測,以默寫的形式就行檢驗,讓學生重視當天或當堂課上講授的知識點或典型題目。默寫檢測最重要的是要監督檢查。
主要采取的形式有:
1.當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檢測,以小組全部過關為主,能讓優秀生和學困生自己就能結成幫扶對子。對于個別不積極參與的同學利用課余或休息時間就行輔導,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一定要參與到設定的活動中來。
2.作業批改的形式,交上來后教師一個一個的批改,針對學生出現問題就行筆記,把問題進行分析整理。出現這樣那樣問題較多的內容直接在班上就行強調和更正。對于個別同學出現錯誤較多或者多次出現錯誤,要單獨進行輔導。
3.針對默寫出現問題,以每課一題的形式在課堂開始時進行,主要是采取簡單題目閱讀和解題的形式展開。對于重要知識點讓學生在課堂上不斷重復,引起大家重視。最后把解題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PPT展示,讓學生清楚知識點和題目相關聯系。
4.偶爾一次“抽獎”形式抽樣檢查個別的小組,讓每個組都能主動參與,但是檢查的任務會減輕。加強作業檢測的娛樂性。
5.層層檢查的形式。教師檢查組長,組長檢查組員。如果時間緊張,就會采取這樣的形式。既節約時間,又能快速完成監督檢查。
6.課堂直接提問的形式,對于個別不太愿意參與的學生,要多找機會對他進行監督檢查。主要是一些簡單且多次重復強調的內容,提問一般都能回答得上來,就能抓住機會展開表揚,增強學生的信心和情感上的喜悅感。
7.挨個檢查,并進行作業單獨安排。這種一般是晚自習,因為時間較長,對于每個學生都能輔導得到。
(三)設計目標
1.建立知識模型,讓知識清晰明了,讓學生明白每節課的知識重點和知識內容。
2.選題有針對性,一個知識點一個或兩個題。
3.復雜知識簡單化,不要把所有的知識一下全部講授出來,一步一步地講授。從簡單開始,學生接受以后,再逐一展開。
4.加強師生互動環節,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角。問題的難易程度根據學生的層次選擇回答。
5.設計多種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隨機抽獎”找同學回答問題,學困生讀題審題找關鍵詞等等。
(四)化學學習任務具體化的前提
1.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方向。學習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光靠一時的熱情是不能夠完成的,所以目標就是一面指導學生前進的旗幟。
2.樹立學生學習信心,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有信心、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幫助完成學習任務的前提。有了信心就會堅持,有了對老師的信任才會有對老師的尊重,才能堅持完成老師安排的任務。
3.制定相關的相關的學習任務安排。而且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地改變,找到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和指導工作。而且制定的計劃和相關的規定一定要按規定實施。
4.定期要找學生進行思想交流,讓他們知道老師重視和關心自己的學習,才能在學習中不斷堅持下去。
5.適當進行表揚和鼓勵。表揚的話就像冬日里的微風,讓人感受到老師的關注也是學生前進的動力。
(五)化學學習任務具體化的意義
1.幫助學生建立短期學期目標,明確每天每堂課的學習任務。學習任務清晰能夠幫助學生很快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讓學生抓住學習的重點,合理安排好時間,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取得學習效果的回饋也是學生繼續堅持學習的動力,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2.短期目標實施好了以后,學生慢慢就會形成一種狀態,長遠的學習目標也會慢慢建立。如此,就能把學科素養慢慢建立起來。
3.能輕松完成自己的學業水平考試。在學習中更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
4.面對高考,能充滿信心。有信心才能不慌張,復習有章法,最終能取得良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朱婷婷.如何提升高中化學學生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18(96):160,174.
[2]胡瓊霞.淺議高中化學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5(33):234,235.
[3]梁春鳳.高中化學學習興趣培養的重要性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