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麗
摘要: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建立教學資源生成意識,唯有如此,方能開發課堂中的各種資源,進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為動態生成教學提供多樣化的教學資源。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成資源;影響因素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結合有關的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教學方法論和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綜合分析發現,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成”情況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從教師層面看:
(一)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具體教學行為相脫節。
(二)設計教學目的時,僅注重知識目的而忽視了發展目的,對學生的學習沒有指導作用。
(三)教學計劃的編排過于陳舊,缺少靈活性。
(四)教學仍以講授法為主。
(五)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的領導地位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1.不少教師由于自身的學習能力差,直接導致其在課堂教學中不能靈活運用“生成資源”。
2.教師對書本的把握水平較低,嚴重制約了“生成資源”的完整性。
教師必須掌握教科書的目標,才能使教科書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為學生和學生提供創作的自由,從而使各種課程資源、信息資源、人文資源和情感資源得到適時的開發和使用。
3.教師在課堂上的組織水平參差不齊,致使“生成資源”的指導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教學臨場應變的能力,是一個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老師必備的一種必備能力。老師們應該注意時時地注意在課堂教學上與老師、生生的交往過程中產生出來的一些具有研究應用價值意義的一些新的信息、新的問題,并及時準確地抓住,并在實踐中予以進行相應的豐富探索與實踐創新,把這種探索創新推向縱深,增強了整個數學課堂研究的有效性。
4.“生成資源”在課堂中發揮的調節功能是由老師的社交水平決定的。
善于交流的老師,會尊敬并激勵每個同學,敢于說出自己的心聲,無論對錯。哪怕與老師意見不合。永遠不會讓孩子們的創造力在他們還沒有成長起來的時候就被消滅。對自身的缺點也不遮遮掩掩,在和同學們的互動中,找出問題并加以解答,做好聽者、參與者和幫助者。
5.教師的研究水平直接關系到“生成資源”對課堂的啟示作用。
研究的水平主要表現在:(1)老師是否能夠創造性地處理和解決復雜問題、情景和情況;(2)在課堂上,老師具有探究和策劃、反思和開拓的能力。
6.教師創新能力的強弱會直接影響“生成資源”的多樣性。
教師如果僅僅是善于課題研究設計與教學策劃能力還遠遠不行,必須要具有一種勇于改革開拓創新的精神。對其中某些方面極具有創新價值意義的知識創新的信息,可通過指導幫助學生進行重新整理概括并集合歸納成更深層次、高品位的學習資料,使每個學生個體的積極健康的性格、創造的意識、實踐的能力等獲得全面和諧而統一的發展。
二、從學生層面看
(一)作為數學課堂的創造者和發展者的學生,名不副實
如今學生已經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傾聽者”“回答者”,他們還是“提問者”“討論者”思考者”和“任務承擔者”。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生生之間的互動關系是動態、多向、多中心的。如何讓這些互動成為高效課堂呢?筆者認為應明確教學目標——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班級的課堂實際,確定教學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的起點與終點。
(二)學生的合作與競爭能力的單薄,影響了生成教學的創新性
筆者執教的是農村學校的一個班級,學生普遍表達能力差,很膽小,在課堂互動中,缺乏應有的主動性,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不能順利開展。而我所在的班級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由于父母終年在外打工,孩子們從小就與外界隔絕,沒有人和他們一起生活。這種自我封閉的方式使他們對新事物毫無興趣,往往一問三不知,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對教師的依賴性過甚。
(三)學生的自律能力不強,影響了生成教學的整體性
課堂是學校最主要的活動場地。在教師工作中,維持好的學習氛圍,是提升教育成效的一個關鍵因素。
三、從教學媒介層面看
(一)教材
教科書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樣本,是參照,是載體,但不是絕對的,唯一的教學內容。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新鮮而有活力,書本知識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善于利用課本資源進行教學設計,使之與現代教育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優化教材內容結構,增強課堂趣味性,拓寬教材容量,增加信息量。教師應抓住教科書的宗旨,對教科書中的不合理成分進行了修正,適度擴大了教材的靈活性,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了上下聯,并考慮了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延伸性,開放性,創新性,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已有的認知水平適時引導,真正發揮傳播者的作用。
(二)教學手段
在數學課堂中,老師要立足于師生、生生互動、互惠互利、立足于學生的現實。教師要充分利用多種教育方法,創設一個讓同學們熟悉或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并為他們提出大量富有理論意義的問題,讓他們自己去看、去體驗、積極投入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劉瑩. 淺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引發的思考[J]. 天津教育,2020(17).
[2]林展祝. 應用生活化教學,讓初中數學教學更精彩[J]. 華夏教師,20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