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守慧 (江蘇省南京市邁皋橋初級中學,210038)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體育教師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積極開展線上教學活動。雖然體育線上教學面臨情境創設難、學生監管難、課堂教學難、反饋評價難等一系列問題,但體育教師能轉變觀念、應對挑戰,主動探索線上體育教學實施的路徑與方法。
隨著網絡資源的豐富,課堂教學已經不再是學生獲取體育知識的唯一途徑。作為體育教師,有責任建設體育學習的資源和平臺,拓寬學生體育學習的途徑,實現線上、線下,校內、校外的“全域”體育學習。
面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體育教師必須熟練掌握和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和現代化教育信息技術。體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教師的示范尤為重要。線上教學時,大部分教師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設備進行教學,授課時設備難以全方位拍攝教師的示范動作,學生對動作的觀察效果不佳。
因此,體育教師需要在課前將教學內容、動作示范、練習方法等提前拍攝、制作成體育微課發給學生學習,上課前學生通過微課了解學習的技術動作,形成正確的表象,有助于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
對于課堂教學的難點,教師可以制作動作分解示范、慢動作呈現或畫面定格等資源,供學生觀看和學習,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技術。針對學生看而不做,學而不做,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難以監測等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體育教師要熟練掌握各種授課平臺的操作方式,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隨時切換授課平臺的模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如,通過上課前的點名、教學過程中的學生互動,防止學生“掛機”,還可以采用有獎問答、集星升級,或者與學生視頻連線等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度。總之,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盡最大可能保證學生在線學習的效果。
體育與健康學科課后作業需要體育教師觀看學生提交的視頻,人工對學生的動作質量進行評價。這就要求體育教師發揚奉獻精神,壓縮休息時間,課后逐個觀看學生提交的視頻并進行評價、反饋。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還應建設補償性、替代性或拓展性學習資源,供學生課后鞏固學習,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提高動作質量和鍛煉效果。教師課后還可以向學生推薦優秀網絡平臺資源,供學生隨時隨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對課堂教學進行有益補充,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
線上教學不宜選擇技術難度大、需要特殊場地器材的技術動作。建議教師設計適宜在3~5m的居家場景內完成的動作,采取教師示范學生跟做的學練形式進行教學。如果再配上學生喜歡的音樂,基本可以保證學生跟隨教師一起練習。
對于需要器材的運動項目,可以采取化整為零的形式,用一些輔助練習和替代物品進行學習。如,進行排球移動墊球的教學時,可以采用“米字格”設計多種腳步動作的組合幫助學生掌握跨步、并步、交叉步等移動時的腳步動作,還可以讓學生邀請家人一起利用“抱枕”進行拋、接、墊練習腳步的移動動作。這樣既能進行技術動作的學習,又能進行體能鍛煉,還能融洽親子關系,為“教會”奠定基礎。
線上教學之初,教師和學生都熱情高漲。可是時間一長,學生的積極性開始消退。其實相同的練習,教師只要稍作改變,就可以翻新花樣讓學生重新找到新鮮感,保證學生的“勤練”。
改變節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相同的動作在練習時可以改變練習的節奏,將原本一拍一動的動作,變成一拍兩動或者兩拍一動,還可以為相同的動作配上不同的音樂節奏讓學生練習。如,在鍛煉核心力量時經常采用平板支撐,但靜態的平板支撐學生興趣不高,變成動態平板支撐后學生練習的興趣提高了一些,再變成跟隨逐漸加快的音樂節奏練習動態平板支撐,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改變難度,增加動作的挑戰性。教師可以把原有的練習盡可能多地進行不同難度的分層,讓每名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現有水平的層級,同時指導學生挑戰自我,通過自主訓練爭取晉升到下一個層級。如,在進行俯臥撐練習時,可以設計為站立對墻屈臂撐、上斜俯臥撐、跪姿俯臥撐、寬距俯臥撐、標準俯臥撐、下斜俯臥撐、擊掌俯臥撐、單手俯臥撐等,學生在不斷晉級的過程中挑戰自我,享受運動的樂趣。
改變標志,消除學習的惰性。在線教學時,很多教師發現,相同的練習內容在每日打卡時,部分學生會用之前的視頻重復提交。面對部分學生學習上的惰性,教師要防患于未然,采取必要的手段強制學生進行有效鍛煉。改變標志是一個實用的方法,教師在每次布置相同的任務時,要求學生視頻內出現不同的標志。如,同樣是進行深蹲練習,周一可以在身體前放1個水杯,周二則放語文書,周三換成書包,這樣可以杜絕一個視頻反復提交,有效防止學生偷懶。
3.“云端”展示,豐富競賽形式
競賽是學生展示自我風采,分享體育學練結果的有效形式。線上教學過程中,學生雖然不能在運動場角逐,但體育教師同樣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小型的競賽活動,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幾種形式。
自我挑戰賽。幫助學生在某項運動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享受成功。如,前文提到的分層俯臥撐學習,教師和學生都可以收集學生學習的打卡視頻,一段時間后進行前后對比,看看學生晉升了幾個層級,通過后續練習還有多少上升的空間。
運動達人秀。通過一段時間的在線學習,教師組織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愛或擅長的體育項目進行展示,可以利用教學時間直接進行線上展示PK,也可以拍攝視頻上傳到指定的平臺進行網絡評選。
云上運動會。教師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指定項目的運動會,可以是班級內部的運動會,也可以是以年級或學校為單位開展的運動會,還可以組織“小手拉大手”活動,開展親子運動會,鼓勵家長和學生一起視頻打卡,共同參與鍛煉。
體育鍛煉要遵循全面性、經常性、漸進性等原則。線上體育教學由于缺少教師的現場指導,學生的課堂常規工作容易被輕視。因此,體育教師除了傳授技能,還要教會學生運動時正確的著裝、適宜的運動時間、運動前充分的熱身、運動時場地器材的安全、運動負荷的自我檢測與調控方法、運動后進行必要的放松與拉伸等,幫助學生養成合理運動的習慣。如,線上教學時,經常會發現學生有光腳、穿拖鞋、著睡衣進行體育鍛煉的現象,這時體育教師應及時指出,并告訴學生穿著適合運動的服裝才能保證運動的安全。
線上教學時體育教師除了帶領學生鍛煉身體,還要增加健康教育的內容,幫助學生學習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等領域相關知識。如,向學生傳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緊急處理、運動負荷的自我監測、青春期保健等知識。體育教師還可以利用體育課開設家長學堂,指導家長與學生一起制訂合理的家庭體育鍛煉計劃、居家期間的健康食譜、情緒與心理的調節方法等,以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培養健康行為,提高健康生活的能力。
線上教學還要注重學生體育品德的培養,除了堅毅、頑強等意志品質,還要培養學生的擔當精神等。如,疫情期間居家線上教學,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健康課引導學生科學防疫;指導學生通過“小手拉大手”行動,將學到的健康知識分享給家人;指導學生制作海報、宣傳畫,或撰寫主題文章等,宣傳課堂學過的防疫健康知識;還可以向中學生普及一些防疫志愿工作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