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晶
(遼寧省大連市大連嘉匯中學,遼寧 大連 116000)
雙減政策提倡通過減少學生作業量與校外培訓,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活動,達到減負增效的教學效果。幾項教育傳統機械訓練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加有效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初中數學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之一,而初中數學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該重視雙減政策的作用,對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與改革,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推動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
雖然課后作業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掌握課堂上的知識,但是課后作業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課后作業的布置不夠合理,那么就會導致學生學習的壓力與負擔增加。在雙減政策下,數學教師應該推動課后作業的轉型,將數學作業進行重新規劃,通過科學合理的數學作業,使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的難度普遍不高,并沒有涉及過于高深的知識,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打好數學基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的時候,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優化。第一個方面,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應該從基礎出發對基礎內容進行適當的擴展,讓學生在完成數學作業的過程中能夠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強化對基礎知識的記憶。第二個方面,數學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的時候,要有針對性與目的性,根據每節課學習內容的不同,按照課程的知識點為學生布置作業。要確保數學作業布置的量少,且品質要精。要通過數學作業讓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第三個方面,數學作業的布置要照顧到學生的休息時間,學生可能會因為作業過多,無法進行有效的睡眠管理,因此作業布置上要考慮到學習的睡眠時間與休息時間,盡可能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對于學生而言,課本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內容的唯一途徑,這種現象有著非常大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知識的積累。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根據數學教材的相關內容,鼓勵學生主動去閱讀與數學研究相關的書籍,引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學習多樣化的數學解題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引導學生更加主動的索取數學知識。在雙減政策下,教師要注重緩解學生的壓力,幫助學生養成更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能夠更加輕松自由的學習數學科目。基于此學校應該加強課外讀物的相關建設,在校園中設立圖書角等設施豐富,學生的閱讀經驗,讓學生通過豐富的閱讀掌握審題與理解的技巧。
在雙減政策中提到了,教師必須做到全批全改。這種全批全改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課堂講課下批的教學模式有著較大的區別。在傳統模式下,作業批改會占用教師大量的時間,加大教室的工作量。而且隨著批改作業工作量的不斷增加,作業批改的認真程度也逐漸降低,許多教師因為時間的限制,只對作業的對錯進行批改,因此很難通過作業發現學生做題步驟中存在的問題。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只知道答案的對與錯,而不知道解題過程錯在了哪里。長此以往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造成較大的消極影響。基于此,教師應該對作業批改的方式進行優化,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簡單的作業,在完成后對作業進行統一的講解。這樣不僅能夠監督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還能幫助學生理解自己解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錯誤。而對于課后作業而言,教師同樣要做到全批全改,全批全改指的是對課后作業中容易犯錯的重難點內容進行檢查,提升課后作業的批改效率。
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數學教師應該對作業評價的方式進行優化。在以往的教學過程當中,數學教師通常會采用優秀、良好、中等、較差等評語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評價。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更加重視自己的評語,忽視了對數學知識的吸收與理解。數學教師應該對作業的批改,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優化。第一個方面,數學教師應該增加作業評價的形式,豐富作業評價的手段。不僅要重視教師的評價,還要通過自我評價與小組評價,讓學生課后進行作業的比較,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提升學生完成作業的認真程度。第二個方面,數學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記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作業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三個方面,數學教師要在評價的過程中采用激勵表揚等措施,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培養學生實習數學的積極性。
數學教師應該通過雙減政策,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能力的深入培養也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數學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提問能力。數學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其提問能力進行分析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會提出什么問題。在此基礎上再對學生的提問能力進行培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效率。引導學生從全新的角度看待同樣的問題與知識點,利用數學課堂上的矛盾與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教學的手段,調動學生主動提問的積極性,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使學生能夠真正意義上掌握自我,實現自主學習,自主探究。
第二個方面,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能力非常強的學科,很多學生即使記住了相關的概念與公式,在解題的過程中也不會運用概念與公式,難以解出正確答案。因此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學,在課前預習時要讓學生通過回憶已有的知識,將知識進行遷移,幫助學生通過以往的經驗,學習新的知識。要糾正學生單方面聽取教師講解,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現狀,消除學生的思維惰性,引導學生深入解讀問題。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知識。在雙減政策下,數學題目的練習也要從以往的重復練習轉換為針對性練習,強化性練習。在日常數學練習的過程中,不能再讓學生進行枯燥、無味、反復的數學練習,而是要選擇一些綜合性較強、解題思路較多的題目進行練習。要讓學生從多個方面了解問題,探究問題的解題思路,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第三個方面,數學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能否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發揮雙減政策的效果,與學生的學習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現階段,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注重自主預習,也不注重課后復習,無法建立有效的知識框架。因此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課前做好預習工作,要在預習的過程中給學生布置引導性的任務,讓學生提前對下節課所學的知識有一個了解。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主動記錄筆記,通過記筆記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強化學生對重點、難點培養學生的推理努力,培養學生的推理。同時要培養學生的課后復習習慣,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歸類,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框架。通過綜合性較強的例題,讓學生掌握多個知識點復合應用的方法。除此之外,針對數學教學枯燥無味的問題,教師應通過小實驗、小游戲等環節,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以例題A為例:圖中平行四邊形ABCD中AE垂直于BD,BM垂直于AC,CN垂直于BD,DF垂直于AC,求證MN平行于EF。

圖1 平行四邊形ABCD
對于這樣一道題目,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提問的方式一步一步共同解題,引導學生通過垂直關系,發現三角形BMO與三角形DFO的全等關系,得出OM=OF的結論。再通過重復的提問,讓學生舉一反三,得出OE=ON。從而得出四邊形MNFE是平行四邊形的結論。檢查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判定與性質,全等三角形判定與性質的理解。實現數學知識的綜合性應用。
雙減政策的推廣與應用加快了我國教育行業升級優化轉型的速度。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存在著課后作業過多、教學過程枯燥無聊等問題,與雙鍵政策的要求有著較大的差異。本文主要分析了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教學減負增效的途徑,提倡對學生的課后作業進行減負,利用課外讀物、全面批改等措施進行增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學習習慣,打造高效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