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濤 趙建紅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及班級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良好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以及滲透德育教育,對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會使學生形成高尚的品德,還會激勵其珍惜時光努力積極提升自己。但單一的教導難以達到良好的教育管理效果,班主任要積極與學生建立友好關系,讓其樂于與班主任溝通,并注重開展多樣化的教育活動,優化班級管理工作,將教育與管理巧妙融合在一起,才會取得良好管理及教育效果。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滲透
在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積極優化管理工作方式,巧妙滲透德育教育,不僅會有效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讓其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還會使班級管理工作收獲理想的管理效果。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與學生增加交流機會,注重轉變學生思想意識,并通過多樣化的活動觸動學生內心情感,才會良好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并有效滲透德育教育。
一、與學生拉近距離,建立融洽師生關系
班級管理工作離不開與學生間的溝通,滲透德育教育更需要班主任與學生建立融洽的關系,才會使管理工作良好推進。若學生對班主任有畏懼心理,就會在潛意識中與班主任保持距離,班級管理工作及德育教育工作也難以落實。要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班主任要消除學生對其的恐懼心理,有效拉近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距離。對此,班主任首先要轉變在學生眼中“嚴師”的形象,可以在平常多與學生交流其感興趣的話題,其次要注重對學生多加關心和呵護,讓其感受到班主任的親切和藹,才會使學生樂于拉近班主任,繼而為班級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譬如,當發現學生情緒低落時,班主任可以關切其為何情緒不佳;當學生遇到開心的事情時,班主任也要引導學生積極與班主任分享。當學生在學習中、生活中遇到問題時,班主任更需要伸出援手,幫助其解決具體問題或是為其提供參考與建議,讓其良好解決問題或困難,并對其加以表揚或鼓勵,給予學生更多信任和認可,會有效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建立融洽友好的師生關系。
二、借助道德模范故事,樹立道德觀念
要在班級管理中良好滲透德育教育,生硬的教導難以使學生認可和接受。班主任要幫助學生樹立道德觀念,讓其在明確道德標準,才會有效引領其主動規范自身行為,并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觀念。幫助學生樹立道德觀念班主任要講究方式方法,注重應用道德模范故事,或是引用學生身邊的故事加以滲透,使學生領悟其中的內涵及意義,會達到更理想的教育管理效果。班主任可以利用多種媒體搜集真實的教育素材,并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分享內心感受,讓其對道德模范故事形成認同感,才會有效幫助其樹立道德觀念。
譬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時間引入道德模范故事:“一名88歲的退伍老兵堅持20年為所在鄉村修了15條道路,在修路之余堅持種樹,為鄉村種下了數千棵樹;年過八旬的老人仍然發揮余熱,每天堅持拾撿道路兩旁的垃圾,以身作則感染了眾多人。”再讓學生分享對故事的感想,剖析道德模范人物身上的優秀品質。會有效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道德觀念。又如,班主任分享班級中的模范故事:“某同學每天清晨主動來到教室打掃衛生,為同學們營造了舒適清新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分析身邊的故事,同時巧妙滲透德育教育,也會觸動學生的心弦,有效幫助其樹立高尚的道德觀念。
三、組織開展課外活動,巧妙滲透德育教育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級活動是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班主任可以結合實際生活設計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帶領學生融入活動中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德育教育,會使學生良好接受德育熏陶,并讓其深度領悟德育教育的內涵,繼而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且,通過組織集體課外活動,會有效提升班級凝聚力,使學生在踐行德育的同時,深刻體驗到更多道理加深領悟,使德育教育及班級管理工作收獲理想的教育管理效果。
譬如,在植樹節之際,班主任可以組織開展“植樹活動”,帶領學生到郊外或是在學校中植樹,讓其懂得樹立的意義及影響,從而幫助其樹立保護環境熱愛家園的思想意識。或者,也可以在清明節之際,組織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瞻仰永垂不朽的烈士,講授他們的故事,觸動學生的內心,讓其深刻領悟現今的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懂得珍惜時光并努力奮斗,形成濃厚的愛國情懷等,都可以有效滲透德育教育,還會使教育效果突出顯著。對學生的發展及成長,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結語
班級管理工作是班主任重要的工作內容,同時也是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班主任要積極與學生建立融洽友好的關系,使學生與班主任拉近距離,才會為班級管理工作及滲透德育教育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另外,班主任要注重轉變生硬的教導方式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注重應用德育故事或是開展德育教育活動中,觸動學生內心,才會良好滲透德育教育,并使班級管理工作收獲理想的工作成果。
參考文獻:
[1]薛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滲透[J].中國教師,2021(S1):188.
[2]馬曉勤.淺談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滲透[J].課外語文,2019(28):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