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蘊的長期積累,成就了一個民族的風貌與氣節,彰顯了中華民族的處世之道和文化價值取向,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體系。如今,這些寶貴的傳統文化理念開始走進校園,融入高中的政治教育資源和政治教材當中,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成為促進和培養高中生綜合政治素養和完善人格的寶貴財富。本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意義做出了分析,闡述在當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仍存在的相關問題,并且提出了有效應對相關問題的策略與措施,希望能夠通過實踐探究的方式,為進一步完善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以及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中教學;思想政治教學;實踐探究
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融入高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當中,這無疑是我國教育領域的一大進步,這不僅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得以廣泛傳承,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增強思想政治課堂的理論實效性,還能為當代高中生樹立正確且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提供成長的思想環境。由此可見,弘揚與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對高中教師和學生的思想健康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弘揚傳統文化的模式上做出創新的同時,也為提升我國青少年對民族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優秀文化能夠在高中學習中得到廣泛的傳承
自古以來,課堂都是盛產時代優秀文化碩果的地方,也是傳承歷史優秀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每個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都是確保這個時代能夠穩定發展與進步的基礎核心之一,只有將思想政治的主陣地保護好,才能讓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學習到我國最先進的思想政治理念,樹立起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在我國,眾多的歷史典故、偉人事跡以及其中蘊含的精神都以傳統文化的形式保留下來,這些寶貴的歷史財富理應進入高中校園的教材,也理應被我國的青少年學習與傳承。例如,“義利合一,志功合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厚德載物”等,每一句話都能引申出一個故事和一種人性的光輝。將這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材當中,不僅能夠為課堂教學提供廣泛的精神食糧,也能夠激發孩子們的愛國情懷,了解我國五千年來讓人為之感嘆的文化底蘊。這些寶貴的歷史財富需要有人去學習、去汲取,他們不應該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丟棄,而是應該更好地去發揚光大[1]。因此,在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歷史的一種延續,更是我國青少年能夠有效傳承華夏精神以及中華優秀文化的必然要求。
(二)能夠幫助當代高中生及教師樹立正確的“三觀”
高中階段,正是青少年逐漸完善自身人格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學校有義務將最好的政治理念和價值觀念灌輸給這些即將步入社會并且要創造社會價值的人群。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有著眾多的道德要求和人格理念的忠告,這些理念將對高中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不僅能夠讓高中生樹立文化自信,還能使其以辯證的角度來看待“忠、孝、義”等相關的價值觀念。此外,教師在這些融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政治教材中也能學習到提升自我的知識,明白“尊師重道”的道理,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養,還能學習到如何同高中生更好地相處,敢于把教師的責任真正地扛在自己的肩膀之上。這種師生共同進步的和諧校園環境,將是推動我國高中教育體系進一步完善的重要動力,也是推動中華優秀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重要實踐基礎。
(三)能夠使高中生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當代的高中生作為擁有五千年歷史的華夏子孫,應當為我們所擁有的中華文明感到無比的自豪,對于國外的文化要抱有學習的心態,但是不能有崇洋媚外的思想。在學習別國文化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弘揚我國傳統文化,這也是千百年來每一代人都在努力做的事情。為此,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體系當中,能夠有效地增強當代高中生的民族自豪感,建立起屬于他們的文化自信,真正意義上做到推進中華文化創新發展,講好屬于中國的故事,傳播好屬于中國的聲音,闡釋好屬于中國的特色,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能夠在我國的青少年中做好傳承,還能夠在世界的舞臺上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2]。
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當前,國家與民族越來越注重文化傳承的問題,而在我國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這個問題尤為明顯,分析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入手,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
對于被教育者也就是高中生來說,這個階段是他們人生的關鍵時期,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知識點的記憶,不能做到學以致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難以通過考試來考查的,由于高考的重要性,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針對考試知識點來開展教學活動,會注重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與背誦,而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學生的考試并無幫助,與應試教育缺乏契合點,在教學中缺乏對傳統文化的講解。這就導致了我國大部分的高中生不了解優秀的傳統文化,也缺乏研究的興趣[3]。
對于教育者也就是從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師來說,我國的教育體系一直處于不斷改革發展的過程中,這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水平有了新的要求,同時對學生的成績考核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為了提高課堂質量,就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成績方面,而忽略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以及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
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策略與建議
(一)教師應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是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中的關鍵人物。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知識內容博大精深,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十分有利,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重視傳統文化的教學,這對提升高中學生的文化素養十分必要。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教師的教學理念中,例如,可以進行集體備課、教師研討和創建教研學會等方式培養教師的師德修養、人文學養,增強教師的“文化自覺”意識。讓弘揚傳統文化融入教師的日常教學行為之中,并且在當前時代的要求下,要在保留文化精粹的基礎上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承方式,讓中華幾千年文化精華得以保留,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貢獻。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傳統文化的教學
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內容較多,學生需要大量記憶,所以傳統課堂的單一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枯燥無趣,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習效率極低。為了有效地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探索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興趣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中國共產黨革命道路的探索進程這部分內容時,從文字敘述中學生很難共情,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式,利用學生喜歡的形式教學,可以組織觀看紅色題材電影進行歷史內容的學習,在觀看電影時能夠將學生帶入那個時代,結束之后可以組織學生發表自己的感想。另外,我們的傳統節日也非常多,到了特定節日之前,可以給學生布置搜集資料的任務,并且將搜集到的資料做成PPT或者手抄報,在課堂上展示,讓學生在搜集資料和創作的過程中加深對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認識[4]。
(三)探索課堂教育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契合點
在大量的教學實踐與研究中發現,高考對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我國進行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高考對新課程改革的健康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經過長時間的檢驗,高考目前是較為公平與科學的人才選拔方式。在尋找課堂教育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之間的契合點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教材中的傳統文化進行整理,整合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精髓,并且將這些內容與課堂知識點結合起來進行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活動,同時教師也可以對歷年的高考真題進行收集整理,找出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題目,再結合傳統文化知識內容,在課堂上展開分析和拓展,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考內容結合在一起,在有效地應對高考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四)針對教師進行優秀傳統文化培訓
學校要重視教師的傳統文化知識素養,要定期開展專題教育培訓。首先要提升教師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只有教師全面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夠有效地將其融入教學中,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全面地提升高中生的文化素養。在組織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進行傳統文化知識培訓時,不能只是走流程,一定要建立起有效的考核制度,避免培訓活動的形式化。同時,組織教師培訓時也要注意形式的多樣化,提高教師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認同度[5]。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也能夠培養起屬于教師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五)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可采用啟發誘導、因材施教和對比分析等方式。要讓高中學生在思想政治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就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我們重要的節日進行教學和課前作業的布置,以學生常見的生活元素進行啟發式教學。這些方式比較符合高中生的認知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高中生對于思想政治學習的積極性。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必須重視這種差異性,并且要正確對待,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要采用常規教學手段,而對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進行額外知識的補充,提升優秀學生的知識面。在采用對比分析法進行教學時,首先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縱向對比,讓學生深入認識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觀念的異同,然后再進行橫向對比,進行中外文化的異同比較,從較為全面的角度,認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六)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載體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地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充滿傳統文化氣息的校園文化能夠起到促進作用,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開展傳統文化教學與融入的重要輔助手段。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氣氛可以從建筑風格入手,建筑設計中可以融合傳統建筑風格,讓高中生從踏入校園開始就接受傳統文化的沐浴洗禮。校園教學樓、道路名稱等也可以融入傳統文化要素,例如,誠信路、勤學路等[6]。以這些形式將傳統文化滲透在校園文化中,創造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民族的瑰寶,更是世界文化的財富,它的發揚光大需要每一代的青少年予以傳承,而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科學地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體系當中,無疑是非常值得教育領域為之努力推廣的新型教學模式。在高中校園中,青少年要樹立起屬于自身的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自豪感。思想政治的學習,能夠讓他們切身地了解到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現實意義。在此基礎上,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還能夠提升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我們應該積極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體系當中,為促進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以及新一代青少年的茁壯成長而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李國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4(7):67-71.
[2]周曉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研究[J].高教學刊,2015(15):169-170.
[3]王文德.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探討[J].學周刊,2015(36):39-40.
[4]戴曉玲.基于學科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設計:以“價值與價值觀”課堂教學設計為例[J].教育觀察,2014(22):83-111.
[5]胡昕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4(24):45-48.
[6]遲成勇.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融合[J].思想理論教育,2014(12).
作者簡介:劉媛美(1990— ),女,漢族,四川隆昌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州吉木薩爾縣第一中學,中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考試中心立項:2021年自治州“以校為本”小課題(課題編號:WZ2114)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