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讀寫結合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讀寫結合的英語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雙提升,還能為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以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為研究對象,簡述了讀寫結合的教學意義,分析了讀寫結合教學的現狀。最后,結合實際案例提出讀寫有效結合的基本策略,期望能夠推動實現讀寫教學效果的最大化,為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英語;讀寫結合;現狀及策略;實際研究
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依然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學生全程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同時,對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考查方式也非常單一,過分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考查,忽略了學生讀寫能力的考查。長此以往,勢必會阻礙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隨著新課改政策的深入,對學生讀寫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需要在有效閱讀基礎上,進行相應寫作訓練,以提升學生的知識輸出能力,與新高考的讀后續寫題型相呼應。為了完成上述教學目標,教師要樹立“讀寫結合”理念,積極改善教學模式,推動高中英語教學有序發展。本文立足高中英語教學,從讀寫結合視角出發,對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進行深入闡述。
一、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的意義
讀寫結合即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實現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共同提升與進步。閱讀與寫作是共同存在、互相促進的關系,如果教師單純注重閱讀而忽視寫作,則會阻礙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如果關注寫作而忽視閱讀,學生的英語寫作則沒有任何的內涵和情感。閱讀與寫作是相伴相生的關系,教師只有明確兩者的關系,才能實現讀寫的完美結合,才能促進學生讀寫能力共同提升與發展。大量教學實踐研究顯示,只有將讀寫結合起來,才能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共同進步。而且有教育學者指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有做到以讀促寫并逐漸地實現兩者的融合,才能達到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將目光放在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上來,英語學科綜合素養包含閱讀、寫作等方面,其中學生閱讀能力支撐著寫作,反過來寫作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1]。所以,加強英語閱讀和寫作的結合對英語教學有著深遠意義。
二、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現狀
(一)教師教學意識薄弱
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過于追求進度,將英語分為不同的模塊授課。一般在教學中,教師只重視學生詞匯、語法等知識的教學,沒有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正因如此,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中沒有做到讀寫統一,阻礙了英語教學有序開展,降低了英語教學效率。
(二)閱讀與寫作時間分配不合理
要想實現讀與寫的有機結合,首先要做好讀。思考讀的內容以及方法,然后再思考寫的內容以及方式,教師甚至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要寫的內容判斷閱讀材料。同時,需要教師平衡好閱讀與寫作的時間,通過合理分配,取得最大化的教學效果。但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教師總想要兼顧更多,做到盡善盡美,實則卻不能抓住重點,無法指導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寫作內容,寫作訓練最終也流于形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單純地認為只要幫助學生打好詞匯、語法等的基礎,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就會隨之提升。但就當前英語教學現狀來看,難以取得相應的教學效果,也無法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提升。究其根源,教師采取的方法不當,無法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無法促使學生在閱讀中掌握的知識應用于寫作中,阻礙了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2]。
(三)寫作質量得不到保證
反感寫作是存在于高中生中的一個普遍現象,甚至出現了“談寫色變”的現象,即便是有些學生可以按照要求寫出內容,但依然擺脫不了缺乏內涵與情感、寫作低效的情況,無法有效推動英語閱讀教學持續開展。首先,閱讀材料多,導致學生無法抓住寫作的重點信息;其次,閱讀內容較為松散,閱讀的目的也僅僅是回答幾個問題,沒有為寫作做鋪墊,無法促進學生情感的進一步升華。如上種種,導致學生閱讀量和寫作質量不平衡,阻礙著英語寫作教學的有序開展,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三、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的有效策略
教師只有平衡好基礎知識教學和學生讀寫訓練,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學生才能將自己掌握的知識應用于寫作中,從而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本文從如下幾個方面對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策略進行了論述:
(一)將寫作滲透于閱讀中,強化讀寫結合
閱讀一直都是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受到師生的重視,然而在過程中往往忽視寫作訓練。在現代化教學理念支持下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用讀寫結合的方式,形成以讀促寫、以讀帶寫的局面。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展,教師開始積極探尋讀寫結合的策略,力爭實現兩者的有效結合,以推動英語課堂高效開展。想要實現讀寫結合效果的最大化,教師可以從內容復述、句式仿寫、閱讀話題討論幾個方面開展[3]。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The internet”這一單元教學中,可以將寫作滲透于閱讀中,一邊指導學生閱讀一邊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The internet這篇文章介紹了互聯網以及發展狀況,在分析互聯網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指出了它存在的問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厘清文章內容,完成重點知識教學,然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文章主要內容,或者指導學生表達出自己對互聯網的應用觀點,在激活學生思維的同時,為學生日后獨立寫作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接著,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總結文章句式,并以此為基礎開展仿寫訓練,以豐富自身素材,推動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How should teenage students make reasonable use of the Internet”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在思考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并以此為基礎開展主題寫作??傊?,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地將寫作技巧滲透于閱讀中,并在豐富學生閱讀內容的同時,指導學生綜合利用知識完成寫作,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雙提升。
(二)鼓勵學生廣泛閱讀,豐富寫作素材
推動讀寫結合有序開展的關鍵在于做好英語閱讀教學,即加強學生的閱讀積累,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閱讀教學。只有打好閱讀基礎,才能為學生寫作能力提升奠定基礎。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積累詞匯、語法等知識,并能夠應用于文章中來,以此來豐富自身的文章內涵和情感,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另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以增加學生的知識量,促進課內外教學的結合。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Music”這一單元知識教學中,要想深化學生對本篇文章的理解,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利用網絡搜索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人的故事,鼓勵學生參與到本節內容的學習中來,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當然,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推薦相關的英文書籍或者影視劇,比如《貝多芬傳》《莫扎特傳》等,通過閱讀英文作品、觀看影視劇,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文章內容,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英語思維,推動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除了為學生提供閱讀材料、影視劇作品之外,教師還可以開設閱讀課,通過傳授學生閱讀技巧,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閱讀交流會”,將自己閱讀中的感悟、喜歡的材料和大家一起分享,在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同時,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傊?,教師只有樹立“大閱讀”觀念,才能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三)采取以寫導讀法,培養學生掌握寫作技巧
閱讀與寫作的結合不單要以讀促寫,還可以通過寫作來引導學生閱讀。從某一視角來看,閱讀與寫作是緊密結合的整體,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模擬的過程,兩者緊密相關、不可分割。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有抓住寫作技巧與任務,加強讀寫結合教學,才能真正提升讀寫教學的有效性,達到以寫導讀、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寫作話題調動學生對閱讀的熱情,在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的推動下,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以“How can teenagers protect the environment”為主題的寫作中,可以指導學生有選擇地閱讀相關素材,以豐富自身寫作素材。再如,對于冷門話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查閱文獻和互聯網搜索的方式進行閱讀。另外,教師還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通過多方努力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實踐研究顯示:教師不僅要善用閱讀促進學生的寫作,也可以發揮協作的作用提升學生閱讀的選擇性,以實現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
(四)巧用多元教學法,提升讀寫結合教學的有效性
讀寫結合的有效應用,需要教師明確閱讀與寫作的關聯性,真正把握讀寫結合的意義。采取多元教學法,推動讀寫的結合,進一步提升讀寫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protect the environment”的寫作中,首先為學生展示與環保相關的范文,然后指導學生分析本篇文章的內容、結構和劇情,鼓勵學生將從范文中提取的信息在小組內分享,在發散學生思維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最后,要求各小組派出代表在班內展示本小組的信息,其他小組做出公平、公正的評價,以樹立起學生的學習信心。在新課改指導下的英語教學中,涌現出了眾多的教學模式,比如小組合作、翻轉課堂、生活化教學等,教師只有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況有選擇地應用,才能提升讀寫結合教學的有效性??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明析閱讀與寫作的關系,把握兩者的關聯性,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優化,提升英語讀寫教學的有效性,推動英語教學有序開展。
(五)開展思維訓練,提升學生讀寫能力
對學生思維開展有效訓練,可以提升學生讀寫能力。因此,在讀寫結合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開展大量思維訓練,一般按照認知、理解、評價、創造思維的順序進行,在這一基礎上可以將閱讀分為復述、解釋、評價、創造性閱讀,要求教師根據文本特點明確思維訓練方式,然后將寫作標準納入閱讀中來,在深化學生對文章理解的基礎上,提升學生讀寫能力。另外,讀后評價、寫讀后感也是訓練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比如在完成某篇文本內容教學之后,教師要結合文本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相應讀寫訓練,組織學生在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開展寫作訓練。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己汲取的閱讀精華納入文章中來,實現讀寫的緊密結合。而上述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深挖知識點,探尋讀寫結合的點,同時定期對學生開展訓練,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加強自身的指導作用,保證教學的有序進行,為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六)做好評價與反饋,為下一次教學提供依據
對學生文章的評價最好在課堂完成,如時間緊,可以在課下進行。注重對學生文章的評價,將結果及時地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在實際的評價中,教師要認真篩選幾篇范文,最好給出建設性的評語,注重典型性和借鑒性。要使學生明白寫作評價的標準以及高級詞匯應用的含義。在明確好評價準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互相批改,不斷完善自己文章的邏輯結構和層次。在交換批改之后,安排學生讀一遍自己的文章,查看時態是否用準確、主謂表達是否一致、句子結構是否完整等。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板塊。寫作是人類思維活動形式,也是學生情感表達的平臺。衡量學生英語學習效果,關鍵是學生的輸出能力即寫作能力。如將讀寫分割開,就犯了形而上的錯誤。因此,教師要加強兩者結合,以閱讀促寫作,以寫作指導閱讀,不斷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將讀寫結合作為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良好的閱讀是學生寫作的基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指引著學生更深層次的閱讀,從根本上提升高中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基于閱讀與寫作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關系,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教學可以實現兩者的共同提升與發展,可以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提升英語教學質量與效率,推動高中英語教學持續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劉述民.例談高中英語“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有效性[J].東方教育,2015(8):112-113.
[2]李霞.高中英語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7):96-96.
[3]陳璐曦.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21):84-85.
作者簡介:陳偉(1970— ),男,漢族,重慶彭水人,重慶市彭水縣中學校,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少數民族地區課題編號:普通高中信息化2.0校本教學資源庫共建共享實踐研究——以彭水中學為例(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2021—JZ-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