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紅 余森艷 王強 彭金云 盧珍蘭



關鍵詞:教學實驗室;食品專業;實驗室管理;課程思政
近年來,食品工業發展迅速,伴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斷出現,人們對食品領域的關注度也逐漸提高,全國很多綜合性大學及農林院校均設置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1],以滿足社會對食品類專業人才的需求。廣西民族師范學院于2015 年開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隨著近年來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給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管理也帶來了一定挑戰。由于食品專業實踐性和綜合性非常強,學生的專業課程實驗包括食品工藝、校內綜合實訓等不同內容,再加上實驗室每年的開放實驗項目、專業學科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畢業設計等活動不斷增多,使實驗室安全管理問題日益凸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多次強調,高校各門課程都肩負著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要解決好各類課程和思政課相互配合的問題[2]。作為工科門類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均需要借助實驗實踐教學來完成[3],因此,在教學實驗室管理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可以較好地為學生成人成才提供助力與平臺,使學生在專業操作技能、職業道德素養、安全責任意識、創新應用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鍛煉與培養。目前,關于食品專業教學實驗室管理與課程思政融合的研究還比較缺乏,本文結合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食品專業教學實驗室日常管理,探索在管理實踐中助力課程思政的舉措與途徑,以期為食品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更多借鑒與參考。
一、食品專業教學實驗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實驗室資源緊張
目前由于教學實驗室數量及投入經費有限,不可能每門實驗課單獨安排一個實驗室,我校食品專業主要按照實驗課程內容進行基本的實驗室分類設置與管理。例如,食品分析、食品化學實驗等需要用到較多化學試劑和分析儀器的實驗課程,可安排在同一個實驗室開展教學;果蔬貯藏保鮮、果蔬加工類的實驗項目安排在一個實驗室;焙烤類、肉制品加工類的實驗項目因原料差異較大需分別安排實驗室;精密儀器設備因使用頻次不是特別高且價高易損,需單獨安排實驗室。通過如此設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教學實驗室的管理,但同時也存在較多問題,例如,實驗室使用時間安排緊張,里面的儀器設備及耗材有時存在不夠用或損壞的情況,學生參加科研或學科競賽時較難申請到實驗室等,這些都給實驗員課前準備、實驗室管理、學生實踐等帶來了很大壓力。
(二) 安全意識問題
每年新生入學時,學校會安排專人給新生開展實驗室安全教育活動和理論考核,學生考核通過后才有資格進入實驗室。但這些安全教育活動偏向于一些通識性的安全教育[4],例如,防火、防盜之類,缺乏針對性,導致學生真正進入實驗室后仍可能產生安全問題。雖然食品專業實驗項目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問題沒有化學化工類實驗項目那么嚴重,但安全無小事,高壓滅菌、蒸餾、干燥等需要用電的實驗項目依然存在安全隱患,甚至玻璃瓶在常壓狀態下加熱殺菌時也可能發生爆炸,如果師生安全意識淡薄或操作不規范也極易產生重大安全問題。
另外,食品專業的實驗課內容通常要用到大量生鮮食材,例如,蔬菜、水果、牛奶、肉類等,如果保存不當可能會導致食材腐敗變質,也容易招來螞蟻、蟑螂等,產生食品安全隱患,如果學生做完實驗后需要對實驗產品進行感官評價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食品工藝學之類的實驗項目學生一般會獲得樣品,例如,餅干、糕點、肉松、水果干等,這些實驗樣品通常不會添加防腐劑,如果學生帶回宿舍放置過久或貯存不當導致樣品變質,學生未覺察而食用也可能會產生食品中毒等安全問題。
(三) 教學實驗室多重使用時管理存在難度
目前,教學實驗室除了用于實驗課程教學之外也是師生科研、專業學科競賽、畢業設計等活動的重要場所,在監管等方面存在較大難度。例如,有的學生在實驗結束后沒有及時清理未使用完的食材,或將食材直接貯存于冰箱后長時間不聞不問;有的學生將實驗成品放置于實驗室既不標明存放時長,也不及時清理,這樣既占用了實驗室資源也給清潔衛生帶來了不便;有的實驗室承擔多門實驗課程的教學任務,部分原料或半成品的堆放也給后來者開展實驗教學造成困擾。
以上這些問題不僅不利于食品專業教學實驗室的管理,也難以發揮實驗課程教學中實踐平臺對學生的思政教育與引導作用。
二、食品專業教學實驗室管理助力課程思政建設對策
要使課程思政建設落到實處必須借助合適的平臺進行實踐,表1 中概括了食品專業教學實驗室制度管理、安全管理、隊伍管理在思政建設方面的融合點,有助于專業任課教師在實驗課過程中將授課與育人育德有效結合。
(一) 進一步規范教學實驗室管理制度
為了保障教學實驗室的正常安全運行,在實際工作中需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包括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制度、新生實驗室安全準入辦法、教學實驗室管理辦法、實驗室安全管理實施細則、學生實驗守則、實驗室申請與審批制度、生鮮物資采購管理制度等。學生第一次進入實驗室時任課教師要做好示范,主動與學生一起學習相應的管理制度,并在實驗操作過程中隨時關注實驗動態,防患于未然,讓教學實驗室管理制度落到實處。
同時,為了更好地監察實驗室運行現狀,建立實驗室期初、期中、期末常規管理制度,由院校分管領導帶隊、實驗室管理員參與,一起巡查所有教學實驗室,每個學期至少巡查三次,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并存檔備查。期初檢查內容主要包括安全責任體系等相關制度文件、實驗室安全管理等相關材料、實驗室安全宣傳教育等材料、實驗室安全檢查臺賬、實驗場所安全與日常管理、用水用電用氣基礎安全、危化品安全管理等,以確保實驗室在新學期的教學工作能順利開展和教學秩序能正常運行;期中檢查內容主要包括實驗教學運行情況、消防安全、設備運行、安全管理等;期末檢查內容主要包括危險化學品安全、實驗廢棄物處置、水電安全、設備使用安全、防火防盜防鼠等,杜絕寒暑假期間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表2 概括了食品專業教學實驗室管理制度與思政建設方面的融合點或成效,當師生都重視并自覺遵守制度時,也相當于扣好了思政建設中的第一粒扣子。
(二) 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
一是完善實驗室的硬件配套設施,如滅火設備、電線電源、有毒或危險化學試劑的專門存放柜等,并定期檢查維護、專人專管,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同時,也要抓好學校各類項目平臺建設契機,合理補充必要的實驗儀器與設備,保障實驗教學正常開展。
二是對食品專業教學實驗室做好防蟲防鼠管理,并建立專門的冷庫用于大宗生鮮原料貯存,同時在每個實驗室放置冰箱用于小宗生鮮食材暫時存放,實驗員與任課教師做好對接和定期清理,避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每次實驗課結束后任課教師也要及時引導學生做好實驗室和實驗用具的清潔衛生工作,并將物品歸類擺放整齊,最后一個離開實驗室的人員要切斷必要的電源和水源、關好門窗,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安全責任意識。對于可食用的實驗樣品,任課教師要做好合理安排,在制訂原料食材購買數量時,既要保證完成教學任務,又不能有太多剩余,盡量在現場感官評價時食用完畢,如果略有多余,學生帶走時要引導學生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提醒他們盡快食用,千萬不能食用已發生變質的食材。
三是加強試劑與耗材的臺賬管理及有效使用。對于有毒有害試劑出入庫要做好記錄,回收或廢棄時要統一處理。對于食品專業常用耗材,實驗員要在跟蹤管理的基礎上做好及時采購與補充的工作,實驗課教師也要提前做好估算,本著節約原則在保證實驗教學正常開展的前提下盡量不要浪費,同時也要教育好學生哪怕是一張稱量紙、一片pH 試紙都來之不易,要懂得珍惜,學會物盡其用,這樣學生在獨立開展實驗項目時也會格外重視與珍惜實驗室的一切物品。通過平時做好這些瑣碎之事也能給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帶來便利。
表3 概括了食品專業教學實驗室安全管理與思政建設方面的融合點或成效,主要從細微處著手將思政建設落到實處。
(三) 重視實驗室管理隊伍建設
培養一批實驗室學生骨干助理,實驗員經常帶領并指導這些學生一起開展實驗課教學準備工作,如試劑的配制、實驗物品的整理與擺放、耗材的申領等,安排學生做好實驗室預約登記、實驗室安全衛生巡查等。一方面,培養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增長他們的知識才干;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實驗室安全管理與日常維護。
同時,實驗員也要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安全教育活動及實驗室管理人員培訓,不斷提升業務能力,為實驗教學與實驗室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務與保障。
實驗課教師除了要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之外,也要熟悉實驗室的各項規章管理制度,并在實際教學中認真執行,為學生做好示范,有利于實驗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并有意識地將課程思政內涵無形中傳遞給學生,堅持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有效融合[5-6],以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做到育人育德兩不誤。
表4 概括了食品專業教學實驗室管理與思政建設方面的融合點或成效,主要從師生雙方入手將思政建設落到實處。
結語
教學實驗室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具有其他教學環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的良好陣地,通過課前的實驗準備、實驗教學、實驗結束后的收尾工作等各個環節,不斷加強食品專業教學實驗室的制度管理、安全管理、隊伍管理,可為師生創造一個安全、整潔、和諧的實踐教學環境。同時,將安全責任意識、科學探索精神、職業道德精神、團隊合作精神等思政內涵融入到日常實驗室管理中,以期更好地為應用型人才培養和實踐教學服務,為促進學生成長,為食品行業高技能、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