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琳
問卷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173份,發放范圍全國各個地區,三級醫院占比最高67.05%,二級醫院占比27.17%,其他占比5.78%,人員涉及較廣泛,醫生占比28.90%,護士占比19.08%,醫技占比7.51%,行政人員占比44.52%,其中:會計人員占比3.47%,后勤人員占比6.94%。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無論是手術室成本還是手術項目成本,大多都認為,包括手術室耗材,供應包消毒費,設備折舊,機器維修,水電運行費,器械購置費。對手術人員工資的分類歸屬,認識有較大差異,90.17%的人認為是手術室成本,高于71.68%的人認為是手術項目成本。

表1 手術室項目成本核算認識的調查結果

表2 手術室項目開展情況的調查結果
開展手術項目成本核算十分必要。
手術項目涉及的經費及手術項目成本的分攤動因(見表3)。

表3
1.人力成本的分攤測算。
(1)手術項目協助執行人力成本,涉及麻醉準備階段,手術操作階段兩個步驟。假設,所有手術準備步驟及時間一樣,規范流程,那么平均一臺手術麻醉耗用的人力成本一樣。各類人員的耗時*手術臺數=總耗時。則:
麻醉醫生單位耗時成本=全年人員經費/總耗時=單位耗時成本;
護士單位耗時成本=全年人員經費/總耗時=單位耗時成本
其他人員單位耗時成本=全年人員經費/總耗時=單位耗時成本。
次均一臺手術,次均成本=麻醉醫生單位耗時成本*耗時+護士單位耗時成本*耗時+其他人員單位耗時成本*耗時
計算結果見表4。

表4 手術項目單次人力成本計算表
次均一臺標準手術的手術室人員成本為=171.70+209.61+11.33=392.64元
(2)手術操作項目主刀醫生人力成本的分攤核算。按照醫生平均工資計算,假定70%的工作量績效的60%考核屬于與手術相關,即選取手術科室醫生的平均工資除以月平均手術量,即得每臺手術的醫生人員成本。
在2020年,按照手術麻醉系統統計臨床手術室科室手術(見表5)。

表5 各科手術臺次的匯總及折算
按照,一級手術為單位1,二級1.2,三級1.4,四級1.9,折算手術臺數
如果,婦科平均醫生人均績效和工資合計月均25000元,則70%的工作量績效的60%考核屬于與手術相關,則
年醫生人均收入=25000*70%*60%*12=84000元。
年手術則算3352.5例,則一例一級手術醫生人力成本=84000/3352.5=25元,手術級別不一樣,醫生職稱不一樣,需要配合的醫生人數不一樣,手術醫生人力成本需要乘以對應系數。
2.房屋及設備折舊的分攤測算。手術間面積及設備總額成本可為手術項目的直接成本,其他公用房間的面積及設備總額為間接成本。梳理手術室房間類型面積.
假定房屋折舊(每月)折舊額為14000元,按照面積比列將14000元直接分攤到各房間所耗用的折舊成本,再將業務用房分攤的總折舊額,按照手術用房的面積進行間接分攤至各手術間。
3.其他水電保潔運營成本的分攤測算。手術室運行成本按照成本分攤的相關性原則,統計各類費用及分攤依據如下,進行次均臺次成本計算(見表6)。

表6 其他運行成本的臺次成本
4.耗用不可收費手術器械分攤測算。手術器械是在手術過程中使用,由手術室統一領用,消毒,發放使用。這些器械均可以重復使用,其成本核算可以按照使用頻次,單獨核算按均次記入成本中。使用頻次為手術室器械管理人員和各臨床科室醫務人員,按照實際經驗常規操作次數,估計核算。不同醫院器械購進單價不同,使用頻次估算不同,單位成本也不同。
5.以婦科剖宮產手術為例的手術項目成本。
(1)手術類型:剖宮產為二級手術,成本系數為1.2。
(2)手術麻醉類型:需要不帶插管的全麻準備,全身麻醉(不含氣管插)消耗材料成本132.38元,
(3)手術操作間:由于情況緊急在8號手術間進行手術。
8號手術的房屋折舊3.36*1.2=4.03元,設備折舊71.18*1.2=85.42元,運行成本中,保潔等費用8.3*1.2=9.96元,水電維修等費用15.62*1.2=18.74元,人員培訓及其他費用15.63*1.2=18.76元。小計136.91元。
(4)執行科室:產科(產科人均假設與婦科一樣,執行人員:醫生2名,其余為手術室人員。醫生人員經費為25*2*1.2=60元,麻醉醫生人員經費為171.7*1.2=206.04元,手術室護士人員經費209.61*1.2=251.53元,雜工人員經費11.33*1.2=15.6元。小計531.17元。
(5)消耗材料:材料包含可收費和不可收費,材料合計消耗456.74元。
(6)消耗供應包:主要需要腹部包、疝械、手術衣、大孔巾、鹽水盆、產鉗、小棉墊各1包。根據消毒供應包成本庫小計成本為100元。
(7)使用器械:估計所需器械重復使用費為50元。
最終匯總一臺剖宮產手術消耗成本為1274.82元。
由此得到不同科室、不同手術、不同手術間、不同材料耗用等,在相同的手術室人員準備配合的前提下,進行次均成本的組合得到不同手術的成本。
人員成本的測算上,僅僅區分為麻醉醫生、手術護士、手術醫生,其他麻醉醫生也是有不同的麻醉操作方向,手術護士也有專職的麻醉護士,這些在前期調研中,科主任護士長有提到,但是,核算時尚未找到合適的系數或是比例進行細化區分核算,手術執行中的耗時也統一化,沒有精細到每一類手術,每一步流程,次均成本準確性有一定影響。
本研究以手術臺數作為次均主要變量,但對手術類型的折算時,僅考慮了手術級數,對手術的技術難度,風險系數沒有進一步地考慮,對手術項目是分為操作類和治療類也沒有加以區分。執行地點也統一假定在手術室。對結果的核算準確性有一定影響。
這種核算方法適合,固定成本較大,時間消耗成本較大,活動流程規范,人員配合度高,病種分類清晰,尤其是手術科室成本為醫院的醫療活動的核心,勞動密集,分工協作性強,專業化程度高,活動時間爭分奪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