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普速鐵路;道岔;病害;整治策略
建設鐵路道岔設備工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道岔水平和前后高低不平的病害問題,施工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具體工作步驟出現失誤,使得鐵路軌道沒有完全對齊,從而影響之后的鐵路建設工作,降低了鐵路行車運輸能力。鐵路列車在這種不平整的鐵路軌道上行駛時,很可能會發生鐵路行車事故,對列車上的人們產生安全威脅。
建設鐵路道岔設備工作過程中,如果施工過程中出現失誤導致道岔的方向不準確和軌道距離超出限制這樣的問題,就會降低整體鐵路建設項目施工質量水平,使得鐵路建設工作前后無法連接到一起,影響了鐵路列車正常行駛。出現這兩種道岔病害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個,首先時轍叉心部分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出現失誤導致誤差,其次是鐵路建設過程中的軌道前后連接質量不佳,還有頂鋼尺寸不符合鐵路工程施工標準等。
建設鐵路道岔設備工作過程中,施工人員工作失誤可能會導致道岔設備的尖軌和基本軌之間連接不密切,中間存在一定的縫隙,這會影響以后鐵路列車正常行駛,為鐵路運輸工作帶來安全隱患。在鐵路建設工作過程中如果道岔尖軌和基本軌中間有縫隙,在以后的鐵路列車行駛過程中道岔使用時間增加,列車脫軌的概率也會增加,威脅列車旅客的生命安全。
在建設鐵路工作過程中會出現低接頭的問題,如果不及時采取針對措施解決問題,會使得鐵路軌道和夾板受到損壞,出現夾板斷開,列車傾覆等問題[2]。出現鋼軌接頭病害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接頭在建設過程中出現破損,鐵路列車行駛時就會增加列車沖擊,造成低接頭的現象,而低接頭同時會進一步導致接頭損壞,壓堆等問題。當鐵路建設過程中搗固不實的時候,軌枕失去應有的效果,導致軌道線路不穩,軌枕的位置逐漸移動,產生低接頭的病害問題。軌道之間的縫隙比較大,枕頭不平行,鐵路列車行駛過程中的沖擊會出現低接頭的問題。最后一種原因是鐵路軌道線路連接位置排水不好,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連接位置產生積水,軟化路基,在鐵路列車行駛時產生沖擊,造成低接頭問題。
在鐵路建設過程中,應該嚴格檢查道岔的質量能夠滿足項目工程要求,然后進行道岔安裝工作。并且在安裝尖軌的過程中如果因為尖軌自身問題導致尖軌之間連接不密切,中間有縫隙,工作人員應該及時聯系生產尖軌的廠商,并更換尖軌設備,從而確保整個鐵路建設工作的質量水平,在道岔安裝工作完成之前更換好質量符合標準的尖軌,解決好尖軌的質量問題后,工作人員繼續開展接下來的鐵路建設工作。在安裝道岔設備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提前測量好鐵路建設工作中道岔的實際情況,確定好相關曲線要素,使曲線的位置和半徑能夠符合鐵路建設相關規定,從而確保道岔的使用安全[3]。
在正式開始鐵路施工之前,工作人員應該提前勘察施工現場實際情況,測量出道岔的方向,進而確定道岔的具體位置。如果測量過程中發現道岔的位移比較大,那么工作人員需要通知設計人員相關測量結果,設計人員根據測量數據優化改進建設方案。
鐵路建設過程中出現低接頭的情況時,工作人員應該按照低接頭的情況增加相應的墊板,并即使替換質量不好的枕軌,優化調整加班,加強搗固工作,調整鋼軌位置,減小鋼軌連接處的縫隙,使鋼軌之間能夠連接密切。同時為了提高鐵路道岔建設質量水平,施工過程中應該使用起道和搗固的方式。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鐵路建設工程中道岔仍然存在著很多缺陷,很多影響因素會導致道岔出現病害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分析探索道岔病害出現的原因,找到防止鐵路道岔病害方法,并采取針對措施解決病害問題,減少鐵路建設過程中的病害問題,這樣才能減少鐵路發生事故的幾率,保障鐵路列車旅客的安全,提高鐵路建設質量水平,促進我國鐵路行業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陶德鵬.普速鐵路道岔病害分析及改進措施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8.
[2]楊少坤.普速鐵路基床翻漿冒泥病害整治[J].山東工業技術,2018(19):104.
[3]嚴志軍.普速鐵路路基和基床病害整治措施[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09):65-67+69.
(作者單位: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高鐵工務段 王琤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