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艷
(成都東軟學院,四川 成都 611844)
自習近平主席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堅持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重要指示以來,“課程思政”這一概念已經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不應只局限于傳統概念中的“思想政治課”,而應貫穿于整個專業課程體系。就目前關于“課程思政”的研究來看,大部分的“課程思政”建設還停留在單一課程上,還沒有形成基于整體專業課程體系的“課程思政”教育體系,因此,構建相對完整的專業課“課程思政”體系,具有較大意義。
“課程思政”不是完全等同于“思政課程”,作為非專門思政課程的專業課,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始終是其基礎、主體和核心,自始至終,都應把專業知識、技能作為主要的授課內容,在此基礎上,再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授課內容中,要避免出現為了進行“課程思政”而縮減原本的課程知識之類的“矯枉過正”、“本末倒置”的現象。
專業課“課程思政”不是“為了思政而思政”的刻意行為,需要自然地將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講授進行融合。一方面,當代大學生以“95 后”、“00 后”為主體,其特征之一就是追求思想獨立、重視個性、崇尚自由,敢于質疑和挑戰“權威”,對說教式的、“冠冕堂皇”的思想灌輸有著天然的抗拒和抵觸,對這類群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專業課的主體授課內容始終是專業知識,不能刻意地、突兀地進行思政教育,而是應該將思政教育的內容和專業知識的講授有機結合起來,由專業知識自然而然地引入思想教育,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引導學生樹立符合社會發展和時代特征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這種理解下,“課程思政”的覆蓋面非常廣,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到職業道德、責任感,皆可納入“課程思政”教育的內容。例如,在《市場調查》課程中,可以在講解相應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法制”、“誠信”等內容的教育,并通過小組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進行“團隊合作”教育;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可以通過講解中國古代文化中蘊含的人力資源管理思想,讓學生認識到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堅定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在談及“思政教育”時,教師們往往更容易傾向于思考如何去“言傳”,即如何在課堂上通過講述進行教育,但事實上,教育不僅限于“言傳”,還有“身教”,除了語言講述,教師的行為同樣是“課程思政”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體育教師完全可以不通過言語去刻意講解,而是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體育”本身所蘊含的特質,對學生進行“拼搏”、“吃苦”、“不輕言放棄”等思想教育。
TOPCARES 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是成都東軟學院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探索IT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所形成的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學校按照“朝什么方向教、教什么、誰來教、怎么教、用什么教、教得怎么樣”的思路,結合國家戰略發展要求、區域行業經濟發展要求、家長學生實際需要、國家專業標準、行業標準及學校發展要求構建了以八個一級指標的英文首字母命名的“TOPCARES”能力指標體系為核心的一體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整個“TOPCARES”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中,學校借鑒國際先進的工程教育理念,構建了涵蓋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的一體化能力指標體系,包含8 個一級指標、34 個二級指標、126 個三級指標,除專業能力培養外,特別強調德育為先,可以看出,一級指標中“態度與習慣”、“責任感”、“價值觀”等都是思政教育相關指標。
表1 TOPCARES 一級能力指標
在此基礎上,成都東軟學院各個專業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及人才培養需要,結合“TOPCARES”能力指標體系,確定專業能力指標體系,并層層分解對應到課程、項目、專題、活動等教育教學環節。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成都東軟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TOPCARES 專業人才培養能力指標體系包括8 個一級指標、34 個二級指標、70 個三級指標,其中思政相關三級指標十余項,涵蓋個人態度、職業道德、責任感、社會公德、遵紀守法、愛國主義等多個方面,并與整個專業課程體系形成了一一映射,保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落實,如圖1所示。
圖1 市場營銷專業能力指標與課程體系對應Mapping圖(局部)
然而,從專業能力指標體系可以看出,單以TOPCARES 能力指標作為“課程思政”指標還存在不足,例如對思政元素的覆蓋面還不夠全面,大部分指標針對的是敬業、守信、實事求是等個人品德,而文化認同、歷史觀等內容相對缺少,因此,筆者結合成都東軟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實際情況,分析、歸納出了相對明確、統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模塊,包括四個一級指標,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命名,體現出由微觀到宏觀的層層遞進,細分為個人品德、科學素養等十五個二級指標,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思政”指標體系
在構建“課程思政”指標體系的基礎上,課題團隊對成都東軟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課程思政”進行了設計和實施,部分課程映射情況如表3所示。
表3 成都東軟學院市場營銷專業部分課程“課程思政”知識點映射
對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的設計可以讓學生親身“實踐”思政教育,從而提升其思想認識,以成都東軟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為例,除了傳統的講授法、練習法等方法之外,大部分課程都根據自身情況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通過小組教學法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通過角色扮演法對學生進行“敬業”教育等。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這意味著“課程思政”高校專業課程建設的必由之路。事實上,經過總結和梳理可以發現,大部分的高校教師其實都曾經、或正在專業課授課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進行著思政教育,只是欠缺系統化的設計和常態化的實施。作為高校教師,做好“課程思政”需要首先對“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有正確的認識,從思想上認同、重視,積極主動地進行“課程思政”建設;其次需要對課程進行深入分析,解構課程知識點,發掘專業知識、技能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點,科學合理地構思、設計思政教育內容;第三,需要創新教學方法,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