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關鍵詞:銅陵市;政府債務;風險;管控;治理
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隨著市場經濟發展以及經濟大環境的日趨復雜多變而受到普遍重視。銅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隨著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發展已經走上快車道。截止2021年底,銅陵市市區經濟首位度已超80%,位居安徽省第一,長三角第二。在經濟高速發展中,資金需求不斷加大,地方債問題逐漸凸顯,如何有效并且快速解決其風險問題,實行科學合理的地方債風險管控已成為學界研究的重點問題。地方政府債務,指的是由地方政府部門或者是當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所發行的債務,包括顯性負債、隱性負債和或有負債。實踐中發現地方政府債務存在著一系列風險問題。由于信息透明度較低,監管相對困難,又缺乏約束的責任主體,導致風險不斷積累放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宏觀目標,甚至可能導致財政危機。這對經濟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需要認真分析銅陵市當前地方債情況,有針對性進行風險管控,防范財政風險,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共贏,保證地方經濟及政治安然穩定。
地方政府債務有助于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但也會讓地方財政增加一定的負擔,拉升杠桿率,導致財政和金融風險相互溢出。當地政府舉債行為同個人、公司的舉借行為相比,其借債范圍應當限制在當地經濟負擔范圍以內,即政府發債總量應該同當時國民經濟增長狀況、財政支出和財政收入程度相符。其中,外債依存度、償債量、外債負擔比這三項數據必須準確且合理。不然,將會加重財政資金壓力,進而引發債務危機。
地方財政在某些項目立項時可能未能更多的考慮工程施行可行性,缺乏充分的項目投資測算,實際付款后超結算價形勢嚴峻,尤其是有些工程需要地方配合,這也增加了當地財政負擔。另一方面,設計企業往往在施工過程中擅自增加建設規模,或者提高了工程建設標準,調整、擴大了計劃外項目,從而造成整個項目超容量、超概算、超標準,同時也增加了社會經濟負擔。此外,還有一些建設項目未能引進市場機制,部分設施甚至沒有納入政府采購決策,由企業自行直接進行建設,不但實際費用高昂,甚至有部分設施根本無法利用,無形中提高了施工成本。
無論是直接舉借還是擔保舉借,政府債務還款的最終責任人都會是政府財政部門。為避免因債務危機而引發的財務危機,市政府應當逐步明晰財政部門在政府債務管理體系中的主體作用。財政部門按照當地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形勢、財政收支、各職能部門提出的投資項目建議,有針對性制定短期融資計劃、償債規劃和當地財政長期投資規模、還款周期計劃。并經常對現有的政府債務加以監督與檢查,保證財政外債及時歸還。
當地政府對欠款情況的公開是當地債務管理的重要基石,這能夠有助于當地政府管理者準確掌握各級欠款情況,從而從源頭上掌控可能產生的經營風險。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披露機制,定時對欠款情況進行公開,不僅僅涉及當地政府的直接債務并且涉及或有債務,也不僅僅涉及顯性債務并且甚至涉及隱性債務,需要完善的評價指標作為基礎保障。市政府要繼續提升有關債務信息的透明度,進一步規范政府有關外債信息的測算和報告,以此更加真實地反映政府債務情況,以便做出相適應的調整及優化決策。
為避免地方政府領導干部憑個人主觀意愿決定建設項目投資取舍的行為,進一步提高建設項目的合法性,減少債務風險,市政府應當制定科學合理的債務建設項目投資評估機制,除專家論證以外,必須最終報人大審議審批。用規范的流程約束投資行為。
不斷完善市政府債務管理體系建設,有助于風險管控更加科學化及規范化。對政府債務監督力度要不斷加強,明晰重點,加大治理制度安排。必須嚴格執行相關措施,并明確相應職責,對違反規定的做法必須加以嚴厲的打擊與懲治。地方對政府投融資活動可以實行相應的管理,并應及時進行反映和報告,加強組織保障。同時,地方財政監督機構必須協同發展,共同構建高效管理制度。
參考文獻:
[1]劉磊,王宇,劉金碩.健全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機制[J].中國金融,2022(08):79-80.
[2]郭玉清.新發展格局下的地方政府債務治理[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51(02):42-50.(作者單位:銅陵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為銅陵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立項課題“關于建立銅陵市政府債務管理長效治理機制的研究”(編號:TLKT2022-1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