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立倩 吳茜茜
(1.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350007;2.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葛嶺中心小學附屬幼兒園,350700)
幼兒接力型體育游戲的創編可分為游戲目標、游戲準備、游戲情節、游戲玩法、游戲規則、游戲名稱6大環節。本文以中班體育游戲“鉆爬”活動為例具體闡述其實施方法。
目標是體育游戲的出發點和歸宿,創編接力型體育游戲要明確游戲的目標。通常情況下,此類游戲的目標數量適宜設定為2~3個,涵蓋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將能力目標進一步劃分,可分為基本動作目標和身體素質目標。接力型體育游戲涉及的基本動作主要包括:走、跑、跳、投、攀登、爬、搬運、鉆,以及提高幼兒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協調、靈活等身體素質的動作。教師可根據幼兒目前的發展階段以及興趣點,選擇適宜的基本動作和身體素質作為能力目標。在情感目標的設置上,接力型體育游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感受體育游戲的樂趣、喜歡與同伴共同游戲、理解并遵守游戲規則、萌發與同伴相互幫助與合作的情感等。
以中班體育游戲“鉆爬”活動為例,其目標可以設置為:豐富鉆爬動作并拓展游戲經驗;提高身體控制與平衡能力;體驗與同伴游戲、相互協作的樂趣。
游戲準備指游戲前的準備工作,包含幼兒已有動作經驗的準備,所需器材及場地的安排等。游戲準備要因地制宜,提前檢視,盡量在園所現有的器材基礎上一物多用,避免浪費。在游戲玩法設計全部完成后,建議進行復查盤點,避免遺漏。
以中班體育游戲“鉆爬”活動為例,其活動準備包括“經驗準備:幼兒已有的鉆爬相關經驗;物質準備:5m長鉆爬網3條,小球65個,籃筐6個,背包3個,倉鼠頭飾15個;場地設置:20m×15m以上的戶外場所。
體育游戲情境是根據游戲的動作和活動方式的特點而構思的,在游戲中主要起到增加游戲趣味性的作用。在游戲中,賦予幼兒游戲情節中的角色,能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幼兒堅持完成游戲活動,有助于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
游戲情境的設計要富有童趣,要是幼兒喜歡并熟悉的內容。最常見的游戲情境衍生方法包括事件提煉法、故事借鑒法及角色衍生法等。事件提煉法是指從現實生活事件中提煉游戲主題素材、構思游戲情節的方法,如,“搶運西瓜”,取材于現實生活中農民在洪災中搶救農作產物的事件。故事借鑒法即根據故事內容構思游戲情節,以故事表演作為游戲表現形式的構思方法,如,“蘿卜又回來了”,取材于故事中動物互幫互助、蘿卜失而復得的情境。角色衍生法即根據游戲動作和活動方式特點,選擇相關或相似的事物進行角色扮演,如,以“小白兔回家”“小青蛙過荷葉”為情境的鍛煉幼兒雙腳跳躍能力的活動,就是考慮了事件之間的相關性。
游戲情境的設計不需要過于復雜,通常1~2句話即可完成描述。游戲情境需置于游戲玩法之前,由教師交代清楚。同時,教師應盡量提供與角色相關的頭飾及服裝以增強幼兒的角色感。以中班體育游戲“鉆爬”活動為例,可采用角色衍生法,選擇小倉鼠作為原型設計情境:“小倉鼠每天都要鉆過長長的隧道,才能找到食物,但是它的腳今天受傷了,無法出去覓食,請大家幫助小倉鼠到隧道那頭兒尋找食物吧,看看哪一隊找得最快、最多?!?/p>
游戲玩法是為實現游戲目的,對幼兒動作和活動提出的要求,包括游戲的開始、過程和結束。接力型體育游戲一定要明確各個細節,包括分組的方法、組別、人數、幼兒開始前的隊列、路徑、規定動作、交接方式及勝負判定的標準等,可以分以下4步進行設計:
第1步,游戲開始前的準備。具體包括游戲分組的方法、隊伍數量、各組人數、幼兒開始前的準備動作及隊列。分組的方法包括隨機、指定、猜拳等。以中班體育游戲“鉆爬”活動為例,具體描述為“教師將幼兒隨機分為3組,每組5人,游戲開始前請每名幼兒戴好頭飾以及每隊首位幼兒背上背包,于起點處排隊等待?!?/p>
第2步,游戲場地的設置。接力型體育游戲的創編并非“一次性”的,要最大限度實現其價值,就要做到重復使用和班級遷移。因此,具體場地規劃與設置介紹對促進幼兒游戲效果和便于他人使用與借鑒具有重要意義。
場地設置可使用文字描述和場地示意圖。場地設置要包括起點位置、物品的擺放、關卡的設置、路徑的距離以及教師的站位等。以中班體育游戲“鉆爬”活動為例,文字描述為“每支隊伍的起點處放置1個籃筐,隊伍前面各有1條5m長的鉆爬網作為隧道,對面放置裝有20個“果子”的籃筐,教師A在起點處發令和進行必要的引導,教師B站在鉆爬網旁實時觀察幼兒游戲狀況?!保▓D1)
圖1 場所示意
第3步,游戲具體動作及路徑。該步驟包括游戲開始的信號、幼兒在游戲中的規定動作、游戲路徑以及接力的具體方法。以中班體育游戲“鉆爬”活動為例:“老師吹響口哨后游戲開始,3組隊伍中首位幼兒出發,爬行鉆過隧道取到4顆果子并放進背包,沿隧道原路爬行返回至起點處,將果子放進隊伍前的籃筐里,并取下背包交給下一名幼兒,下一名幼兒在背好背包后方可出發,所有的交接需要在起點線以內完成。其他幼兒以此類推,直到所有幼兒全部完成路徑,游戲結束?!?/p>
第4步,游戲勝負的判定。接力型體育游戲勝利的判定依據主要有2種,一是任務完成的時間:在相同的任務量下,用時最少的隊伍獲勝;二是固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的數量,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數量最多的隊伍獲勝。以中班體育游戲“鉆爬”活動為例,以任務完成時間作為判定標準:“最快將果子全部運完的隊伍獲得勝利?!?/p>
體育游戲屬于規則性游戲,是指幼兒在游戲中必須遵守的規定,包括必須做的以及禁止做的,以確保游戲順利進行。玩法創編在前,規則創編在后。部分教師容易將游戲玩法和游戲規則混淆,除了依據玩法的編制內容進行區分,還可以使用以下標準進行區分:“有玩法沒規則,可以玩但玩不好;有規則沒玩法,則不能玩?!?/p>
以中班體育游戲“鉆爬”活動為例,游戲規則包括:如果幼兒的果子掉了,要回原點處重新開始;幼兒取到果子后,必須放進背包;1名幼兒只能取4顆果子;前一名幼兒必須將背包交給后一名幼兒并穿戴好才能出發;每組幼兒只能取本組筐內的果子。
游戲的名稱設計可放在創編的最后環節,具體要求就是生動、直觀、形象,要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能突出體育游戲的特征。如,“小倉鼠采果實”,小倉鼠是幼兒所認知和熟悉的動物,“采”就是所要做的動作(涵蓋領取果實及手膝著地爬行動作),“果實”是小倉鼠在尋覓食物。完整的體育游戲格式,還應將適宜的年齡階段及活動領域進行標注,如“中班體育游戲—小倉鼠采果實”。
接力型體育游戲具有趣味性、群體性、競爭性等特點,對促進幼兒基本動作和身體素質的發展、提高幼兒合作和群體榮譽意識具有獨特價值。在進行接力型體育游戲創編時,較難一次性就達到盡善盡美。因此,游戲創編的過程中,教師要反復試玩和驗證,并通過認真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探索接力型體育游戲玩法的缺陷與不足,完善游戲規則。