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麗 翟春梅 田 園 吳麗紅 劉 鵬 孟永海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實驗實訓中心,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中藥學專業需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面向行業需求為人才培養目標。顯然,中藥學實驗是培養學生科研思維、創新能力的主戰場,優質的實驗教學是實現培養經濟社會發展和中醫藥事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中藥學專門人才的重要環節。本研究以項目化學習為主要方法,強化課程思政元素,探索與實踐了一種能夠全面實現實驗技能、科研創新與中醫藥文化思維等多方位能力培養的中藥學項目化實驗教學設計與方法。
圍繞中藥學專業特色和培養目標,中藥學專業主要開設中藥化學、中藥藥劑學、中藥鑒定學、中藥炮制學、中藥藥理學、中藥分析學等實驗課程。每門實驗課具有相對獨立的培養目標和實驗內容,體現出各自不同的特色。但這些實驗課程卻均以中藥的應用與研究為主線,從多維角度訓練學生的中藥學專業能力。這些實驗教學內容均是基本的、局部的(課程目標不同)、零散的、以解決中藥學研究中某一部分知識和技能為目標的訓練,難以融會貫通于藥學研究的實戰能力。在實戰的中藥科研與生產中,則要求學生綜合應用多課程技能與方法,解決實際的科研和生產難題,需要實驗教學工作者對實驗教學內容與方法進行改革,提升學生的綜合專業能力,以適應未來高階性、創新性的科學研究任務的要求[1]。
“課程思政”視角下中藥學項目化實驗教學融合多元化的思政元素,是高階性知識技能、綜合創新能力及中醫藥文化自信三位一體的改革與嘗試。其改革的內容與實施是以訓練高階性知識與技能為基礎目標,以培養學生專業綜合(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創新設計等)能力為核心目標,以樹立中醫藥文化自信為德育目標。
在教學內容與設計上,教育工作者應圍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方法和手段,全面提升學生實戰能力、創新能力和科研思維,突出中藥現代化和產業化服務的指導思想,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突出科學性、先進性和時代感,充分反映中藥學學科的新進展、新成就,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2-5]。教育工作者應基于中醫藥文化思維底蘊,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培養具有中醫藥思維、創新科研思維的中藥學專門人才。
人才培養首先要實現立德樹人?!坝恕毕取坝隆?,注重傳道授業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機統一[6-9]。通過融入思政元素,促進學生對中醫藥的深度理解,促進中醫藥認知體系形成和思維方式的培養。在中藥學專業實驗教學引入課程思政元素,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堅定學生理想信念,提升立德樹人的成效[10-12]。
教師應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經典、關注傳統與現代藥學發展歷史與新動態,提取與凝練富含教育價值與思政元素的內容,對知識技能教學內容加以完善與豐富,促進教學內容的感染力,注重知識性和趣味性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學習主動性。工作中應滲透課程思政元素,踐行思政教育理念,實現“課程思政”育人的目標[13-14]。如,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研究案例中,其團隊根據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記載獲得重大提示,采用冷浸法成功提取青蒿素,才有了抗瘧新藥的一系列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可以此為思政切入點,體現認真嚴謹、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和不畏艱難、獻身醫藥事業的責任擔當。
中藥學項目化學習方案可有效整合中藥學專業各門實驗課程內容相對獨立、零散的技能訓練。通過精選的項目化實驗設計與實踐,可實現中藥化學、中藥分析學、中藥藥劑學等多學科能力的協同訓練和內容有機連接,有效促進學生實戰能力的提升和高階性科研任務的解決能力,強化了學生中醫藥科研思維和創新能力訓練[15-22]。
教師應精選當前成熟的、影響力大的、涉及專業知識全面的、能充分體現中醫藥創新能力和科研思維的案例,以實現實驗技能、科研創新能力與中醫藥文化思維等多種能力訓練的中藥學項目化實驗教學設計與方法。如,引導學生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為中藥學研究指導性法規,選擇2020 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記載的雙黃連有關制劑設計項目化實驗,主要包括雙黃連口服液、雙黃連片、雙黃連顆粒劑等多種制劑標準,內容涵蓋中藥藥材基源、提取分離、制劑工藝、質量控制、炮制方法、功能主治,綜合性實驗內容幾乎包含了所有中藥學專業骨干課程的訓練內容,同時又能使學生真正理解科研實驗的整體性和嚴謹性,以整體的實驗設計全方位訓練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融合思政元素的中藥學項目化實驗教學設計是包含全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一種嘗試,以促進學生全面實現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思政目標一種項目化實驗教學設計,能較好地體現出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實驗教學改革,具體設計與實踐見圖1。本文以“雙黃連等多種制劑藥學研究”設計綜合性實驗為例,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得到實踐學生的一致好評。

圖1 融合課程思政元素的中藥學項目化實驗教學設計與實施
實踐中設計與整理與項目化實驗密切相關的思政元素并應用教學,如雙黃連系列制劑為黑龍江省原創性現代中藥制劑,其輝煌業績與成就充分體現了黑龍江省老一輩藥學研究人員集體智慧的結晶,學生應以老一輩中藥科研人員為榜樣,學生有責任提高自己,為黑龍江省醫藥產業的再次輝煌貢獻自己的力量。雙黃連主要之一的黃芩,可引申至李時珍“藥中肯綮”黃芩的歷史淵源,建立中醫藥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等。見表1。
項目化學習方案設計內容主要包含兩部分,一是綜合性藥學知識性實踐內容,二是設計性實踐內容,二者交互雙向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與設計創新。如雙黃連口服液、雙黃連片、雙黃連顆粒劑等制劑項目化實驗,涉及中藥材基源、提取純化、中藥制劑、質量控制、炮制方法、藥理藥效等一整套中藥基本科研實踐內容,同時設定學生自主學習設計教學環節,拓展學生的科研設計能力和思維。建立完善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自主學習設計環節、學習資源、教學測量預評價、教學反思與改革等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以虛擬仿真實驗為學生自學基礎,教師引入雙黃連系列制劑的項目,學生在實踐中掌握中藥研究和生產基本方法和內涵,同時實驗環節融入以5W1H 分析法[23-24]、討論式、問題式、文獻調研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時刻強化課堂思政,引導學生形成獨立的科研實驗能力,訓練其自我學習能力,實現課程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思政目標。
本文舉例的教學設計與改革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2017、2018 級中藥學專業學生中順利實施與應用,學生在開放性、創新性研究氛圍下順利進行了有關雙黃連制劑的一系列藥學實驗實踐活動,并進行了改革效果的反饋評價。
對我校2017、2018 級中藥學專業學生(92 名)進行問卷調查(均為多選),結果顯示,有關學生調查信息1 中“你參加的融合思政元素的中藥學項目化實驗教學中(思政元素方面)”,選擇“很好地融入了思政元素”占比75.00%,“促進了中醫藥文化自信”占比90.22%,“思政元素體現一般”占比16.30%,“沒感覺思政元素”占比4.00%,“對自身的文化自信沒有提高”占比1.09%。
反饋信息2 中“融合思政元素的中藥學項目化實驗教學活動(課程設計方面)”,選擇“教學內容設計合理”占比88.04%,“教學方法新穎有效”占比82.61%,“教學內容設計一般”占比8.70%,“教學方法陳舊,無明顯提高”占比3.26%。
反饋信息3 中“融合思政元素的中藥學項目化實驗(能力提升方面)”,選擇“能提高實驗技能”占比76.09%,“能強化基礎知識”占比82.61%,“能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占比70.65%,“能促進中醫藥文化思維”占比70.65%,“沒明顯提高自身能力維”占比3.26%。
反饋信息4 中“融合思政元素的中藥學項目化實驗(綜合評價)”,選擇“拓展了學術思路”占比88.04%,“提高了發現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占比79.35%。“培養了自我學習能力”占比72.83%,“激發了探究科學問題的熱情”占比57.61%,“增強了中醫藥的文化認同感”占比65.22%,“沒感覺”占比1.09%。
綜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正向平價結果均超過70%,平性評價結果20%以下,負向評價結果均低于5%,絕大多數同學認為拓展了自己的學術思路,提高了發現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自我學習能力,激發了探究科學問題的熱情,增強了中醫藥的文化認同感。
無論是學習還是研究,要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理支撐與理論創新。中藥學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新形勢下,大學課程急需改革傳統教學模式與觀念,培養目標從知識型向創新型、應用型人才轉變。站在“課程思政”視角下,中醫藥學具有得天獨厚的課程思政優勢,將“課程思政”與項目化設計引入中藥學專業實驗教學,實現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的多元統一。在社會大變革、文化大繁榮的時代,既要樹立科學的思維,也要樹立創新的思維,以新思維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謀求新發展、以新發展推動新方法,以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實現中醫藥學的創新發展[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