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婷
(武漢輕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40)
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翻譯在中英文傳遞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翻譯是指把一套語言符號或非語言符號所附載的信息用另一種語言符號或非語言符號表達出來的創造性文化活動。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翻譯水平,從而翻譯出高質量的作品。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翻譯部分也占到一定比例。然而翻譯教學課時有限,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在課堂占用了大量時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出現,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借助網絡進行翻譯學習。
田世生、傅鋼善(2004)將混合式學習定義為各種學習方法、學習媒體、學習內容、學習模式以及學生支持服務和學習環境的混合。Williams等人將混合式學習定義為“多手段教學的方法,主要是傳統面授課與在線或分散活動的結合”。Poon認為混合式學習對學生和學院都有益,因此它提高了學習效果,增加了學習資源的靈活性和傳播的有效性。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習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重要通知[教高(2020)3號]文件中指出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求和內容重點,并指出要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公共基礎課程。要重點建設一批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人文素后科學精神、憲法法治意識、國家安全意識和認知能力的課程,注重在港稱默化中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打造一批有特色的體育、美南類課程,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驚意志,在美育教學中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造創新后力。文件也指出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課程思政教學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要健全高校課堂教學管理體系,改進課堂教學過程管理,提高課程思政內涵融入課堂教學的水平。要綜合運用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組織開展“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新聞實務大講堂”等系列講堂,深入開展“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百萬師生大實踐”等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實習實訓活動,不斷拓展課程思政建設方法和途徑。
筆者在非英語專業大一新生的英語教學中,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多媒體課件側重講解講解翻譯技巧和翻譯實踐,結合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如何有效將課程思政融入翻譯教學,是值得探究的。筆者本學期對班級學生進行U校園任務的布置,如下圖:

圖1
并且每個課堂,每個單元都布置了對應的自主學習任務。
以《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思政數字課程1為例,在第三單元Digital campus主題中,課后翻譯練習圍繞科學技術展開,中譯英部分為:中國航天業開創于1956年。幾十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1970年,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制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1992年,中國開始實施載人航天飛行工程(manned spaceflight program)。2003年,中國成功發射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使中國成為第三個發射載人飛船的國家。2007年發射了“嫦娥一號”,即第一顆繞月球飛行(lunar-orbiting)的人造衛星。2013年,第五艘載人飛船“神舟十號”發射成功,為中國空間站的建設打下了基礎。筆者先跟學生們介紹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例如嫦娥奔月、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在重溫這些神話故事時,激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愛好;接著,將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與現代人類科技進步相結合,中國航天登月工程、通信衛星的制造,實現了人類千年來的太空夢想。在提到三峽大壩工程時融入大禹治水、精衛填海這些中華傳統文化故事。學生通過了解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基本知識和相關的英語表達,提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加深學生的中國文化自豪感。思政融入以后,筆者結合科技類文章的翻譯技巧對該短文進行分析,對專有名詞“航天事業”“航天飛行工程”“中國空間站進行熟悉”進行熟悉,重點講解“獨立自主研制”“發射”的翻譯,被動語態、時態也逐一的講解。課后,學生在U校園上完成改短文的翻譯,接下來以小組合作形式對翻譯內容從語法、單詞、短語、句子等層面進行互評,修改翻譯作品,最后結合參考譯文進行鑒賞。參考譯文如下:
China's space industry was launched in 1956.Over the past decades,China's space industry has created one miracle after another.In 1970 China launched its first man-made earth satellite,ranking China the fifth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independently develop and launch man-made earth satellites.In 1992 China began to carry out the manned spaceflight program.In 2003 China launched Shenzhou-5,a manned spaceship.The successful launch made China the third country to launch manned spaceships.In 2007 Chang'e-1,the first lunarorbiting man-made satellite,was sent to space.In 2013 Shenzhou-10,the fifth manned spaceship,was launched successfully,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the Chinese Space Station.
學生通過U校園自主翻譯實踐的同時,運用翻譯技巧,掌握翻譯關鍵詞匯,自主性翻譯能力提高了。同時,筆者還強調學生進入“學習強國”里面搜索雙語閱讀材料,摘要不同領域重要英語詞匯,積累背誦,并在翻譯中使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思政融入,從中國古建筑、歷史、傳統到近現代思想傳承文化,從中國革命精神到大國崛起創新精神,培育以民族復興和中華優秀文化傳播出去為目標的翻譯人才。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德是首要、是方向,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大學教師通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在英語翻譯學習中的自主性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將思政教育融入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促進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思政建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家國情懷,讓學生感受到科技的發展、國家的強大、文化的自信,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社會主義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