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英 梁娟
摘要:跟崗實習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職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認同感和從業意愿。湘南幼專學前教育學院一直秉承“雙元育人”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積累了大量與跟崗實習工作相關的經驗。文章在總結學前教育學院做好跟崗實習工作的相關經驗基礎上,反思跟崗實習過程在“學院—實習生—實習單位”中存在的問題,指出高校要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學生要做好跟崗實習前的準備工作。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跟崗實習;工作思路
中圖分類號:G655;G658.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2-0050-03
跟崗實習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獲得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途徑,是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踐教學體系中的核心環節。作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化發展的關鍵一步,跟崗實習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職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認同感和從業意愿。因此,做好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跟崗實習工作至關重要。湘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學院(以下簡稱“本院”)一直秉承著“雙元育人”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高度重視學生跟崗實習工作的開展,并且通過反思跟崗實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累了大量與跟崗實習工作相關的經驗,使得學生跟崗實習工作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1.制定跟崗實習工作方案
為充分做好跟崗實習工作,學前教育學院結合2016年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意見》、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每一年度的跟崗實習工作方案。
跟崗實習工作方案以落實人才培養方案為指導思想,自上而下成立學前教育學院跟崗實習工作領導小組。為確保實習工作順利有序進行,結合本院學生特點,明確實習對象、實習時間、實習目的和要求、實習工作進度安排、實習成績的評定及資料歸檔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同時,為落實跟崗實習方案,制定《學前教育學院跟崗實習協議書》《學前教育學院跟崗實習安全責任書》《學前教育學院跟崗實習管理制度》《學前教育學院跟崗實習學生守則》《學前教育學院跟崗實習基地管理條例》等相關文件。
2.考察和遴選跟崗實習基地
實習幼兒園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工作的主要場所,幼兒園的辦園理念、保教質量、園所氛圍、管理模式和對實習生的重視程度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職業認同感、職業自信和從業意愿。本院與省內外多所幼兒園建立了合作關系,在學生跟崗實習前,跟崗工作領導小組會選派考察團隊老師進入各所幼兒園進行實地考察,遴選辦園理念科學、保教質量過硬、園所氛圍和諧、管理模式科學和重視實習工作的幼兒園作為跟崗實習基地。
3.舉辦適應跟崗實習系列活動
為幫助學生更快適應跟崗實習生活,在學生進入幼兒園之前,本院舉行系列活動幫助學生從心理層面和經驗層面熟悉和了解幼兒園學習和工作環境。例如,邀請行業專家對學生進行實習講座,組織實習經驗交流會;召開實習動員會、班會等方式讓教師及學生充分了解實習的目的、任務;召開跟崗實習見面會,各所幼兒園選派負責人與學院指導教師、學生見面直接交流,以此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
4.加強對跟崗實習全過程監管
為提升跟崗實習質量,學院加強對學生跟崗實習全過程監管,施行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選派“雙導師”對實習生進行指導。一方面,學院選派專業能力強、責任感強、專業能力過硬的指導教師定期進入幼兒園跟蹤了解實習生適應情況和實習情況,利用實習指導手冊,建立學生跟崗實習成長檔案,加強對學生的跟崗實習全過程的管理和指導。另一方面,幼兒園選派一線教學經驗豐富、師德素養高的幼兒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在學生進入實習班級后,舉行學生與指導教師的“拜師”儀式,建立“傳幫帶”學習共同體。指導教師每天與實習生進行交流、分享,將學生的實習全過程記錄,且根據每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多樣化的建議和指導,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生跟崗實習成長檔案,綜合、客觀、如實地記錄和評價學生的成長過程,逐步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信念,成為學生在專業學習、職業理念或心理適應等方面的引路人。
1.學院方面
學院對于跟崗實習的評價制度不夠完善。在評價實習生時總是注重表面的形式,難以全面把握他們跟崗實習的最終成果和整體質量。而且評價過于主觀,一般都是由校領導、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對這些實習生進行評價,很少給學生提供參與評價的機會和空間,這樣就造成了評價主體單一的問題,學生也無法對自己的實習經歷、結果展開自我評價。在評價學生時基本上都是以“優秀”“良好”這些簡單的字眼為主,很少全面地監測和評價學生的職業素養、教學技能、保教能力等,評價的內容比較片面。
2.學生方面
第一,部分學生的自我準備不夠充足。學院知道開展實習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進行教育實習的準備,這關系到整個實習過程的質量。但是實習過程中發現有部分學生都存在準備不足的問題,比如不了解本次實習的任務,也不清楚實習幼兒園的情況,無論是知識儲備還是對崗位實習的心理準備都不充足,真正到了幼兒園,他們對很多保育活動、幼兒教育知識都很陌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也不知道如何運用到實際的幼兒教學中。
第二,部分學生對角色轉換不適應。學生需要從以往的“學校人”快速轉變為“職業人”,逐步走上幼兒教師這一工作崗位,而跟崗實習是學生從“學校人”到“社會人”轉型的最明顯的一環。在轉換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形成強烈的角色意識,善于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來開展集體教學活動,幫助幼兒解決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但是觀察發現,一些學生的角色意識還不明顯,在處理問題時仍會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沒有適應當好一個“引導者”和問題的“解決者”的角色。
3.實習單位方面
第一,實習單位的質量參差不齊。雖然這些實習基地都是通過學院的層層挑選確定的合作幼兒園,但是受條件的限制,各個幼兒園之間還是存在辦學質量參差不齊的狀況。
第二,實習單位中指導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不到位。有部分幼兒園不愿意讓實習生到園內進行實習,主要是覺得沒有工作經驗的實習生不能維持幼兒教育活動的正常秩序,憑他們現有的知識、專業能力還無法完全勝任幼教這項工作。即使接納了實習生,大部分也是給他們安排一個輔助工作,很少給實習生提供參與幼兒教學實踐的空間和機會。部分幼兒園指導教師不像高校專業教師那么認真、負責,再加上他們的工作任務較重,很少對實習生進行指導,最終導致實習生跟崗實習的目的無法達到。
1.高校方面: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不僅是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推動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全面推進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與幼兒園搭建協同育人合作平臺,能使高職院校和幼兒園共同重視跟崗實習工作,促進學生將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幼兒園的實踐教學中去,加快培育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較強、師德素養高尚”的新時代背景下幼兒教師,為促進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培養優秀的后備人才。
首先,與幼兒園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在合作中,共同遵循管理決策,強化雙方的責任意識,實現“雙贏”甚至“多贏”。參照實習基地對以往實習生的評價反饋結果,高職院校應優化實踐型課程體系,使“理論型課程”與“實踐型課程”相互融合,增強學生在專業學習中的適應性,并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室和校外實習基地,打破實習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在校學習期間,學生要經常進入實習基地進行實踐學習,了解幼兒園的工作環境和崗位要求。這樣,學生才能更快地適應跟崗實習工作崗位,為跟崗實習做好準備。
其次,強化“院園”聯動。“院園”聯動是指作為“雙元育人”主體的高職院校和幼兒園,彼此的合作不應只停留在“實習合作”層面,應搭建更深層次的合作交流平臺。例如,高職院校選派教師到幼兒園進行“一線教學實踐”,幼兒園也可以選派教師到高校進行“掛職學習”。要不定期舉行“院園交流”,請幼兒園有經驗的一線教師到校分享教學經驗,形成院、園交流零障礙的常態化模式,分享幼兒園實踐經驗,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以問題為導向,參與實習實踐活動。要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幼兒園一線教師,感受幼兒園教師的風采,增強學生的就業自信心。還可以請高校有經驗的教師不定期到幼兒園進行教學研究和交流,這樣不僅能使高校教師收集到一手的教育素材,也可以使幼兒園的教學研究得到理論指導,實現合作雙贏。
再次,構建多元化評價機制。對跟崗實習的效果進行判斷和評估必須依靠統一的評價標準,高職院校應與幼兒園統一跟崗實習的考核評價標準,共同完成學生跟崗實習成長檔案。跟崗實習作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中的重要環節,要確保客觀、公平、公正評價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跟崗實習的全過程,就應建立以幼兒園管理者、幼兒園指導教師、學生和學院指導教師為核心的評價主體,制定統一的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應借鑒行業標準和工作標準流程來設計,涵蓋幼兒保育、一日生活管理、班級管理、五大領域等內容,其中幼兒保育、一日生活管理、班級管理的內容分版塊、分內容制定評價標準,評價主體可抽取其中某一版塊內容進行隨機評價。統一的實習評價標準也可以幫助實習生根據標準查漏補缺,在實習之前做好實習準備。五大領域課程可滲透在幼兒園保育、一日生活管理中,也可借助實習匯報課的形式進行評價。統一的評價標準既能發揮評價診斷作用,也能發揮其指導調節實習生行為的作用。
2.學生方面:調整心態,做好跟崗實習前的準備工作
實習前的準備是實習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實習生應在理論、物質、技能、心理等方面做好準備。首先,學生應樹立科學的跟崗實習觀,在平時的學習中積極參與校內實訓活動和校外實踐活動,提前了解實習目的、內容和注意事項,從而正確認識跟崗實習對自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其次,學生要有充足的專業知識儲備。一是具備師德踐行能力,樹立職業理想,立志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二是具備保育和教育實踐能力,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能夠有效實施教育活動。三是具備綜合育人能力,能夠抓住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機,開展隨機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親社會行為。四是具備自主發展能力,能夠積極主動與指導教師開展交流合作。再次,積極參與跟崗實習講座、交流會和實習前的見面會,充分了解幼兒園學習和工作環境,調整實習前的心理適應,并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參考文獻:
[1]付軍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跟崗實習的現狀及對策———以濰坊工程職業學院為例[J].文教資料,2020(10).
[2]劉宇.中職學校跟崗實習中的安全問題與管理要點研究與實踐———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中國培訓,2017(12).
[3]高鵬,師壯壯.淺論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管理———以陜西青年職業學院為例[J].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9(04).
[4]梁娟,莫群.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滿意度現狀調查研究.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0(03).
[5]張麗娟.卓越教師培養體系下的高師教育實習準備[J].語文教學通訊,2015(01).
[6]劉洋.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方式的創新與探索[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2).
Exploration of Post Practice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Fengying, Liang Juan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Xiangnan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Chenzhou 423000,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on-the-job practice directly affects the vocational identity and willing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o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School of Xiangnan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has been adhering to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dual education", and has accumulated a lot of experience related to on-the-job internship.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in doing well in post follow-up practice,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post follow-up practice in "college, intern, internship unit", and points out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modern apprenticeship", and students should make good preparations before post follow-up practic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eschool education; follow up internship; working id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