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楷文 王春梅 趙千子 錢金超
貴州師范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貴州貴陽 550025
CINEMA 4D字面意思是4D電影,但它是由德國Maxon Computer開發的3D演示軟件,以極快的計算速度和強大的渲染插件而著稱。CINEMA 4D的許多模塊的功能代表了技術進步的結果,并且在各種電影中也有著優異的表現,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影公司以其更成熟的技術得到認可,未來會更加光明。CINEMA 4D應用廣泛,在廣告、電影、工業設計等方面表現卓越。比如,電影《阿凡達》員工的3D電影動作實驗室,使用CINEMA 4D制作一些場景,所產出的那種大片效果非常具有商業價值。它已成為許多頂級藝術家和工作室的首選,CINEMA 4D也日趨成熟。
在機械制造、先進制造、裝備制造領域需要使用到CINEMA 4D軟件來設計最初的零部件三維圖紙,進而借助設計好的三維圖紙通過加工機器轉化為現實中的實物零件,而企業中的一線操作工人對此軟件的熟練使用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企業中能夠熟練操作此軟件的一線操作工人大都是從高等職業院校中走出來,所以,在高等職業教育機械類專業課程中,CINEMA 4D則是一門設計師的必修課。
按照文件精神,結合大專院校特點和培養創業人才的必要性,分析CINEMA 4D課程的性質和現狀,對課程進行重組以適應CINEMA 4D機械公司招聘一線操作工的標準。課程改革與實踐有助于培養綜合技能,為高職院校CINEMA 4D課程的教育改革提供參考。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品質和勞動素養,掌握跨入智能制造行業所必需的基礎知識與通用技能,以及本專業對應職業崗位所必備的知識與技能,能勝任零件圖紙三維電子設計及相應服務、管理等一線工作,具備職業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在傳統的CINEMA 4D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夠了解外部企業對于高職畢業生的職業能力需求,同時也不夠了解高職生的科學文化知識理論基礎及其自身對于知識的理解力,也就是教師對企業和學生雙方面都把握不夠,不清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前置基礎,只是以自己主觀的方式授課,加上CINEMA 4D課程本身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建模軟件,“教師、學生、課程”這三方面的因素混淆到了一起就導致學生學不好,也不愿意學。為了響應國家“十四五”時期培養大國工匠的要求,改革授課方式,扭轉傳統教學的劣勢勢在必行。
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更加重視的是課程本身專業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教育最重要的一點——立德樹人,沒有完全真正地激發學生學習課程內容的求知欲,學生是為了考試而學習,沒有為了自己的將來職業規劃去做準備。教學過程融入立德樹人觀念是十分必要的,它將對教學的全過程以及學生后續長遠的發展起到全局性的指引。
在傳統的高等職業院校CINEMA 4D課程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沒有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沒有進行合適的課程設計,導致課程內容和教學過程變得十分繁冗、呆板,軟件操作和企業實際需求相脫節,最終導致學生對課程提不起強烈的興趣。另一方面,由于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式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出一些調整,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對待學習的內容也不是非常認真,最終導致學生不愿意學習CINEMA 4D這樣枯燥的課程。
CINEMA 4D軟件是一個需要學習成本的軟件,如果不經過系統的學習將無法掌握其使用方法,就比如軟件中有很多工作區:視圖工作區、編輯工作區、圖層材質工作區、數據編輯工作區。同時,軟件中還有很多復雜的指令操作:網格、體積、捕捉、動畫、模擬、渲染、雕刻、運動跟蹤、運動圖形、角色、流水線、腳本。光靠老師一個勁兒地“灌”是沒有效果的,需要學生主動勤加練習才可以熟練掌握,同時,操作界面也比較煩瑣,進行一個操作需要好幾個小步驟相互連接穿插。如何簡潔、高效、生動、有趣地讓學生學習掌握此軟件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現行的CINEMA 4D課程教學模式下,授課教師沒有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以自己對于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一味地向學生傳輸枯燥的理論知識,完全沒有考慮到高等職業學院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職業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相對薄弱,認知能力和理解力不強,對一些復雜章節知識點不能完全掌握,實際操作起來有些困難。教師也只有通過不斷微調自己的授課方式和教學模式,才能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程的接受度。另外,還需要有部分教學熱情的老教師,將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帶進職教的課程改革中,在進行行動研究過程中,來激發學生在課堂上強烈的求知欲望。
從學校角度出發有很多方面會導致CINEMA 4D課程改革工作難以推進,第一個因素是職業院校自身對課程改革重視度不高,沒有大力推動課程的開發,學校作為第一責任人,有責任有義務積極帶動全校探究課程的開發與教學的改革。第二個因素是職業院校的教師對課程改革不夠重視,教師應該全面貫徹落實校方的政策,積極在自身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探究全新的、充滿生機的新職教課堂。
現如今,社會對職業教育或多或少抱有一種觀望的態度,或許也存在不敢“邁大步子”的心理,這樣的一種社會氛圍不利于職業教育茁壯成長。以尊重人才,尊重技術工人,尊重職業教育為目標,課程改革才有動力,才會從環境中汲取正向反饋,就像學生學習一樣,做對了題目就會有發自內心的喜悅感,有了積極的反饋,就會獲得學習的動力。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亦是如此,只有社會各界發自內心大力支持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才能更有沖勁兒。
這門課程我們不但要了解核心內容,還要注意與當前最新的學科前言相互融合。CINEMA 4D課程的內容是枯燥的,但我們所生活的時代在飛速發展,所以,教育者必須結合當今企業的需求等一些熱點問題,將理論與實踐的工藝生產相融合,做到學中“玩”,“玩”中學。把握住學生的內心所想,發掘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讓教師的上課內容理論聯系實際。
“CINEMA 4D”課程是一門邏輯操作性特別強的實操課程,其中包含很多操作快捷鍵和組合按鍵,教學內容中網格、體積、捕捉、動畫、模擬、渲染、雕刻、運動跟蹤、運動圖形、角色、流水線、腳本等復雜的操作,如果教師只是純理論授課,則效果不佳。由于高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薄弱,接受新的知識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CINEMA 4D中的快捷鍵和組合操作被學生接受需要時間。
在目前現行的高等職業學校CINEMA 4D課程教學模式下,造成了“填鴨式教學”,教師在講臺上一個人“唱獨角戲”,學生對CINEMA 4D這門課程學習的興趣不高。如果能將支架式教學法引入課程教學之中,那么課程教學現狀將得到極大的改善,支架式教學法一般分為五個步驟:描摹“支架”的概念、課題的明確、主動“建架”、開展協作式探究、深入多元式評價。
1.描摹“支架”的概念
要想將支架式教學法引入CINEMA 4D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創建一個供學生學習的情境,教師可以將本節課需要繪制的草圖紙質版發給學生。以經典的機械設計圖“齒輪”為例,教師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說明齒輪的繪制圖要求,長度、寬度和比例要求,讓學生通過以前學過的基本操作知識舉一反三完成“齒輪”CINEMA 4D電子圖紙的繪制,完成過程中可以小組討論合作完成。
2.課題的明確
教師進行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復習所學的“倒角”“內部擠壓”“對稱操作”繪制方法和繪制齒輪所需的快捷指令鍵,講明需要繪制的“齒輪”方法點是這三樣圖形繪制方法結合而成,并啟發學生利用自己之前所學的基礎知識制訂合理的繪制計劃,設定明確的繪制目標。
3.主動“建架”
在學生獨立探索之前,教師重申電腦操作基本注意事項和繪制“齒輪”所要用的基本圖形,在學生聽明白要求并且領悟要求后,教師可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操作電腦繪制“齒輪”,此時由于讓學生獨立操作軟件完成繪圖任務,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心中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尤其是20歲左右的高職生對新奇的事物有很強大的探索欲望,每個學生對前置知識點的理解都是基于自己的認知,都帶有自己對知識的獨特理解,所以每個學生畫“齒輪”的方法都各有不同。通過這個基于自己理解的繪圖過程不僅能讓學生很好地復習并熟練掌握繪制方法,隨意地繪制圖形和方法的自由組合還能帶動學生的思考,激發他們自身的創造力,出色地完成任務。
4.開展協作式探究
在上一個獨立探索的模塊中,學生都對CINEMA 4D操作的理解建構出了自己獨特的“齒輪”繪制方法。在種類繁雜的繪制方法中,有的方法簡便快捷,有的方法煩瑣冗長,甚至還有的同學沒有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時就需要小組間的合作交流來去繁得簡、取長補短。此時,教師統計完成了任務的學生和沒完成任務的學生,再將兩類學生平均分配到同一個學習小組中,每個學習小組4~6人,同一個學習小組的學生充分交換自己的繪制方法,不同的繪制方法“激烈碰撞”,經過幾個來回的交流,充分交換小組意見就會產生一個“最優方法”,此刻教師應該進一步進行引導,讓學生將“最優方法”教給組內沒有完成任務的學生,達到探究中產生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的效果。在整個協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提升了自身的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還培養了同學間的友誼和社會性能力。
5.深入多元式評價
無論是開展教學工作還是其他任何一項工作都要善于總結,項目式教學法亦是如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后的評價總結工作,只有經過總結,思想才會升華。
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引導學生進行評價總結工作:①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總結自己在獨立探索過程中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是否有所增強,是否能夠獨立解決問題,未能解決問題的具體原因。在協作學習的過程中,是否和同組成員進行深入淺出的交流,是否充分交換意見,自己是否對小組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對所學的CINEMA 4D基本操作相關知識是否已經完整建構。②小組成員的他評。在協作學習的過程中,對每位組員操作中總結的優缺點進行點評,取長補短,進一步加深鞏固所學的知識點。
支架式教學法徹底扭轉了傳統教學法不能夠充分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局面,改變了傳統教學法以教師為課堂中心的教學方法,開創性地顛覆了以學生為課堂中心,教師變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學活動圍繞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展開,這是一種全新的想法,采用了支架式教學的課堂氣氛會變得非常活躍,課堂教學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展開,他們的思維會變得活躍起來,注意力也能更加專注于手中的任務,由于此教學法是利用了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所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創造力,開發學生的智能。而且在教學過程中的合作學習部分也能充分磨煉學生交往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協作能力。
支架式教學法雖有許多較傳統教學法的諸多優勢,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在自主探究環節中如何保證學生是全身心投入學習探究任務中;在協作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有學生借此機會交流與課堂無關的內容,教師該如何把握課堂紀律;支架式教學步驟煩瑣,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推進較慢,如果長期使用會影響整體教學進度;在支架式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容易導致學生放任自由。以上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新時代的職業教育總是在強調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校企合作,如何將企業最新的工藝技術引入職業教育,我們總在思考如何提升技術工人、高職畢業生在社會上的地位價值,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方面——“課堂教學”。高職畢業生職業專業性不高的很大原因就是來自課堂教學的“失敗”,倘若我們能從課堂教學出發,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對所學專業產生濃厚興趣,自發地進行創造性的學習,這樣的高等職業教育才是有效教育,培養出來的技術工人才能在工作中創造性地生產,真正地被社會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